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作者: 张卓 姜生伟 吴昊 李德斌 李一彤 周婵

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入侵植物调查研究0

摘要  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百鸟公园及其周边0.483 km2范围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连续3年的调查,报道了外来入侵植物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入侵情况。同时对调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记录到入侵植物42种,分属17科35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11属14种,占所有外来入侵植物的33.33%。引入途径分析表明:29种植物属于有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69.05%,12种植物属于无意引入,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8.57%,1种植物引入途径不详,占外来入侵物种的238%。

关键词  入侵;百鸟公园;沈阳市

中图分类号  S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7-0109-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27

Study on the Composition of Invasive Plants in Bainiao Park in Shenyang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ZHANG Zhuo1,2,3,JIANG Sheng-wei2,3,4,WU Hao2,3,4 et al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24; 2.Key Laboratory of Natio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on Northeast Area Forest and Grass Dangerous Pe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henyang, Liaoning 113122;3.Liaoni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Dangerous Forest Pe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henyang, Liaoning 113122; 4.Lioaning Provincial Station of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3year survey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Bainiao Park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of 0.483 km2 in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the invasion situation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the urban core area was reported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zed the place of origi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oduction routes of alien invasive plants in the survey area. As the results showed, a total of 42 species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recorded within the survey area, belonging to 17 families and 35 genera. Among them, Asteraceae had the most species, with 11 genera and 14 species, accounting for 33.33% of all alien invasive plants. The introduction pathway analysis showed that 29 plants were intentionally introduced, accounting for 69.05% of the alien invasive species, 12 plants were unintentionally introduced, accounting for 28.57% of the alien invasive species, and one plant was introduced by an unknown route, accounting for 2.38% of the alien invasive species.

Key words  Invasion;Bainiao Park;Shenyang City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有关生物入侵的定义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一种病毒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湖泊、陆地、森林,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国内将其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在缺乏天敌和其他制约因子存在的前提下,入侵种能够快速繁殖和扩增,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1]。

全球现有约20 000种外来入侵物种。植物入侵直接对农田生态系统[2]、森林生态系统[3]、草地生态系统[4]、水生生态系统[5]及人民健康[6]造成影响,每年的损失以千亿元计[7]。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形势比较严峻,外来物种入侵呈增加趋势。目前,已发现有66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近10年增加了约33%,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已发现的66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植物约280种。在外来入侵物种中,又有约50%的物种发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 其中71种因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而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52种为政府重点管控物种,农业领域的政府管控外来入侵物种占78.8%。

许多外来物种严重影响了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降低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8-13]。

笔者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人员流动频繁的百鸟公园及周边0.483 km2为研究区域,在2020—2022年进行入侵植物调查,记录城市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条件下入侵植物的种类,以期为入侵植物在城市区域分析做一点科学积累。

1 研究地区及研究方法

辽宁省沈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 ℃。受季风影响,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约180 d;夏季时间较短,多雨;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辽宁省皇姑区百鸟公园始建于1939年,占地0.118 km2,紧邻北一环路。园内以开敞自由活动空间为主,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自发组织健身、娱乐、文化、交流、游憩等活动。园内设有多种健身器械,有广场、长廊、景亭等,人流密集,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调查区位于百鸟公园及其毗邻社区共0.483 km2,该区域东西长约1.000 km,南北长约0.485 km,周长2.972 km。位于123.394°~123.406°E,41.829°~41.824 2°N,具体地点为崇山西路与宁山路、怒江街和长江街所围成的一个长方形区域中(图1)。

调查区内建有公园1个、小学2所、中学2所,毗邻辽宁大学和辽宁轨道交通学院,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较强,是研究城市生物入侵的样本性地域。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来入侵植物和种类组成

在调查区内共发现入侵植物17科35属42种,其中菊科最多,共11属14种;其次依次为豆科3属4种,石竹科3属3种,苋科和茄科2属3种,旋花科和石蒜科均为2属2种,酢浆草科1属2种,紫茉莉科、槭树科、漆树科、葡萄科、马齿苋科、藜科、夹竹桃科、禾本科、车前科均为1属1种(表1)。

2.2 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能力

依据马金双[14]的入侵等级分类,百鸟公园及其周边的42种入侵植物中,1级共3科4属6种,其中菊科2属4种,苋科和旋花科1属1种;2级共6科6属8种,其中菊科和豆科1属2种,旋花科、苋科、茄科和紫茉莉科均为1属1种;3级共2科2属2种,其中漆树科和夹竹桃科均为1属1种;4级共7科9属9种, 其中菊科和石竹科2属2种,禾本科、豆科、藜科、酢浆草科和石蒜科均为1属1种;5级共8科12属12种,其中菊科5属5种,槭树科、石竹科、苋科、茄科、马齿苋科、葡萄科和豆科均为1属1种;6级共2科2属2种,菊科和石蒜科均为1属1种;7级共3科3属3种,酢浆草科、车前科和茄科均为1属1种(表1)。

2.3 城市入侵植物的特点

(1)恶性(1~3级)入侵植物的种类少、数量大、分布广。

恶性入侵植物广布于调查区域内,在局部可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恶性入侵植物能够耐受东北地区-30 ℃的低温,并成功越冬,是新的入侵源头。

(2)非恶性(4~7级)种类多,数量少,分为人工栽培。

非恶性入侵植物多为人工引种的花卉品种,多数难在严寒下越冬,需要在室内进行越冬管理,其入侵的可控性好,影响较小。

(3)有意引入的乔木有望归化。

调查区内的梣叶槭、火炬树、紫穗槐等乔木由于园林部门的管护,均已成活多年,并见到少量实生苗,可长期存活并继代,有待相关专家及部门对归化进行界定。

3 对策和建议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入侵植物已经逐渐实现入侵地的“归化”[15-16],建议对入侵植物进行分级对待,对物种的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的生物入侵采取不同的对策。

3.1 有意引入的生物入侵对策

(1)建立并执行物种引入的备案制度。

外来物种的引入有其历史特殊性及迫切性,在农业、林业、水产、畜牧、特种养殖业等方面几乎都有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产地进行引种的需求。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引入外来物种的备案制度,可有效减少重复引入。在获得所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资金重复支出,将生物入侵风险降至最低。

(2)有意引入的植物要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尽量减少入侵危害。

采用赋值法对待引入物种进行入侵风险评估,从传入风险、定植风险、扩散风险、危害与影响、防治效果5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定量入侵危害[17]。

(3)有意引入的植物可适当进行围封试种植,验证其生物特性,减少入侵的影响。

3.2 无意引入的生物入侵对策

无意引入的植物大多数为恶性入侵,多数不会带来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很少,对于这一类植物可采取以下对策:

(1)要加强进出口岸的管理,筑牢输入防线。

各地的进出口口岸是防范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关口,要加强生物入侵的风险意识,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地对生物入侵实行依法、依规的检疫,将入侵牢牢防控在国门之外。

(2)加大生物防治的研究和预案。

构建生物入侵快速反应的预案,对生物入侵进行预警,对入侵植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根除。

(3)加强入侵植物的识别及快速鉴定的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