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早中熟桃品种在湖北十堰的引种表现

作者: 郑碧霞 顿耀元 余永松 孙琦 张玥 彭家清 赵彩霞 黄进

9个早中熟桃品种在湖北十堰的引种表现 0

摘要 以引进的7个桃品种与当地2个血桃品种为试材,对9个品种物候期、生长势、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特早红不软”、中熟品种“脆保””白如玉”“武汉血桃”和“当地血桃”表现良好,适宜在湖北十堰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桃品种;十堰;引种;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S6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5-004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5.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t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9 Early and Medium Mature Peach Varieties in Shiyan, Hubei Province

ZHENG  Bi-xia, DUN  Yao-yuan, YU Yong-song  et al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iyan,Hubei  442099)

Abstract Using 7 introduced peach varieties and 2 local blood peach varieties as test material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phenology, growth vigor, and fruit quality of 9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arly maturing variety‘Tezaohongburan’,the mid maturing varieties‘Cuibao’‘Bairuyu’‘Wuhan blood peach’ and ‘Local blood peach’ performed well and were suitable for promotion and planting in the Shiyan area of Hubei.

Key words Peach varieties;Shiyan;Introduction;Adaptability

桃树是一种蔷薇科植物,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易于栽培,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湖北是全国主要的桃产区之一,截至2022年,全省桃树种植面积为7.17万hm2,年产量为118.10万t,分别在全国排名第四和第五位[1]。桃树原产于中国,种质资源丰富,果肉颜色分为白、黄、红、绿4种,口感柔软多汁、味道鲜美[2-3]。在湖北省的水果中,桃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第二位,其中特早熟和早熟桃约占总量的75%,中熟桃约占20%,晚熟桃约占5%[1]。湖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桃产区之一,夏季常常面临高温多湿的挑战。这种气候条件会导致桃园中优质果的数量较少,同时也会使桃的成熟期高度集中,这严重制约了湖北省桃园的经济效益提升[4]。

为了改善湖北省桃园的经济效益,帮助湖北省桃园克服夏季高温多湿带来的挑战,提升经济效益,改善农民收入,并推动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堰市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于2017年引进桃优良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多年观察综合对比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势、丰产性、果实品质等方面的表现,筛选出适宜在十堰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桃品种,为丰富桃品种资源和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特早红不软”“光战3号”“春蜜”“突围”“中桃9号”“脆保”“白如玉”“地方血桃”和“武汉血桃”9个品种,露地栽培,株行距为1.5 m×2.0 m。于2021—2023年连续观察,记载各品种(系)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测定果实品质。试验园立地条件一致,常规管理,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南北分界线上,年降雨量834 mm,年均气温15.2 ℃,海拔455 m,土壤为黄棕壤。

1.2 试验方法

参考《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3]进行物候期调查。每个品种随机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3株树,统计供试品种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判断标准依次为全树5%花朵开放、75%花朵开放、75%花朵变色落瓣;果实成熟期判断标准为全树25%的果实在大小、颜色、性状上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成熟性状。

用卷尺测量结果枝长度、节间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节间粗度,结果枝上留果量一致,计算单株产量。叶片生长测定:每个品种随机采取叶片30片,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叶形指数。果实品质测定:果实成熟后,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3株树,每株树随机选取树冠外围上中下部10个果依次进行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数字折射仪(PAL-1,ATAGO,日本)测定。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比较

由表1可知,9个桃品种始花期在 3 月5—14日,盛花期在3月12—18日,末花期在3月26—31日,“脆保”“白如玉”的盛花期和末花期最晚。其中有4个品种果实成熟期在6月上旬,最早为“特早红不软”(6月3日),其次为“光战3号”(6月5日),果实发育期在70~74 d;有3个品种成熟期在6月下旬,分别为“中桃9号”“地方血桃”和“脆保”;有2个品种成熟期在7月上旬,分别为“武汉血桃”和“白如玉”,果实发育期在95 d以上。“白如玉”果实成熟期最晚,为7月10日,果实发育期最长,为103 d。根据不同成熟时间划分归类,9个品种中,“中桃9号”“脆保”“白如玉”及“地方血桃”“武汉血桃”为中熟品种,其他为早熟品种。

2.2 生长性状比较

2.2.1 结果枝生长。

由表2可知,9个桃品种生长势在不同品种中的表现不同,其中节间长度“脆保”和“武汉血桃”较长,分别为62.56、60.54 mm;节间粗度“白如玉”和“武汉血桃”较粗,分别为7.94、7.07 mm;而单株产量“地方血桃”“武汉血桃”“白如玉”较高,分别为21.45、27.61、20.40 kg。

