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作者: 谢兰曼 卢冠廷 祝燕摘要 从苏州典型田园乡村实例的调查着手,通过资料汇总、结合查阅文献,分析农户庭院植物景观的应用状况,提出了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要遵循的原则和景观营建时的关注点,以期提升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效果。
关键词 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 S 7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18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Courtyards in Suzhou Countryside
XIE Lan-man LU Guan-ting ZHU Yan2
(1. 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0;2. Suzhou Garden Development Co., Ltd., Suzhou, Jiangsu 215028)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pastoral villages in Suzhou,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plant landscape in farmers’ courtyards was analyzed by summarizing data and consulting literature.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and the focu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improve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ffect of farmers’ courtyard.
Key words Suzhou countryside;Farmers’ courtyards;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田园乡村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农户庭院的植物景观,是田园化乡村建设中的生态斑块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自然村的核心要素。对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是目前的薄弱环节。
截至2023年8月,苏州市累计获评80个江苏省省级田园乡村,数量位居江苏省第 其示范引领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对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国内外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已初见成效,但在越来越多田园乡村出现的同时,也发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乡村建设受到城市建设思想的影响和城市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原有村庄特色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等危机,许多乡村特色景观逐步被现代化景观吞噬,失去原有的乡村自然本色[1]。
纵观法国小镇,无论是埃兹、格拉斯还是阿尔勒,要把居民留在乡镇,给乡镇以持久的活力,规划持久美丽、洁净的乡镇和庭院居住环境是根本[2]。英国等国外先进的乡村庭院景观看上去是一种随意的、和谐的美丽,实际上却是经过精心的规划[3],在植物的应用研究上投入的精力和成本较多,经常开发出新的植物应用类型。国外已有大量乡村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成功案例。
我国在田园乡村庭院植物应用中缺乏系统的研究规划,对于植物的选择应用过于草率,且植物景观模式单一,多以粗放型为主,没有深入挖掘各地乡村植物应用的特色,植物选择往往不能较好地呈现出当地特色,且植物应用模式呆板,易于模仿复制[4]。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集中在乡村总体景观规划上,往往忽略庭院景观的营造和植物对田园乡村原有记忆的重现,只侧重硬质景观上的美学和视觉效果[5],易造成乡村景观雷同,不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往复循环。
2 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应用状况
以苏州为核心的苏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植物资源丰富,河湖遍布,因其丰富独特的江南自然植物资源与人文资源,使田园乡村整体建设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但多数乡村庭院建设不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于2023年7—8月选取苏州吴中区的旺山村、张桥村、上林村,东山镇的陆巷古镇、青蛙村、三山岛,高新区的树山村等20个村进行了植物景观应用调查、取证,在20个村中选取了独门独户、一户一院且面积在100 m2以上的150个庭院进行详细调查,主要记录植物种名、面积(m2)、冠幅、高度等,另外,绘制出农户庭院植物配置平面简图、拍照记录庭院全貌。
2.1 主要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对调查资料汇总后进行分析,按乔木、灌木、草本分别选出应用频度较高的植物种类。其中,乔木前15种分别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柿树(Diospyros kaki)、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梨树(Pyrus sorotina)、榉树(Zelkova serrata)、朴树(Celtis sinensi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石榴(Punica granatum)、橘树(Citrus reticulata)、枣(Ziziphus jujuba Mill.)、杨梅(Morella rubra Lour.)、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桃树(Amygdalus persica)、香椿(Toona sinensis);前10种灌木及藤本植物为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蔷薇(Rosa sp.)、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瓜子黄杨(Buxus sinica)、大叶黄杨(Buxus megistophylla)、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葡萄(Vitis vinifer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Schum.];前10种草本植物为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黄花酢浆草(Oxalis pes-caprae)、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早熟禾(Poa annu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茄子(Solanum melongena)、豇豆(Vigna unguiculata)。
