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 任宏涛 陈艳 杨欢

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0

摘要 通过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建立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应用评价工作,回归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古树名木的美学价值,为最美古树评选、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古树名木;美学价值;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S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5-01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5.02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esthet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Shaanxi Province

REN Hong-tao, CHEN Yan, YANG Huan

(Shaanxi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Xi’an,Shaanxi 710016)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this paper established an aesthet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and constructed an index system of six dimensions,inclu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green health,visual beauty,comprehensive value,biological heredity and protection managemen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valuation work,the regression verifies the scientific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index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ex system can evaluat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cient tre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Key words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Aesthetic value;Evaluation index

古树名木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是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们经历了漫长岁月洗礼,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还蕴含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自北向南包括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东向西,有海洋性湿润森林地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地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湿润和半干旱森林草原和草原过渡地带。由于南北跨纬度约49°,东西跨经度约63°,以及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加之高原和大山及其不同走向的影响,形成了我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使各种不同生态要求的古树都能各得其所,繁衍生息。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88 0万株,包括散生 122.128 6万株(其中古树 121.486 5万株,名木 0.523 5万株,古树名木 0.118 6万株),群状 386.059 4万株,分布在18 585处古树群中[1]。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影响和病虫害侵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日益堪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迫在眉睫。加强保护古树名木,是保护历史和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对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自然遗产的功德之举。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深入挖掘研究古树名木美学价值,构建其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推广应用,是评价古树名木保护成效及检视古树名木保护成果的有效考核手段。当前对古树名木的美学评价尚无统一、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不统一和指标的主观性,导致评价的科学性不足,随意性增加,权威性降低。因此,构建科学、可行的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迫切的科技需求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目前,国内有关古树名木的研究集中在资源分布特征、生理特征、复壮管理、保护利用等方面。此外,也有学者在古树名木的综合价值评估及指标构建、景观美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关古树独特的美学价值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研究较少,缺乏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的全面分析。对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资源,促进其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对古树名木美学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获取数据,运用层次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结合现有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按照生态环境、绿色健康、视觉美感、综合价值、生物遗传和保护管理6个方面定出每层各因子指标,把相关因子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层次,然后进行定性、定量分析[2],并予以加权赋分,从而构建古树名木美学评价指数体系。

2 古树名木美学价值评价要素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中的瑰宝,作为弥足珍贵的自然遗产,不仅具有重大的生态、科研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它们形态各异、枝繁叶茂、色彩丰富、苍劲古朴、形态奇特、独木成景、独树成林,宛如艺术品,其独特的形态、色彩、意境和质感,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争相观赏的对象,提供了丰富的美学体验[3]。笔者根据文献和实践总结出影响古树美学价值的主要因素,并咨询从事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研究的专家,确立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要素。

2.1 生态环境——生境美

古树名木生长地的生态环境即生境美指标是重要的评判指标,古树名木生境美指标是指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应该维持原真性地貌状态,生境未遭到人为的干扰破坏。古树名木生境美指标的核心是原地貌状态,主要包括古树的树冠空间无阻挡,地面区域未受到干扰破坏,根系空间未被挤占。生境美主要体现生长环境的和谐性,保持对古树名木生长条件和立地因子的健康维护,保障生长空间足够,土壤条件健康,水分供给合理,光热分配充足,确保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符合其生长习性和自然环境要求。维持古树名木生境美的方法是要减少对古树生境的建设性破坏和人为活动,秉承无为而治的保护理念,保护以古树为领导者的微生态系统,留存古树生境原真性为理想状态。

2.2 绿色健康——健康美

古树名木健康美指标应该综合考虑生长势、树冠完整性、树干形态、根系健康、病虫害情况、树体稳固等方面进行评价[4]。主要包括:生长势,健康的古树名木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生长态势,树干挺拔,枝叶茂盛;树冠完整性,健康的古树名木应该具有完整的树冠,枝叶分布合理,无明显枯枝、病枝或虫蛀痕迹;树干形态,树干应该挺拔、无破损、无虫蛀、颜色正常;根系健康,根系应该发达、分布合理,能够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病虫害情况,古树名木应该无明显的病虫害迹象,如虫蛀、病害等;树体稳固性,包括生境稳固和树体稳固,树体稳固包括主体稳固和主要侧枝稳固健康。

2.3 视觉美感——形态美

古树名木的形态美,是一种真与善、内涵与表征辩证统一的复合美、综合美。这是美蕴含、镶嵌于古树名木形态的客观物质实体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主观审美活动得以感知与产生效应[5]。古树名木的形态美是美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有的枝繁叶茂,有的形态奇特,无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们的美,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形态上,欣赏古树名木的美,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艺术、文学等领域的繁荣发展,更体现在与周围环境和人类的和谐共生中。

2.4 综合价值——价值美

古树名木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是大自然和历史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最珍贵的精华,是有生命的绿色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人文科学、生态景观和政治经济等价值。生态价值,古树名木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历史文化价值,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迭,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树名木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密切相关,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价值,古树名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科研价值,古树名木还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5 生物遗传——长寿美

古树名木长寿美指标是指古树名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发育,保持较长寿命,同时具有优美的形态和外观,主要包括寿命长久、生物遗传基因优秀、形态健康、历史厚重等。寿命长久,古树名木的寿命要远远超过普通的树木,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达到这个指标,一些古树名木的树龄甚至可以达到千年以上,而仍然能够健康生长,这表明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物遗传基因优秀,古树名木的长寿美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也反映了生物基因的奥秘,与其他个体相比,古树名木的基因组结构更加复杂,包含许多独特的基因和基因簇,它们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在植物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形态健康,古树的形态特征也是评估其是否具有长寿美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外观,如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庞大等。

2.6 保护管理——养护美

古树的养护美主要体现在生境保护严格,伤病救护修复及时科学,养护管理责任落实,档案管理规范,定期监测巡查等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确保其健康生长和寿命延长[6]。通过定期检查、保护生境、伤病修复、及时复壮、支撑固定、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以及建立档案等管理手段,实现对古树的科学养护,维护古树健康生长条件,最大程度延续古树寿命,让绿色遗产造福子孙后代,使其在历史文化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3 古树美学价值评价指标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对古树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应对古树美学价值进行多方位描述,因此,古树美学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应能反映古树美学价值各要素及内在联系和外在特征,以及其独特性和代表性,评估其在自然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7]。测算方法指标,统计方法规范,评价指标数据易获取,其计算和测量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古树美学价值的各方面,指标间应相互补充,充分体现一体性和协调性,实现理论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合理统一[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