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县石湾镇油茶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措施
作者: 郭萍 秦汉祥 徐国梁 罗来凤 余玉珠
摘要 油茶是世界四大油料植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广西作为我国油茶种植传统区,随着近年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油茶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调查了广西国有钦廉林场种植的2种油茶的害虫种类,结果表明:害香花油茶的害虫有41种,为害岑软油茶的害虫有28种,其中,共有害虫种数15种,占害虫总数的28.3%。根据调查的害虫危害特点和发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该地区油茶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害虫种类;为害特点;发生情况;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 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3-010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3.021
Major Pests of Camellia oleifera in Shiwan Town, Hepu County,Guangxi Province and Control Measures—Taking Qinlian State Owned Forest Farm for Example
GUO Ping,QIN Han-xiang,XU Guo-liang et al
(Guangxi Qinlian State Owned Forest Farm,Qinzhou,Guangxi 535000)
Abstract Camellia oleifera Abel,on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oil-producing plants,holds significant economic value.Guangxi Province is a traditional area for Camellia oleifera Abel cultivation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lanting area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pest infest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Our research focused on identifying pest species affecting two varieties in the Guangxi National Qinlian Forest Farm.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41 distinct pests damaging Camellia osmantha and 28 damaging Camellia oleifera.Notably,15 of these pests were common to both varieties,constituting 28.3% of the total pest count.Drawing upon the observed characteristics of pest damage and their patterns of occurrence,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p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amellia oleifera Abel cultivation,extending beyond the confines of Guangxi Province.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Abel;Pest species;Damage 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Control measures
基金项目 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研〔2022ZC〕第100号)。
作者简介 郭萍(1995—),女,四川眉山人,硕士,从事林业及森林保护研究。*通信作者,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2-03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木本植物,是世界四大油料植物之一[1-2]。茶油通过压榨茶籽而来,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堪比橄榄油。已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茶油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增强身体免疫力,还可预防心老血管疾病的发生,抑制体内甘油三酯含量的升高,成为优质食用油[3-6]。除了可以作为优质食用油的原料外,油茶茶籽饼粕中含有的茶皂素具有防虫和杀菌消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7-8]。
广西作为我国种植油茶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增大。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区油茶的种植面积可达80万hm2,年产茶籽44.2 t/a,茶油年产量可达11.4万t/a[9-10]。随着油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与其相关的问题较多。其中,油茶害虫对植株的为害已成为当前威胁广西油茶种植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并且一些其他寄主害虫转移入侵等问题也亟待解决[11-13]。
