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山地烤烟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研究

作者: 赵鹏 李小芳 柯美福 陈昌海 李茜 王玥 丁茂强 杨松 黄明明

基于DEA的山地烤烟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研究0

摘要  为了明确适宜山区农村现状的烤烟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以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和农场主职能差异为标准,将山地烟区烤烟家庭农场分为4类,分别为模式1(投资管理务工型家庭农场)、模式2(投资管理带工型家庭农场)、模式3(投资管理型家庭农场)、模式4(投资型家庭农场);采用随机调查法进行布点追踪调研,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方法对4种模式的经营效益、投入结构、生产效率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山地家庭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越高,经营纯利润率和生产效率越低。从模式1到模式4,经营纯利润率依次为26.14%、21.29%、14.75%、9.51%,综合技术效率依次为0.78、0.53、0.36、0.21,单位面积经营纯收益依次为18 082.82、13 570.52、10 084.05、4 740.42元。利用前沿分析测算出各模式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路径:模式2是山地烟区当前最佳生产组织模式,模式3为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山地烤烟农场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是与农场职业经理、带工组长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与物资供应商签订稳定的供销协议,对普通工人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

关键词  山地;家庭农场;组织模式;DEA;烤烟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1-0192-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1.04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Mountain Flue-cured Tobacco Family Farm Based on DEA

ZHAO Peng1,LI Xiao-fang2,KE Mei-fu1 et al

(1.Ankang Tobacco Company of Shaanxi,Ankang,Shaanxi 725000;2.Ank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in Shaanxi Province,Ankang,Shaanxi 725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roduction and organization mode of family farm of flue-cured tobacco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untainous rural areas,based on the dependence of farms on social servic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unctions of farmers,the family farms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Ankang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They were pattern 1(investment management family farm) ,pattern 2(investment management family farm) ,pattern 3(investment management family farm) ,and pattern 4(investment family farm).The typ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distribution tracing investigation,DEA,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used to compare management efficiency,input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four mode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higher the dependence on social services,the lower the operating net profit margi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From mode 1 to mode 4,the operating net profit margin is 26.14% ,21.29% ,14.75% ,9.51% ,and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0.78,0.53,0.36,0.21,respectively,the net income of unit area is 18 082.82,13 570.52,10 084.05,4 740.42 yuan in turn.The input redundancy and output deficiency of each mode are calculated by Frontier Analysis,which provides a path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Mode 2 was the best mode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Mode 3 w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flue-cured tobacco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were to establish the benefit link mechanism with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s and leaders of the farms,and to sign the stable supply and marketing agreement with the suppliers, carry out classified differentiation management for ordinary workers.

Key words  The mountains;Family farms;Organization mode;DEA;Flue-cured tobacco

基金项目  陕西省烟草公司安康市公司科技项目(ZY-2021-05,ZY-2023-03)。

作者简介  赵鹏(1981—),男,山西临猗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烤烟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研究。*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2-14;修回日期  2024-01-09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山地烤烟家庭农场在农业适度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方向中崭露头角,规模化种植带动了山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服务,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4]。然而,在山区农村,面临劳动力老龄化和土地产出率下降等问题的同时,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田集中流转制度的确立等带给了规模化种植发展的机遇。烤烟作为山地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为了实现烤烟种植规模化,使其从传统的小规模种植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大规模种植转变,必须改善土地、交通、工具和资金等客观条件。这样一来,传统的种植小户便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农业收益。数据包络分析(DEA)能够比较烟区不同规模种植主体的生产效率差异,确定最适种植规模[5-10]。马云飞等[5]研究认为2019年贵州某县1.33~4.00 hm2 区间的烟农综合效率最佳,是最宜烟叶种植规模,4 hm2 以上的烟农无效投入较多,产出不足;陈彦春等[6]研究认为2014年河南省山区烟叶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烤烟适度种植规模为 1.87 ~4.6 hm2 ;杨照等[7]研究认为2013年陕西咸阳地区,2.0~3.0 hm2 规模区间的烟农综合效率、技术效率最高,规模增加呈缓慢降低趋势。家庭农场的生产组织化程度与农场主的职能和专业化组织的应用关系密切。不同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间的生产效率差异也能用DEA模型来比较,但相关研究较少。

安康烟区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全市山地占92%,烟田以缓坡地为主,在全国烤烟种植区划中属于武陵秦巴“醇甜香”优质烤烟生态区[11-12],常年种植烤烟6 667 hm2。近年来,全市烤烟户均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已由2016年的1.08 hm2增加至2023的2.344 hm2,3.333 hm2以上的家庭农场已由2016年的97户增加至2023年的566户,2023年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达到全市总种植面积的 50.88%。在安康山地烟区种植面积较小的农场主,既是农场的投资者、管理者,也是农场务工的主劳力。种植规模较大的农场主,有的农场主仅负责投资,其他一律委托专业化组织来做,例如聘请职业经理、外包劳务、雇佣带工组长和普通工人等;有的农场主负责投资和管理,不进入大田从事体力劳动,主要从事物资采购、劳务聘请、补贴争取、资金筹措等,雇佣带工组长和普通工人进行大田专业化生产;有的农场主负责投资、管理和带工作业,由于面积较大,依然需雇佣带工组长和普通工人进行大田专业化生产。这4种山地烤烟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在当前安康山地烟区并存,哪种农场生产组织模式更符合当前山区农村实际,哪种农场生产组织模式的生产效率最高、效益最佳,还有待研究。因此,该研究通过对安康山地烟区4种生产组织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梳理和评估各模式在投入产出比、经营纯利润率、规模效益和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并借助DEA生产效率分析和前沿分析深入剖析这些模式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以期为山地烤烟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22年陕西省安康山地烟区家庭农场共278户,800 m以上海拔的种烟面积占比61.37%,800 m以下海拔的种植面积占比38.63%。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一是重点选择50户典型家庭农场进行全流程跟踪记录,调查户数约占全市家庭农场总数的18%;二是以800 m海拔为界线,按照6∶4比例确定调查户;三是按照农场生产组织模式,重点根据家庭农场主在农场经营中的职能差异和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进行分类调查;四是调研项目包括农场基础信息、投入信息和产出信息,农场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农场面积、海拔、家庭参与农场劳务人数等,投入信息主要包括农场劳务支出、物资支出、地租支出、其他支出等,产出信息主要包括农场烟叶总产量、总售烟收入、总补贴收入。该研究使用的其他指标由调研指标计算所得,计算公式如下:

农场经营总纯收益=总售烟收入-总成本

农场经营总纯现金收益=农场经营纯收益+家庭劳务折价

家庭劳务占比=家庭劳务折价/农场总劳务费用

农场总成本=农场劳务支出+物资支出+地租支出+其他支出

农场经营纯利润率=农场经营总纯收益/总售烟收入

农场总投入产出比=总成本/总售烟收入

农场物资投入产出比=物资支出/总售烟收入

农场用工投入产出比=用工支出/总售烟收入

农场租地投入产出比=租地支出/总售烟收入

农场单位面积指标=农场总面积指标/农场面积

其中家庭劳务折价标准为,依据安康山地烤烟生产劳务市场价格,家庭主劳动力按照3 600元/月、8个月进行折算,家庭副劳动力按照2 800元/月、6个月进行折算。

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农场主在农场经营中的职能差异和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共分为4类,分别为投资管理务工型、投资管理带工型、投资管理型和投资型,4类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依次增加。

模式1,投资管理务工型家庭农场的特点是种植面积15 hm2左右,家庭劳务人员3人以上或家庭劳务占总劳务比例大于50%,农场主负责农场投资、管理、带工、务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