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区水蓼引种驯化及园林应用

作者: 康娜 缴丽莉 朱迎新 陈蕾伊 孙学凯

石家庄地区水蓼引种驯化及园林应用0

摘要 水蓼是一年生蓼科草本植物,植株密,易繁殖,花期长,开花效果好,管理粗放,非常适合观赏栽植。通过对水蓼的调查、引种驯化试验、耐性试验及与不同园林植物进行搭配种植等,分析总结出水蓼在石家庄地区栽植的各种优良属性,提出水蓼可作为园林景观植物被予以推广使用,拟为今后该植物的广泛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蓼;引种驯化;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9-0091-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9.02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Polygonum hydropip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ijiazhuang Area

KANG Na,JIAO Li-li,ZHU Ying-xin et al

(Shijiazhuang Zoo,Shijiazhuang,Hebei 050020 )

Abstract Polygonum hydropipe is a common annual herbaceous plant in the Polygonaceae family, with dense plants, easy reproduction, long flowering period, good flowering effect, and extensive management, making it very suitable for ornamental plant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various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Polygonum hydropiper in Shijiazhuang area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experiments, tolerance experiments, and planting with different garden plants. It is proposed that Polygonum hydropiper can be promoted and used as a garden landscape cover, aim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is pla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lygonum hydropiper;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Landscape application

基金项目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项目(2019-072)。

作者简介 康娜(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景观生态评价研究。*通信作者:陈蕾伊,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园林生态研究;孙学凯,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1-23

随着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发展,保持物种多样性[1-3在景观中的应用尤为重要,且随着园林绿地内树木的不断生长,林下密闭度越来越高,光照强度越来越低,林下植物的生长越来越弱,甚至形成斑秃。为改善林下绿地斑秃情况,寻找更加适合林下生长的耐阴开花植物,丰富园林景观物种的多样性,营造出色彩、层次更加丰富的林下植物景观效果,石家庄市动物园自2013年开始对周边野生地被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发现湿地植物水蓼生长繁茂,易栽培,适应能力强[3,自繁成活率高,成坪快,花期长且整体效果好,落叶晚,病虫害少,具有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别名辣蓼、泽蓼、蓼芽菜,是一年生蓼科蓼属草本植物4-7,高20~80 cm,茎红紫色,直立,多分枝,节部膨大,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淡绿色或淡红色,花期5—10月,自然生长在河(湖)岸边[6,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草可入药[7-9。除药用外,该科植物在有机肥生产、食用、农药开发、园林绿化与饲用等方面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应用潜力很大4,10;在植物源农药、兽药等方面亦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11-12

在园林中应用野生地被植物具有易管理、管护粗放、低投入等优点,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用石家庄本地的乡土野生地被植物替代高价保养的草坪,对保持本地植物特色及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2014年5月石家庄市动物园开始对野生水蓼在园林中作为林下地被植物进行引种驯化,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总结出水蓼在不同生境下的生态适应性、抗性及不同景观配置的对比,筛选出最适宜的园林景观配置形式,以期为该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内容

1.1 调查范围 水蓼在石家庄市公园绿地内主要分布在自然绿地内、水边自然驳岸、林地自然地被区域。采用踏勘法,对石家庄市太平河、滹沱河、西部浅山地带及市区民心河周围公园绿地范围内水蓼分布进行了调查。

1.2 调查内容

记录调查地点内水蓼生境、生长状况、伴生植物、密度等信息(表1),并拍摄照片。

2 引种驯化试验地选择

为保证水蓼野生苗株的移栽成活率,便于园林管护和试验对照等,选择2个引种驯化试验地。新集圃地作为第1引种驯化试验地,栽植面积50 m2;动物园作为第2引种驯化试验地,栽植面积为80 m2。动物园引种驯化试验地选择避开游人游览路线,减少人为干预,且光照度不同、水源较充足与水源缺乏的园区绿地。

3 引种驯化栽植试验

3.1 栽植前整地

引种驯化栽植前,要先整地,深翻30~40 cm,去除各种杂物、垃圾,撒入腐熟的有机肥250 g/m2,翻匀,耙平。

3.2 栽植要求

壮苗1穴1苗,较小苗2~3苗1穴,挖坑植入,使根系伸展,埋土按实,浇透水1遍;每个种分3组栽植。

3.3 苗株采集与栽植

2014年5月将从平山采集的部分野生苗株放置于塑料袋中,当天栽植到辛集引种驯化试验地;将从滹沱河采集的部分野生苗株当天栽植到辛集试验地。引种驯化苗株栽植到不同光照强度的试验田内,栽植地光照强度分别为100 000、10 000、5 000、2 500、800、200、<200 lx。

