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育油菜品种六安市区域试验研究

作者: 郭厚文 刘道敏

新育油菜品种六安市区域试验研究0

摘要 对 2022—2023 年度参加国家油菜新品种试验4 个处理共 44 个参试新品种和2个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生长势、抗逆性和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油菜新品种,为区域油菜品种更新作储备。结果显示,在参试品种中,陕油SL1306、宁杂2010、浙油杂813、金PX13、徽优11606、秦油73、天核油98、合油杂5005等品种田间生长整齐度一致,生长势强,生育期适中,抗寒、抗倒,菌核病发病率低,产量和其他性状均表现良好,符合六安地区的选种目标,可进入下一年试验示范。

关键词 油菜;农艺性状;品种试验;六安

中图分类号 S 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6-002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6.00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Regional Trial of Newly Cultivated Rapeseed Varieties in Lu’an City

GUO Hou-wen1,LIU Dao-min2

(1.Yu’an District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Seed Management Station,Lu’an, Anhui 237001;2.Lu ’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u’an, Anhui 237000)

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growth period, growth potential, stress resistance, yield, and its composition of 44 new varieties and 2 control varieties arranged in four treatments in the national rape new variety test from 2022 to 2023, new high-quality, high-yield, and multi-resistance rap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Lu’an area were screened and extended.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est varieties, Shaanyou SL1306, Ningza 2010, Zheyouza 813, Jin PX13, Huiyou 11606, Qinyou 73, Tianheyou 98, Heyouza 5005 showed relatively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high growth uniformity, strong growth vigor, moderate growth period,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low incidence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and high yield, which accorded to the breeding target in Lu’an area, so that these varieties could be promoted in the demonstration in the next year.

Key words Rape;Agronomic characters;Variety test;Lu’an

基金项目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2) 。

作者简介 郭厚文(1969—),男,安徽六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员,硕士,从事油菜育种与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4-22

六安市位于江淮分水岭,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无霜期275 d左右,平均气温16.7~17.9 ℃,年均降水量900~1 500 mm[1。一年两熟的水稻-油菜轮作是区域的最为主要种植制度之一,因此六安地区一直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2。近年来,六安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3,2023年油菜种植面积近5.33万hm2,品种多以高产优质的双低油菜为主,该类油菜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亚麻酸、亚油酸结构合理,并含有特有的菜籽多酚,长期食用可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肿瘤,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等[3-5,因此该区域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区域人民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该区域的油菜产业发展也对油菜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油菜主产区,六安地区一直是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极具代表性的生态区域之一[6。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开展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对促进油菜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新品种推广、提高油菜种植效益和油菜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10。鉴于此,笔者对2022—2023 年度国家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长势、抗逆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油菜新品种,为区域油菜品种更新作储备,同时也为油菜新品种登记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安徽省金安区木厂镇的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木南试验基地进行,该基地土壤为水稻壤土,配套设施齐全。试验田块前茬作物为大豆,肥力水平中上且均匀,排管方便,适于开展区域试验研究。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来自全国各育种单位提供的44个新育成品种以及2对照品种。2个对照品种分别为沣油737和越优1203,其中沣油737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培育,该品种具有抗倒性、耐寒耐病性,产量为2 625~2 700 kg/hm2,平均含油量44.86%,平均芥酸含量0.05%,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越优1203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该品种抗倒性强,低感菌核病,产量约3 000 kg/hm2,平均含油量45.74%,平均芥酸含量0.2%,同样适宜在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区种植。因此,选择以上2个品种在六安地区作为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科学合理。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分成A、B、C、D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13个品种(11个新品种+2对照品种),设3次重复,共52个小区,每个小区代表1个处理的1次重复。每个小区长8.0 m,宽2.5 m,净面积 20 m2。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试验过程中防虫不防病。试验过程中所有调查、记载和测试指标均按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

