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南疆鸽产业振兴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 刘娜娜 蒲娟 刘佳佳

摘要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结合新疆南疆鸽产业发展现状,着重探究鸽产业振兴的模式,指出当前鸽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南疆鸽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6类模式:产业化模式、“五统一”模式、基地养殖模式、联合生产模式、农企合作模式和庭院鸽养殖模式;不同类型的鸽产业发展模式涉及主体也有所差异;南疆鸽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发展形势不稳定、养殖成本较高、鸽产品品牌各异等问题。基于此,从建立健全鸽养殖全产业链,提升鸽养殖生产技术,注重优质鸽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加大养鸽户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振兴鸽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鸽产业振兴模式;新疆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19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4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igeon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Model in Southern Border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U Na-na PU Juan2,LIU Jia-jia3

(1.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Xinjiang 830011;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3.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as the core support of pastoral revitalization,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strong agricultural coun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ige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Xinjiang,the study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mode of pigeon industry revitalization,pointing out the problems of pigeon industry revitalization,and propos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igeon industr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re are mainly six types of mod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igeon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industrialization mode,“five unification” mode,base breeding mode,joint production mode,agricultur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and courtyard pigeon breeding mode; the main bodies involv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pigeon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pigeon industry in southern Xinjiang still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pige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Xinjiang,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unstable development situation,high breeding cost and different brands of pigeon products. Based on this,countermeasures to revitalize the pigeon industry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establishing a healthy pigeon breeding industry chain,upgrading pigeon breed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focusing on brand building of high-quality pigeon products,and increasing support for pigeon farmer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Model for revitalizing the pigeon industry;Xinjiang

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涌现,养殖业逐渐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鸽养殖在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养鸽业已逐渐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独立产业分支[1]。我国大力支持农户从事鸽养殖生产经营,出台的相应扶持政策,如补贴养殖成本、提供技术指导等[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肉鸽趋向规模化养殖[3],并引进国外优秀鸽种加以改进,鸽规模化养殖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畜牧人加入鸽养殖大军,鸽产业逐渐成为家禽行业新的增长点,尤其肉鸽产业销售量、饲养量均位居世界之首[4-6]。而鸽产业也是南疆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南疆各地区整体推进鸽产业发展,并积极与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对接,为南疆农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南疆地区光照长,气温年、日变化大,降水相对少,蒸发比较旺盛,夏季炎热,冬季无严寒,然而鸽子喜光照、干燥,忌潮湿,当地干燥的气候和长日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发展鸽养殖[8]。近年来,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疆南疆各地区在大力发展鸽产业的过程中,积极将鸽产业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及庭院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继承和发展鸽品种,形成了具有南疆特色的鸽产业振兴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南疆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此,笔者以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等为研究区域,着重探究南疆鸽产业振兴的模式,总结不同鸽产业振兴的经验,并指出现阶段南疆鸽产业振兴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南疆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鸽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1 南疆鸽产业振兴的模式概况

长期以来,南疆鸽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差异化的养殖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鸽产业振兴模式有以下6种:第一,“龙头企业+基地+鸽农+科技服务团”的产业化模式,它是由龙头企业、基地、科技服务团及鸽农紧密合作形成的一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并通过示范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实现鸽产业提质增效与乡村鸽产业振兴。第二,“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鸽农”的“五统一”模式,该模式主要由龙头企业、鸽养殖合作社、联合体及鸽农构成,这5个主体在鸽养殖过程中分工协作,依托规模经营,基于利益联结,形成一体化的鸽产业经营组织联合体。第三,“龙头企业+合作社+鸽农”的联合生产模式,它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合作社为纽带,鸽农为主要参与主体的一种联合生产鸽养殖模式,其中龙头企业结合市场需求确定鸽养殖规模,并为合作社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而鸽养殖合作社则将分散的鸽农组织在一起从事鸽养殖活动,为企业供应所需各类鸽子,由此龙头企业、合作社及鸽农形成利益联结体,共同生产市场所需鸽子,实现鸽的联合养殖。第四,“基地+合作社+鸽农”的基地养殖模式,它以鸽养殖基地为基础,具有养鸽意愿的农户联合成立合作社,由此形成的一种带动农牧民从事鸽养殖的模式。该模式涉及的主体有养殖基地、合作社和鸽农,三者以鸽养殖为共同目标,以实现三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五,“企业+鸽农”的农企合作模式,它是以鸽养殖企业为主体,联合农牧民从事鸽养殖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涉及主体仅为鸽企和鸽农,企业负责对鸽农进行技术培训、鸽养殖环节的全方位指导等,以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及发展工作,鸽农按照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鸽养殖,并为其提供鸽子等,由此形成一种鸽农与鸽企之间的合作生产模式。第六,“鸽农散养”的庭院经济模式,以小规模农牧民为主体,在自家庭院散养鸽子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对于农牧民而言实施起来相对容易,同时有效利用庭院,达到增收的目的,这也是一种适宜小规模农户进行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述这些不同产业模式的主体构成及利益联结方式有所不同,同时带农增收效益也存在较大差别。

2 南疆鸽产业振兴的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

2.1 案例一:“龙头企业+基地+鸽农+科技服务团”的产业化模式

2.1.1 墨玉县“蓝海鸽业”。

墨玉县“蓝海鸽业”是“龙头企业+基地+鸽农+科技服务团”的产业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以蓝海鸽业为核心,引领其他主体共同发展。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是一家集肉鸽养殖、种鸽培育、畜禽饲料加工及销售等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占地4 hm2,主要从事肉鸽养殖、种鸽培育、畜禽饲料加工及销售等相关业务,其中有六大品种,包括白羽王鸽、银羽王鸽、灰羽王鸽、白卡奴鸽等。该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技服务团”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在整个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是联系其他主体的纽带,其对于鸽产业的发展,鸽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4月建立种鸽繁育基地,育种团队以新疆畜牧科学院、中国家禽科学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及新疆家禽产业技术体系等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建立的肉鸽育种团队。

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饲料加工厂现有自动化饲料加工生产线2条,同时配置有相对应的原料清理、粉碎、提升、配料、混合、制粒或膨化、冷却、破碎、分级、干燥、自动包装及完整的除尘系统、电控系统、液体添加等辅助设备,可满足畜禽配合饲料的加工,可日产粉料48 t,颗粒料24 t。目前,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种鸽存栏1.3万对,带动农户就业12人,辐射带动1 300余人,累计分红达到70万元。

2.1.2 经验做法。

2.1.2.1 科技引领,实现鸽产业发展。

墨玉县蓝海鸽业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从鸽产业发展的源头出发,与新疆畜牧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进行种鸽繁育,并建立种鸽繁育基地,促进鸽产业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以科技为引领,力图实现鸽产业链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精准配对,助力种鸽繁育。采取基因检测方法实现种鸽精准配对,配对准确率达99%,解决经验配对准确率低的难题。第二,团队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组建集分子育种、饲养管理、饲料与营养、疫病防治等为一体的科技服务团队,为广大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技术保障。第三,产品配套,丰富鸽产品类型。结合生产实践,研发出童鸽、青年鸽、种鸽等系列颗料同料,筛选出适合生产应用的疫苗、兽药等配套产品。第四,设施完备,疫病监测服务体系完善。建立了集种鸭繁育、饲料生产、实验室检测等为体的全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可提供公母检测、饲料营养检测疫病诊断等配套服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