3.4 栽植后管护措施

7~14 d加强浇水管理,使栽植苗株尽快恢复生长。对夏季引种栽植、恢复慢的苗株适当进行遮阴、喷雾,促其尽快恢复。自15 d开始,对恢复生长的苗株进行正常管护。

3.5 观察记录

自栽植野生水蓼苗株之日起记录其生长势、花期、花期长度、耐修剪程度、植株群体效果等。栽植7 d内,每天观测;成活后30 d内,每隔3 d观测1次;30 d后,7 d观测1次,干枯期停止。

3.6 种子收集与种植 11月末收集种子,常规处理和存放,翌年初春播种,常规管护,冬季再收集种子,如此往复3年,收集种子(图1)。

4 引种驯化耐性试验

4.1 耐阴性试验

将水蓼栽植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使用专业照度计测定栽植地的光照强度[13(图2),观测、记录不同光照强度对水蓼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光照强度测定时间选择天气晴好的11:00—12:00。

4.1.1 光照强度对种子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种子发育具有一定影响,水蓼田间出苗率、成坪时间、花期时长及种子成熟时间均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表2)。由表2可知,在光照强度≥800 lx,田间出苗率>60%,当光照强度在200 lx及以下时,田间出苗率低于50%;在光照强度≥5 000 lx时,成坪时间25 d,光照强度800~2 500 lx时,成坪时间30~40 d,当光照强度在200 lx及以下时,则不能成坪;在光照强度≥800 lx时,花期时长≥145 d,在200 lx及以下时,花期很短,甚至不开花;在光照强度>5 000 lx时,种子成熟时间45 d,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种子成熟时间变长,直至不能发育成有效成熟的种子。

4.1.2 光照强度对野生水蓼驯化生长状况的影响。由表3可知,野生水蓼苗株的驯化生长与光照强度关系密切,在光照强度5 000 lx及以上,野生水蓼苗株生长正常,群体高度一致,短时间内即可郁闭地面;光照强度在800~2 500 lx时,野生水蓼苗株生长正常,群体高度一致,较短时间内可郁闭地面;光照强度200 lx及以下时,野生水蓼苗株虽然能正常生长完成生命周期,但苗株生长势弱,难以有效郁闭地面,群体高度不一致,花少或无花。

4.1.3 光照强度对水蓼花序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下,水蓼的花序长度与颜色也会略有不同(表4)。开花时花穗及成坪效果见图3、图4。由表4可知,水蓼在光照强度<200 lx条件下无花序;在光照强度5 000 lx及以上条件时,水蓼花序数量在30序/株以上,颜色为较深到深;在光照强度为200 lx条件时,花序数量很少,仅8~14个,且颜色浅;光照强度在10 000 lx条件时,花序数量最多,长度最长,颜色也深。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花序长度变短,数量减少,颜色变浅。

4.1.4 光照强度对水蓼生命周期的影响。

不同光照强度下,水蓼生长周期略有不同。试验选用经驯化后人工播种繁殖的苗株为试验对象;繁殖用的种子为上一年12月人工撒播、光照强度为100 000 lx条件下收集的种子(表5)。

水蓼在光照强度<200 lx条件下难以完成生命周期;在光照强度200 lx及以上条件下能够正常完成生命周期;在光照强度10 000 lx及以上条件下,10月中下旬仍能开花结籽;在光照强度2 500 lx及以下条件下,9月下旬最后一批花序开完花即进入生长后期;在光照强度200 lx条件时,8月初抽最后一批花序,种子成熟时间变长,至少60 d才能成熟。

4.2 耐旱性试验

在水蓼生长旺盛期(5—8月),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水蓼的生长量(表6)。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水蓼采取人为控水措施,使土壤处于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主要控水措施:完全干旱,不人为浇水;靠近水源充沛地,不需人为浇水;人为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间隔天数。为保证试验数据精确性,均采用专业的仪器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定(图5),测定时间选择在10:00—11:00,且人为浇水后24 h以上进行测定。由表6可知,水蓼在5—8月生长旺盛期,光照强度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越大,生长量相对越大;土壤含水率相同的条件下,光照强度为2 500~5 000 lx条件下,生长量最大;在光照强度<200 lx条件下,生长量很小;在光照强度<200 lx,土壤含水率<3%条件下,几乎不生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