从庭院中植物种类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出现频率高的植物科分别为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和十字花科。乔木中樟科的香樟和榆科的榉树、朴树明显占比大,常绿和落叶植物中,落叶多、常绿少,经济型的果树占比较多。在灌木种植中,总的数量较少,种类以月季、蔷薇、山茶为主,种植方式以丛植为主,少见条带状分布。在草本植物的种类中,以菊科、豆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主,调查发现,庭院中出现频率高的草本植物是人工种植的蔬菜。与乡村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相比较,草本植物的种类太少,数量上有较大的不足。
2.2 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景观营造模式
通过对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应用状况调查资料的汇总,发现农户庭院大多以硬质铺装为主,有的利用院内极有限的小角落来种植植物,如院中设置小花池种植月季,有部分庭院只种植蔬菜,也有庭院只种植2~3盆小型盆栽植物,有的庭院未种植任何植物。相对乡村整体来看,植物的规格和数量较少,极少出现乔、灌、草的复合式配置。按照植物配置、景观营造风格等大致归纳总结为 4 种类型:观赏型、苏州园林型、生产型以及混合型。
2.2.1 观赏型。观赏型常出现在以经营农家乐、民宿等为主的农户庭院中,植物应用上种类多样,乔灌草混合搭配,立体植物景观层次丰富,注意季节性景观的变化,在植物的养护上也较为精细,还注意乡村特色材料的提炼和应用,引人注目和驻足。还有的注重对植物材料的修剪、绑扎等,将自家庭院逐渐打理成流行的日本庭院、欧美庭院景观风格。
2.2.2 苏州园林型。苏州园林型常出现在村中经济条件较好、喜欢苏州古典园林的农户庭院,布置上以盆景植物材料为主,修剪精细、造型优美,最为常见的形式是把园林中经典的造园元素运用在庭院景观中,植物与假山石、铺地、景墙等配合起来组织景观,有的还讲究配置的象征意境,植物材料上选用园林中常见的玉兰、榉树、梅花、桂花等,以追求美好寓意。
2.2.3 生产型。生产型是以经济型植物为主的类型,常见种植高大果树类的乔木、配置食用性的低矮蔬菜,打造成农户庭院植物景观,如乔木以枇杷、桃、杨梅、核桃等为主,蔬菜以油菜花、向日葵、南瓜、豌豆等为主,也有庭院是以不同食用蔬菜为主、无乔木的种植形式。
2.2.4 混合型。混合型的植物景观类型,有的是以经济型乔木配合观赏型灌木为主的庭院景观,有的以经济性乔木搭配观赏性乔木,有的观赏性乔木配合可食用的应季蔬菜,还有面积较大的庭院在植物景观营造时,布置了观赏植物兼有生产型植物,2种类型在庭院中的运用比较平均,还有的庭院景观是由多种类型植物和园林元素混合搭配组合而成。
3 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通过对苏州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大多数农户对住房和庭院内外建材造型、选料和颜色等较为重视,对营建庭院景观多数较为随意,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的方式和内容均较简单、不够丰富。结合苏州地方特色,田园乡村农户庭院植物景观营造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植物种类要具有多样性、保证一定的数量
农户庭院景观中的植物种类要具有多样性,总体保证一定的数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总体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在庭院中,单独种类、极少种类的植物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还难以形成植物群体的综合效能,植物间不能形成互生、共生关系。从植物的数量上看,少量植物既不能形成良好的覆盖率,也不能改善庭院的小气候环境,对于阻挡灰尘、增加含氧量、维持碳氧平衡等的生态功效较弱。
3.2 植物选择上要凸显乡土植物优势
乡土植物(indigenous plant)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植物,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完全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且生长良好的植物。苏州的乡村庭院植物中,果树配置较多,也有其他乔木与少量藤本类攀缘植物,在没有更新的农户庭院中,基本是以原有的乡土植物为主,而在新建设的庭院中,以城市常见植物居多,乡土植物优势表现不明显。农户庭院景观在植物运用上要注意凸显乡土植物优势,体现出不同的乡村特色,才能让人感到原有乡村的历史印记。
3.3 植物景观要体现乡村文化
要按照苏州“一村一品”的建设方针,努力挖掘乡村的文化底蕴。苏州的田园乡村历史悠久,要将苏州历史文脉中的典型特色景观进行适当挖掘和提炼,然后运用在农户庭院的景观要素中。在苏州的田园乡村农户庭院中,常发现植有上百年的古树名木,村民也常有祭拜风俗,这类古树要精心养护好,建设中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确保古树名木的良好生长,可以挂标牌以注解历史、年份等,必要时采取做围挡、立支撑杆等方式进行保护。这类树木常独木成林,处于庭院、村头或村中及祠堂等处,成为农户树下交流、娱乐和夏季乘凉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应加大保护力度。
3.4 植物景观要展示其美观性
苏州田园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景观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户庭院的植物景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美观性与周边的景观不协调,无论采用哪一类型风格的植物景观,均要注意展示植物配置的美观性[6],植物景观应做到简洁、精致、让人赏心悦目,通过植物个体、群体间的搭配,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可观,展现出植物特有的优雅风韵,如虬曲苍翠的枝干、芳香艳丽的花朵、形态各异的果实和浓绿怡人的叶片,可赋予农户庭院以舒适安逸的美感。苏州的农户庭院,大多数是围墙通透或者无围墙的类型,优美的庭院植物景观配置,会让整体乡村的风貌焕然一新,增加乡村的生机和魅力。
3.5 要考虑延续保种功能
在乡村振兴的开发与建设中,随着高产、速生果树和观赏性高的植物新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一些农户庭院也出现了跟风行为,把原有的树种砍伐、移除。特别是在新建设的庭院中,基本上种植的是相同的新品种植物,种植方式也整齐划一,这种植物配置方式会阻碍地方古老的原有品种的生存和发展,致使一些地方原乡植物品种资源急剧下降,甚至会慢慢发展到濒临灭绝[7]的地步。因此,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有力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