1.4 田间管理

2022年9月25和27日分别进行2次旋耕,9月29—30日整地,10月1日播种。其中,第2次旋耕时施三元复合肥(20-8-15)为基肥,并配施硼肥,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750 kg+硼肥18 kg/hm2;播种方式条播,行距33.33 cm,播种量10 kg/hm2。11月10日按株距 8 cm间苗和定苗,确保密度为37.55万株/hm2。2022年11月14日和2023年2月15日分别追施苗肥和薹肥,施肥量均为75 kg/hm2。期间进行各类调查、记载和取样,5月14日收获,各小区单收、单打和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油菜品种生育期、一致性及抗病性比较

品种的生育期与种植区域生长季的利用、种植制度的匹配和前后茬口的安排均密切相关,因而成为不同区域适宜品种筛选最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而油菜群体的一致性不仅与农田光热资源的合理性有关,而且还通过影响成熟期的一致性间接影响收获产量;油菜的抗病性,尤其对油菜疾病菌核病抗性的评判是品种推广不可或缺的一项考核指标。通过调查、记载和测算,该研究中所有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群体一致性和菌核病性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处理A中13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范围为211~214 d,其中对照品种越优1203和宁杂50生育期较短,均为211 d,中油218生育期最长,为214 d,其他品种的生育期较2个对照仅多1~2 d,因此处理A中13个品种的生育期总体上差异不大;处理B中13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范围为210~213 d,其中对照品种沣油737和越优757生育期较短,均为210 d,H22-03、豪油杂335、金PX13、徽油杂4号、鸿优220这5个品种生育期较长,均为213 d,其他品种和另一对照品种越优1203的生育期为211或212 d,处理B中13个品种的生育期总体上也差异不大;处理C中13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范围为210~215 d,其中对照品种沣油737生育期较最短,为210 d,另一对照品种越优1203次之,为211 d,华油杂732生育期最长,为215 d,垦油杂750、20M194、和油杂8号、浙油杂813这4个品种次之,生育期均为214 d,处理C中多个品种的生育期长于对照4~5 d,因此在评判这些品种是否适宜本地区种植时,生育期考核尤为重要;处理D中13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为211~213 d,其中2个对照品种和FY22-18生育期较短,均为211 d,宁杂2010、陕油SL1306、荃杂油882和宁杂184这4个品种生育期较长,均为213 d,另外6个品种的生育期为212 d,与处理A、B、C相比,处理D中13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差异最小。

由表1可知,处理A中13个参试品种中,除中油218薹期群体的整齐度为中等外,其他10个品种与2个对照相同,均表现为整齐;处理B

的13个参试品种中,除秦优555薹期群体的整齐度为中等外,其他10个品种和2个对照品种均表现为整齐;处理C中13个参试品种薹期群体的整齐度较差,垦油杂750、20M194、和油杂8号、安农油5号、浓湘油360 这5个品种均为中等,其他6个品种和2个对照品种表现为整齐;处理D中13个参试品种薹期群体的一致性表现最好,均为整齐。

在抗倒伏方面,A、B、C、D 4个处理的所有参试品种均表现直,说明所有品种均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在抗菌核病方面,处理A中72WA27和中油218发病率较低,仅有1%,沪油杂158、中油155、长江油5号等发病率在2%~4%,与2个对照相近;其他6个品种发病高于或远高于对照品种,且有4个品种的发病率高于10%,其中1BP0112的发病率高达19%;B处理中豪油杂335发病率最低,为1%,1BP482和越优757的发病率最高,为10%,高于对照沣油737的品种有4个,高于对照越优1203的有11个品种;C处理中秦油73和华油杂732发病率均为1%,发病率较低,而汉油36发病率最高,为11%,对照品种越优1203发病率为3%,发病率高于该对照的品种有8个,对照品种沣油737发病率为5%,发病率高于该对照的品种仅有3个;处理D中秦优1913无病株出现,发病率为0%,宁杂2011发病率最高,为11%,对照品种越优1203发病率为4%,发病率高于该对照的品种有6个,对照品种沣油737发病率为6%,发病率高于该对照的品种仅有2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