学者对广西南宁、百色、桂林等地区的油茶进行调查发现,全区为害油茶的害虫种类有近200 种[3-5]。广西合浦县石湾镇由于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其虫害发生发展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笔者对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油茶虫害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解决2个关键问题:①了解油茶的主要害虫种类;②掌握油茶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油茶虫害防控具有参考价值,可为进一步科学防控油茶虫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时间为2023年3—8月。调查地点为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地处南流江下游,北部为低丘陵,南部为南流江冲积平原,平均海拔8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丰富;年均气温22 ℃,最高气温38 ℃,最低气温-1 ℃,年降水量1 889 mm。土壤为砖红壤或红色砖红壤,土层厚度60 cm,腐殖质层薄,肥力中等;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 5.6,有机质含量12.40 g/kg,全氮含量0.86 g/kg,有效磷含量33.60 mg/kg,速效磷含量63.00 mg/kg。
1.2 调查方法
在地理环境相同的调查区域内,分别对香花油茶、岑软油茶各选择3块固定观察点,将每块样地面积设置为900 m2(30 m×30 m),采用五点法调查,每个点选择6株,仔细观察植株的叶、枝、芽和果实是否有虫害发生,记录害虫种类及数量,利用拍照设备记录害虫的危害状。对于不能确定的害虫种类带回室内饲养,待虫羽化后,根据相关书籍资料进行鉴定[14-19]。
1.3 统计计算
观察记录油茶叶片或枝梢的受害情况,采用实地估测法对受害植物进行分级[3-4,20-21]。+为 Ⅰ 级,表示该虫偶然发生;++为 Ⅱ 级,表示轻微发生;+++为 Ⅲ 级,表示局部严重;++++为 Ⅳ 级,表示发生严重(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害虫种类及发生情况
2.1.1 害虫种类。
经鉴定,合浦县石湾镇油茶害虫共计5目31科53种,其中鳞翅目12科25种,半翅目12科20种,鞘翅目4科5种,直翅目2科2种,缨翅目1科1种(表2)。为害程度 Ⅰ 级有37种,占害虫总数的69.8%,Ⅱ级有11种,占害虫总数的20.7%,Ⅲ级有3种,占害虫总数的5.7%,Ⅳ级有2种,占害虫总数的3.8%。为害油茶叶片害虫有40种,占害虫总数的75.5%,主要为小白纹毒蛾(Notolophus australis posticus)、茶褐袋蛾(Mahasena colona)、李条麦蛾(Anarsia patulella)等鳞翅目害虫;为害油茶枝干的有13种,占害虫总数的24.5%,主要为伪角蜡蚧(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白蛾蜡蝉(Lawana imitata)、油茶绵蚧(Metaceronema japonica)等半翅目类害虫;为害花、果实的有12种,占害虫总数的22.6%,主要为褐三刺角蝉(Tricentrus brunneus)、锚角蝉(Leptobrlus sp.)、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等半翅目和缨翅目类昆虫。
2.1.2 害虫发生情况。
调查发现,香花油茶与岑软油茶2种油茶上害虫种类和发生为害情况有所不同。由图1可知,3月为害香花油茶的主要害虫有毒蛾科、卷叶蛾科、蓑蛾科和鹿蛾科类昆虫,占鳞翅目总数的20%;4月,为害香花油茶的主要害虫有毒蛾科、卷叶蛾科、蓑蛾科、尺蛾科、蝽科和硕蚧科类昆虫,占总数的13.2%;3—4月,香花油茶主要受蓑蛾科类昆虫为害;5—8月,香花油茶受蓑蛾科、尺蛾科、刺蛾科、麦蛾科、广翅蜡蝉科、蛾蜡蝉科、蚜科、硕蚧科和蓟马科9科昆虫为害,占总数的28.3%;其中,蚜科类与蓟马科类昆虫为害最为严重,且蚜科类昆虫为害持续时间长,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于8月到达最高值。
岑软油茶在3月未出现害虫为害的现象。4—8月,岑软油茶主要受卷叶蛾科、麦蛾科、细蛾科、蛾蜡蝉科、蚜科、蚧科及蓟马科7科昆虫为害,占总数的17%;其中,卷叶蛾科昆虫主要发生于4月,细蛾科发生于5月,麦蛾科发生于6月;蚜科昆虫在4—8月均有为害,在各月为害程度由重到轻表现为4月> 5月> 7月> 6月> 8月;蚧科类昆虫发生于4—6月,其中5月为蚧科昆虫主要为害时期;蓟马科昆虫发生时期为6、7月,其中6月为害情况重于7月(图2)。
对害虫在不同油茶中的为害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相同时间下,香花油茶受食叶性、刺吸性两类昆虫为害,其中,食叶性害虫集中于3—6月,刺吸性害虫发生于5—8月;而岑软油茶主要受刺吸性昆虫为害,发生时间为4—8月,为害情况严重且持续时间久。
2.1.3 2种油茶主要害虫的组成及比较。
香花油茶害虫主要属于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其中以鳞翅目、半翅目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0%、36%(表3)。岑软油茶害虫也包括5目,其中鳞翅目、半翅目所占比例相同,均为40%,为主要为害岑软油茶的2个目;其次为鞘翅目,占总数的10%(表4)。结合2个品种的调查情况来看,为害香花油茶和岑软油茶的害虫主要为鳞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此外,从发生的科数来看,香花油茶比岑软油茶多5科,分别为鳞翅目2科、半翅目1科、鞘翅目1科、直翅目1科;从种数来看,香花油茶的害虫总数比岑软油茶多13种,分别是鳞翅目7种、半翅目4种、鞘翅目1种、直翅目1种(图3)。但是为害2种油茶的相同种数有15种,占害虫总数的28.3%。由此来看,为害香花油茶与岑软油茶的害虫存在相似性,但因品种自身的特性,使得为害2种油茶的害虫在科数和种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2 油茶主要害虫及为害特点
据统计分析发现,茶褐袋蛾、李条麦蛾、伪角蜡蚧、茶二叉蚜、茶黄蓟马5种害虫对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地区的油茶为害较为严重。
2.2.1 茶褐袋蛾。茶褐袋蛾主要以幼虫进行为害,为营造护嚢幼虫会取食大量叶片。油茶受低龄幼虫为害后,叶片背面表皮呈透明斑点;3龄及以上幼虫取食叶片后,呈缺刻或空洞。受害的叶片会变黄、干枯、畸形,并出现脱落现象;为害严重时,会造成油茶局部光秃,影响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