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玉米新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作者: 颜学海 许春梅 吴红梅 王锐

四川省玉米新品种主要性状分析0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近年来育成玉米品种的基本特点,对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基本情况及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1年共有293个普通玉米品种通过四川省审定,品种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选育单位以企业为主。参与选育的母本自交系有216个,父本自交系有206个,选配了5个以上品种的自交系有8个。产量年度间呈下降趋势,其余性状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对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的抗性表现为“中抗”以上的品种占比均超过60.00%,对穗腐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表现为“感”以下的品种占比均超过59.00%。穗位高、生育期、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变异程度较大,对穗腐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抗性表现较差,建议四川下一步玉米育种中,应在这些表现较差或者变异程度大的性状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对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品种选育。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主要性状; 四川

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1-00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1.006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of New Maize Varie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YAN Xue-hai1, XU Chun-mei2, WU Hong-mei3 et al

(1.Lesha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Leshan, Sichuan 614000;2.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 of Qianwei County, Leshan, Sichuan 614000;3.Leshan Social Welfare Institute of Sichuan Province,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varieties raised in Sichu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s of yield, resistance and quality of common maize varieties approved by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7 to 20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293 common maize varieties approved by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17 to 2021, and the number of varieti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first breeding units were mainly enterprises. There were 216 female inbred lines, 206 male inbred lines and 8 inbred lines with more than 5 varieties selected. The yield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but the change trend of other characters was not obvious. More than 60.00% of the cultivars were above medium resistance to big spot, small spot and stem rot, and more than 59.00% of the cultivars were below susceptible to ear rot, sheath blight and head smut. Ear position height, growth duration, crude protein, crude fat, lysine variation was larger. But the ear rot, sheath blight and head smu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was poorer, which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s of great variation,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breeding of high-yield, stable-yield, high-quality, multi-resistance varieties.

Key words Maize;New varieties;Main character;Sichuan

基金项目 乐山市2022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2CCGTG001)。

作者简介 颜学海(1988—),男,四川眉山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作物品种管理、新品种试验示范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3-07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是许多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3]。202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4 126.4万hm2,产量近 2.6亿t,为粮食连续增产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川是玉米大省,种植面积近140万hm2,产量超过760万t,居全国前10位,为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川猪”“川酒”等特色产业提供了重要保障[4]。近年来,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改革不断完善,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等试验渠道相继开通,科研创新活力和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一批高产、优质、绿色、专用品种“井喷”而出,四川玉米品种正处于更新换代的过渡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玉米育种水平,明确育种目标,对当前审定品种的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5]。陈春燕等[5]对2005—2014年四川省审定的226个玉米品种的产量、8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四川省玉米品种选育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区域品种,继续加大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投入力度。鉴于此,笔者对近年来通过四川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分析,总结产量、抗性、品质等相关性状变化趋势,旨在为今后四川玉米品种的选育和筛选提供参考,提高玉米品种的竞争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审定个数。 2017—202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共293个,平均每年审定58.6个,审定品种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18个,2018年17个,2019年48个,2020年95个,2021年最多,达到115个。

1.1.2

审定品种来源。 通过对2017—2021年四川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第一选育单位进行统计发现,审定的品种来源多元化,第一选育单位达93个。其中,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昊华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品种个数均在10个以上,分别选育30、23、15、14、13和12个。2017—202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共293个品种中,第一选育单位为企业的选育品种241个,占比82.25%;第一选育单位为科研院所的选育品种个51个,占比17.41%;第一选育单位为个人的选育品种1个,占比0.34%。

1.2 试验方法

该研究主要对四川省近年来(2017—2021年)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基本情况和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品质、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分析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公告和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http://202.127.42.47:6010/SDSite/Home/Index),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基本情况

2.1.1 审定品种类型。 2017—202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93个玉米品种中,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的有169个,适宜四川山区种植的有98个,适宜高原种植的其他类型的26个。

2.1.2

审定品种亲本分析。 2017—202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93个玉米品种中,参与选育的母本有216个,其中SD375选配17个,Y9614选配6个,Yu125/SD375选配5个,Y1027和天自018选配4个;参与选育的父本有206个,其中BS1074选配9个,C8210和LR3869各选配7个,SD164和ZNC442各选配5个,660、S52、Y9614、YA8201、FL1411和Re67各选配4个。

2.2 产量趋势变化分析

由图1可知,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41.00~13 024.50 kg/hm2,5年平均产量为9 026.40 kg/hm2,变异系数为7.3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961.50~14 026.50 kg/hm2,5年平均产量为9 093.45 kg/hm2,变异系数为9.72%。从年度间产量变化趋势来看,2018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单产均最高,分别达到10 002.45和10 196.85 kg/hm2,2021年审定的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单产均最低,分别只有8 835.90和8 785.80 kg/hm2,整体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2.3 主要农艺性状趋势变化分析

2.3.1

生育期。 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生育期为99.30~166.90 d,5年审定品种平均生育期为123.35 d,变异系数为10.32%,说明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大,生育期稳定性较差。从年度间平均生育期来看,除2018年平均生育期较大(达132.24 d)外,其余年份平均生育期年度间差异不大,变化趋势不明显(表1)。

2.3.2

株高、穗位高。 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株高为206.40~322.90 cm,平均株高为282.06 cm,变异系数为5.87%,说明株高变幅较大,品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5年审定品种穗位高为66.40~146.70 cm,平均穗位高为111.81 cm,变异系数为10.83%,说明品种间穗位高变幅较大,差异明显。从年度间平均值来看,2018年审定的品种株高和穗位高均最高,分别达291.76和125.54 cm,2021年度最低,分别为279.88和109.48 cm,总体上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表1)。

2.3.3

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 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5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分别为14.90~25.60 cm、13.70~20.80行、28.9~45.00粒、25.50~39.80 g和79.30%~88.90%,平均值分别为19.79 cm、17.03行、37.14粒、32.60 g和84.41%,变异系数分别为7.13%、 6.56%、5.87%、6.77%和1.94%。可以看出,这5个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幅不大,变异系数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长,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出籽率。从年度间来看,2019年审定的品种年均穗长最高,达20.90 cm;2018年审定的品种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最高,分别达17.48行、38.19粒、 32.86 g,2017年审定的品种出籽率最高,达85.09%。总体上年际间各主要农艺性状间差异都不明显(表1)。

2.4 主要品质趋势变化分析

2017—2021年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的容重、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赖氨酸5个与品质相关的性状分别为650.00~824.00 g/L、7.28%~13.30%、3.10%~8.40%、61.40%~86.40%、0.21%~0.39%,平均值分别为756.95 g/L、9.95% 、4.53%、72.56%、0.30%,变异系数分别为3.94%、11.05%、14.17%、5.91%、10.03%。可以看出,粗蛋白、粗脂肪和赖氨酸3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超过10.00%,表明这3个性状在品种间差异非常明显,其余2个性状差异较不明显。从年度间来看,容重、粗蛋白年均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粗脂肪和赖氨酸年际间均值无明显变化,粗淀粉2019年均值较低(69.06%),其余年份均值差距不大,总体上这5个性状年际间差异基本都不明显(表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