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下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杨立萍 骆世侠 徐园

“两山”理论下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0

摘要在深入分析“两山”理论科学内涵、相互作用以及对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的阶段意义的基础上,采用AHPFCE模型,从五大维度、20个具体指标构建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结果显示,目前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处于“良”的阶段,新疆在践行“两山”理论过程中,绿色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为进一步加快实现新疆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两山”理论;AHPFCE模型;经济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S9;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4)0702090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7.049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Xinjiang Under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YANG Li-ping,LUO Shi-xia,XU Yuan

(Xin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ksu,Xinjiang 843100)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interaction,and stage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for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Xinjiang’s economy,the AHP-FCE model is adopted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level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Xinjiang’s economy from 5 dimensions and 20 specific indicators,and to calculate the level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Xinjiang’s econom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level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is in a “good” stage,an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Xinjiang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Finally,an optimization path is proposed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in Xinjiang region.

Key words“Two Mountains” theory;AHP-FCE model;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其中经济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难以协调统一,致使部分地区面临资源效率低、环境污染高等困境,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重要理论,它包含着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对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的思考。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1]。

新疆地区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自2008年开始,就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2010年,新疆政府首次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标志着“两山”理论正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山”理论政策在新疆地区的实施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建设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绿化与改善行动计划》等,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和促进产业升级。在“两山”理论政策的推动下,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新疆逐渐从传统的煤炭、能源等重污染行业向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同时,新疆也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加强了林业、草业、湿地保护,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总的来说,新疆地区的“两山”理论政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不断推动着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未来,新疆将在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幸福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基于此,笔者深入分析“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相互作用以及对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的阶段意义,并通过构建新疆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现状,提出“两山”理论指引下新疆经济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进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1文献回顾

1.1“两山”理论的发展历程

“两山”理论在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两山”理论是1997 年习近平同志在常口村调研时,依据当时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现实国情,提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为“两山”理论成形奠定了机要。次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更加清晰地阐述了“两山”理论的3个阶段的认识。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两山”座谈会,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作为根本性引导。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届中共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可持续观念、绿色生态融入基本方针,进一步明确了“两山”理论的重要性。至此,“两山”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综上所述,“两山”理论一直在不断完善和丰富,从表象到本质,不断为我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引导,推进了我国各产业全方位、系统的均衡发展。

1.2“两山”理论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时从本质上也提出了新社会矛盾的解决办法。“两山”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绿色均衡发展。“两山”理论揭示了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两山”理论的3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由对立到统一的辩证思想。“两山”理论中第一阶段体现的是粗放式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第二阶段体现的边发展边治理,人与自然共生。第三阶段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经济增长与绿色共存,并相辅相成的辩证思想。虞慧怡等[2]在研究“两山”理论与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研究中提出“两山”理论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吴承倩等[3]在“两山”理论与绿色发展的辩证关系中从哲学角度出发,提出“两山”理论体现了自然观、发展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哲学思想,绿色发展则是实现“两山”理论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统一、相互依存的。徐祥民[4]在“两山”理论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提出,“两山”理论的提出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但在实践中需要注重生态和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李曼玉[5]在研究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概述与实践溯源中提出“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时代意义,坚定了“两山”理论的内涵。

以上文献研究表明,“两山”理论与经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需要在实践中注重生态和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两山”理论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而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实现“两山”理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辩证统一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多重因素,实现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1.3践行“两山”理论对经济绿色发展的效应分析

“两山”理论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生态文明理念,旨在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陆昊[6]分析了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过程中,积极推行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等措施,减本增效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裴士军[7]认为在践行“两山”理论过程中,认为可以提高公众的感知价值,从3个维度探讨了如何从认知过程转变到理论践行,如何从一般行认知到专业性认知,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杜艳春等[8]在践行“两山”理论的过程中,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路径中,认为“两山”理论为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两山”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在一定的条件下“绿水青山”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样“金山银山”可以反哺环境生态问题,最后达到绿色资本市场。张晓艳[9]在扶贫建设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中认为“两山”理论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效应机制上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依靠“青山绿水”创造了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加速恩施州绿色经济转型。

综上所述,表明践行“两山”理论对于经济绿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效应是积极的。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同地区的实践以及践行绿色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也会因地制宜,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及阶段意义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重要理论,它包含着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对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的思考。新疆地区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绿色发展。

2.1“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及相互作用

根据 “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可视为优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金山银山”则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依靠科技和创新实力,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使经济和生态相互促进,进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从“两山”相互转化的角度来理解其发展作用:第一,“绿水青山”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是“金山银山”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获得可持续、高质量的“金山银山”,必须建立在 “绿水青山”的坚实基础之上,“绿水青山”为 “金山银山”的创造提供条件和可能,从物质资料支持经济发展。第二,“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是“金山银山”的物质保障。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能节约资源和环保材料,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绿水青山”,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还能为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宝贵的自然资本,如保护水源山林、减缓气候变化等,是“金山银山”长远性、战略性价值的物质保障。第三,“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可以促进 “金山银山”的发展。只有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环保,才能有生产,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等方式,使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金山银山”也会反作用于 “绿水青山”,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金山银山”的发展,“绿水青山”无法得到重视和开发。如果一个地方没有经济发展,没有“金山银山”,那么人们就不会重视那里的自然环境,“绿水青山”也无法得到开发和保护。只有经济繁荣了,人们才会更加有能力、精力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绿色发展”。第二,没有“金山银山”的支持,“绿水青山”无法形成和长久维持。为综合贯彻和执行“两山”理论的核心思想,必须从经济和生态两方面双重发力,才能发挥帕累托最优解。在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如生态修护与维护、荒漠化治理与改良等需要长期的人、财、物的投入和支持。第三,没有“金山银山”的投入,“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无法发展和增值。以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各区域之间存在竞合关系,只有前期“绿水青山”的投入才能更好发挥后期“金山银山”的效益。“绿水青山”所产生的经济产品和附加价值,不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和增值生态价值和资本,赋能“金山银山”持续、强劲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