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量点源入渗对苹果园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
作者: 马依努尔•米吉提 张栋海 常学艳 牛蛉磊 姜继元 吉光鹏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点源入渗体的盐分分布特征,分析随着滴灌点源入渗苹果园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出影响主干型苹果园土壤盐分分布的最佳滴头流量和滴灌时长。[方法]设置5种滴头流量(q1、q2、q3、q4、CK),采用剖面网格取样法,分别于滴灌前、滴灌开始3、7、10 h和滴灌结束24 h监测滴头点下水平、垂直各网格的土壤含盐量,进一步研究滴头流量和滴灌时长对土壤盐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处理距滴头水平距离0~60 cm中,处理q2滴灌7 h的土壤含盐量最低,为82.55 g/kg,较CK降低了6.33 g/kg。距滴头垂直距离0~30 cm中,处理q2滴灌7 h时的土壤含盐量最低,为83.67 g/kg,较CK降低了10.26 g/kg。[结论]影响苹果园土壤盐分运移的最佳滴头流量为8 L/h,最适宜的滴灌时长为7 h。
关键词 滴头流量;滴灌时长;土壤含盐量
中图分类号 S2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7-019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7.045
Effects of Infiltration from Different Flow Point Sources on Soil Salt Distribution in Apple Orchard
Mayinuer·Mijiti, ZHANG Dong-hai,CHANG Xue-yan et al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Third Divisio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umushuke, Xinjiang 843900)
Abstract [Objective]By investigating the sal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int source infiltration bodies, the changes of soil salinity in apple orchards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point sources were analyzed to screen out the optimal dripper discharge and drip irrigation duration that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salt in the main apple orchard. [Method]Set five types of dripper discharge for experiment(q1,q2,q3,q4,CK),using profile grid sampling method,monitor the soil salt content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grids under the drip point before drip irrigation,at 3,7,10 hours after the start of drip irrigation and at 24 hours after the end of drip irrigation,further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rip flow rate and drip irrigation duration o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salinity.[Result]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each treatment and the emitter is 0-60 cm,soil salt content is the lowest when treated with q2 drip irrigation for 7 hours,is 82.55 g/kg,reduced by 6.33 g/kg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CK).Vertical distance from the emitter 0 to 30 cm,soil salt content is the lowest when treated with q2 drip irrigation for 7 hours,is 83.67 g/kg,reduced by 10.26 g/kg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is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drip flow rate that affects soil salt transport in apple orchards in this experiment is 8 L/h,the most suitable drip irrigation duration is 7 hours.
Key words Dripper discharge;Drip irrigation duration;Soil salinity
基金项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强南”科技骨干人才计划项目(2021CB-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21AA00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英才青年项目。
作者简介 马依努尔·米吉提(1991—),女,新疆伽师县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员,从事果树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与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19