2.2.2 叶片大小。

由图1A可知,“特早红不软”叶片长度为16.05 cm,“光战3号”为14.35 cm,“春蜜”为14.76 cm,“突围”为12.33 cm,“中桃9号”为15.53 cm,“地方血桃”为16.56 cm,“脆保”为16.45 cm,“武汉血桃”为16.75 cm,“白如玉”为16.45 cm;其中“特早红不软”“脆保”“地方血桃”“武汉血桃”和“白如玉”的叶片长度较长,“突围”最短。由图1B可知,“特早红不软”叶片宽度为3.87 cm,“光战3号”为3.94 cm,“春蜜”为3.66 cm,“突围”为3.87 cm,“中桃9号”为3.86 cm,“地方血桃”为4.46 cm,“脆保”为4.14 cm,“武汉血桃”为4.42 cm,“白如玉”为3.92 cm;2个“血桃”品种叶片宽度最宽。由图1C可知,“特早红不软”叶形指数为4.16,“光战3号”为3.65,“春蜜”为4.04,“突围”为3.20,“中桃9号”为4.04,“地方血桃”为3.72,“脆保”为3.98,“武汉血桃”为3.81,“白如玉”为4.21;叶形指数为3.20~4.21,叶片均为狭长型。从叶片生长势来看,“特早红不软”“脆保”“血桃”和“白如玉”的叶片生长势较强。

2.3 果实品质比较

2.3.1 单果重。

由图2可知,“特早红不软”单果重为84.01 g,“光战3号”为71.13 g,“春蜜”为83.27 g,“突围”为70.32 g,“中桃9号”为92.02 g,“地方血桃”为128.44 g,“脆保”为130.64 g,“武汉血桃”为134.02 g,“白如玉”为133.32 g;不同品种果实单果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方血桃”“脆保”“武汉血桃”和“白如玉”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2.3.2 纵横径。由图3A可知,果实纵径只有“地方血桃”和“武汉血桃”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其纵径分别为63.93、64.33 mm;由图3B可知,果实横径“地方血桃”“武汉血桃”和“白如玉”较大,分别为61.57、63.60、63.83 mm。由图3C可知,果形指数为0.88~1.19,其中“白如玉”果形指数为0.88,果实横径更大,“突围”果形指数为1.19,果实纵径更大,其他品种果形差异不大。

2.3.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图4可知,“特早红不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97%,“光战3号”为6.47%,“春蜜”为7.27%,“突围”为9.77%,“中桃9号”为9.10%,“地方血桃”为10.70%,“脆保”为9.83%,“武汉血桃”为10.00%,“白如玉”为11.37%;不同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方血桃”和“白如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

3 讨论

物候期可反映生物学特性,正确地掌握桃物候期,对当地桃的栽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试验发现在这9个桃树品种中,“特早红不软”“光战3号”“春蜜”和“突围”4个品种成熟期在6月初,果实发育期在70 d左右,表现其早熟品种的特性。“中桃9号”“武汉血桃”“地方血桃”“脆保”“白如玉”其开花期、成熟期均较晚,表现为中熟品种,其中引进品种成熟期表现与该品种特性差异不大。安佳乐等[5]研究发现,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在13个早熟桃品种中差异不大,相差在7 d左右,与该试验中9个品种间的物候期差异表现一致。

树体生长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不同品种树体生长势不同,而生长势会直接影响果树产量,从而影响经济价值[6]。高静等[7]引进4个黄肉桃品种,发现叶片长度和宽度均存在一定差异,4个引进品种产量均高于当地主栽黄肉桃品种“莱西晚桃”。该试验发现9个桃树品种在十堰地区种植,叶片生长具有差异,其中“特早红不软”“武汉血桃”“地方血桃”“脆保”“白如玉”叶片较长;“武汉血桃”“地方血桃”叶片宽度较宽,叶片长势较强。该试验中“特早红不软”“光战3号”“春蜜”和“突围”这些果实发育期较短的生产量较低,而“武汉血桃”“地方血桃”“白如玉”这些果实发育期较长的品种生产量高,因此生产量与果实发育周期可能有密切联系,这与郑鹏华等[8]对5个桃树品种在浙北地区表现结果一致。

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对果树生长有重要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和积温等因素,这些因素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很少有一个特定果树品种可以适应全国范围的种植,不同气候区域对于果树的种植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如中熟品种“中蟠11号”在浙江金华的综合性状较好,而在兰州高海拔地区花芽受冻指数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不建议种植[9-10],“锦绣”黄桃分别在山东、浙江进行栽培,其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8,11]。因此,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的特点和果树的适应性,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果树品种,该试验通过对不同桃品种物候期、生长势、丰产性和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中熟品种“地方血桃”“脆保”“武汉血桃”“白如玉”和早熟品种“特早红不软”表现最佳;这些品种可以考虑在十堰地区栽培。

此外,该试验发现“血桃”不管是生长势还是果实品质,都表现出优良趋势。“血桃”属于红肉桃品种,是湖北地方特色优良品种,种植后丰产性高,品质好。该试验中“地方血桃”“武汉血桃”的栽培表现为产量最高、果实品质最佳,且果实芳香味更浓郁,这可能是由于红肉桃中烷烃和酯的含量较高[12]。由于红肉桃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高,红肉桃种质资源也开始被不断利用[13]。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地均已开展红肉桃品种研究,先后育成中熟“博山大红”“中桃紫玉”早熟“庚村阳桃”“金陵血蟠”等优良品种[14-17]。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研究,现已培育出早熟红肉桃品种 “早仙红”“天仙红”、特早熟红肉油桃新品种“楚红1号”等具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种[18-20]。因此下一步将利用当地红肉桃品种与引种表现较好的白肉桃和黄肉桃品种进行种质创新研究,以期培育出具有十堰地区特色的优良品种,提高桃产业的经济效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