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尤其是新疆具有光照强、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这种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形成土壤盐渍化的动力,因此提高水分利用率成为根本途径[1-2]。为了缓解用水压力,传统灌溉方式已逐步向节水灌溉技术转变,其中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省工、减少地面蒸发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优点[3]。针对新疆严重的水资源不足的特点,采用节水的滴灌技术对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维护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滴灌淡化了作物主根区的盐分,创造了良好的水盐环境[4]。随着南疆大面积推广林果业,滴灌同样被用来灌溉果树,但目前对于新疆南疆极端干旱区林果通过地下滴灌灌溉、施肥达到水肥高效利用、控盐、高产优质目的的控制性指标的研究较少,滴头流量、灌水量和滴灌时长等因素对根区土壤水、盐分运移的影响研究更少[1]。张伟等[5]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及土壤粒径对水盐运移的影响,得出了滴灌条件下,壤土和砂土中的盐分分布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黏土中盐分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吕谋超等[6-7]通过研究滴灌参数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确定了灌水量、滴头流量、滴头间距、灌水频率和周期是影响土壤中盐分分布的重要因素,土壤含盐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水平和垂直脱盐范围均随着土壤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李毅等[8]研究了滴头流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得出了滴头流量是控制土壤含盐量的重要参数,距滴头越近,土壤含盐量越低,远离滴头方向含盐量逐渐升高,表层土壤含盐量受滴头流量的影响较小,土层越深,土壤含盐量受滴头流量的影响也越大。王卫华等[9]研究了滴头间距对土壤水分与盐分运移的影响,得出了滴头间距越小,交汇区土壤含水量越高,湿润深度也越大,该区土壤含盐量越低。Rajak等[10-11]在不同的灌溉条件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沟灌,在盐碱地滴灌有利于在根区保持较髙的含水率和低盐的环境。Hu等[12-14]研究了土壤粒径对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对盐分分布有较大影响,盐分随土壤砂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少,随土壤黏粒、粉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前人研究中有关不同滴头流量、滴灌时长对随水盐分运移的研究少,因此笔者针对不同滴头流量及滴灌时长下土壤盐分的运移状况进行观测、记录,分析不同滴头流量及滴灌时长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滴头流量和适宜的滴灌时长,建立适合于南疆苹果园控盐、优质、高产的滴灌技术方案,以期为新疆林果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可为我国其他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提供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该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4团9连苹果园(78°95′21″E,39°65′14″N)内进行。试验地所在区域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内陆极端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为63.2 mm,年均气温为12.8 ℃,全年蒸发量为2 127.2 mm,全年日照时数为2 449.6 h,无霜期在225 d 以上。
苹果园土壤为砂壤土,pH 8.15,有机质9.29 g/kg,水溶性总盐1.78 g/kg,碱解氮94.85 mg/kg,有效磷46.50 mg/kg,速效钾101.75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3年生富士系中熟苹果品种“九月奇迹”,树形为细长纺锤形,树高2.5~2.7 m,冠幅1.3~1.5 m,砧木为M9T337,株行距配置3.5 m×1.0 m。
1.3 试验方法
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q1、q2、q3、q4、CK(6、8、10、20、4 L/h)。试验毛管采用Φ16管上式滴灌管,滴头间距设定2 m,用输水管上的调压阀调控滴灌带压力,使试验区压力与整块地压力布置均匀,布设滴灌区域人工平整表层土地,防止地势不均产生地表径流导致试验误差。土壤盐分测定方法采用土钻取土,时间为滴灌前,滴管开始3、7、10 h和滴灌结束24 h,对各处理土壤采用剖面取土法,分别为垂直和水平方向。在取样点水平方向0~15、15~30、30~45、45~60、60~75和75~90 cm处进行取样,垂直方向分别在深度为0~10、10~20、20~30、30~40、40~50和50~60 cm处取土壤。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质地的测定用干筛法,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参考张红梅[15]的环刀法,土壤比重的测定参考付小梅[16]的比重瓶法。
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计算参考张红梅[15]的计算方法:
土壤总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
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
1.4.2 点源湿润体取样。
取样于试验区光照、蒸发量相对较强的7月中旬,采用剖面网格取样法,即滴灌前,滴灌开始3、7、10 h和滴灌结束24 h分别对每个处理在滴头正下方朝一侧挖长1.0 m深0.6 m的观测沟,按照水平方向每隔15 cm,垂直方向每隔10 cm将开挖的土壤剖面划分为36个长方形网格,用铝盒在长方形网格内取土样,及时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总盐,每个处理采集剖面土样180个。
1.4.3 土壤化学性质及样品盐分测定。
采用“S”确定试验区的取样点位,在每个点位每隔20 cm分层取样,组成混合样,送陕西杨凌沃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土壤6项化学性质,将带回实验室的土样用DDSJ-318电导率仪测定土壤总盐。
1.5 统计分析
数据用Excel 16进行统计、分析、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干型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