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作者: 李卓燃 袁浪 杨靖 包剑峰 徐涛
摘要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通过野外样地与样线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资料整理。[结果]在宜良县采集并鉴定的药用植物有155科550属728种,其中包括真菌类2科2属2种,苔藓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5科20属26种,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132科521属693种。[结论]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及根茎的占大部分,并且以清热解毒为主。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宜良县
中图分类号 Q 949.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2-018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2.04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il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Yil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LI Zhuo-ran,YUAN Lang,YANG Jing et al
(School of Life Science,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Yunnan 6505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liminari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wil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Yiliang County of Kunming City of Yunnan Province.[Method]Through field sample plot and line survey, sample collection, sample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sorting.[Result]The medicinal plants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in Yiliang County include 155 families, 550 genera and 728 species, including 2 families, 2 genera and 2 species of fungi, 2 families, 2 genera and 2 species of bryophytes, 15 families, 20 genera and 26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4 families, 5 genera and 5 species of gymnosperms, 132 families, 521 genera and 693 species of angiosperms.[Conclusion]The wild medicinal plants in Yiliang County are abundant and complex in biodiversity.The medicinal parts of plants are the mainly grass, roots and rhizomes, and they are mainly used for clearing away heat and toxic materials.
Key words Wild medicinal plants;Resource survey;Yiliang County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项目(GZY-KJS-2018-004);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2105123)。
作者简介 李卓燃(1995—),男,云南红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多样性与保护。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系统发育与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3-28;修回日期 2022-04-22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利用可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依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随着对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地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物质被发掘出来,成为新的工业原料或新的药物、食品等。这些天然物质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物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天然产品,如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剂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呈上升趋势[1]。笔者基于野外样地样线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了解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野生中药资源分布和生长环境以及其药用价值,同时为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属昆明东部新区,地处24°30′36″~25°17′02″N、102°58′22″~103°28′05″E。县内气候温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7.2 ℃,年降雨量965.7 mm。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山地、谷地与坝子相间分布为地貌总特点,全县平均海拔在1 500~1 800 m。东西最大横距51.5 km,南北最大纵距85.3 km,土地面积1 913.53 km2,其中山地占88%,盆地、谷地占11%,水域约1%。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当地具备适合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也孕育了许多种类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自2011年起,国务院启动了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宜良县是云南省第五批启动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县之一。
1.2 研究方法
1.2.1 野外样地与样线调查。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通过GPS卫星定位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样地,并结合交通可达性确定普查路线。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2],采用样地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域内药用植物进行调查、记录、拍摄和标本采集。对乔木采用10 m×10 m的样地调查,对灌木取5 m×5 m的样地调查,对草本植物取1 m×1 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按等距法布置5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内共设置6个样方。对无法完成规定标准样方套数量的样地按样线调查法进行调查[3]。
1.2.2 资料整理。
把在宜良县采到的野生药用植物制作植物标本,参考《中国植物志》[4]、《中药大辞典》[5]等植物分类的工具书,根据特征以及检索表逐份确定到种,得出宜良县的野生药用植物名录,从而分析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以及功能主治。将整理鉴定出的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名录以及对采集到的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标本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占比、优势物种,并且结合地理因素分析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和现状[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概况
此次调查发现,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有155科550属728种,其中包括真菌类2科2属2种,科属种占比分别为1.29%、0.36%、0.27%;苔藓植物2科2属2种,科属种占比分别为1.29%、0.36%、0.27%;蕨类植物15科20属26种,科属种占比分别为9.68%、3.64%、3.58%;裸子植物4科5属5种,科属种占比分别为2.58%、0.91%、0.69%;被子植物132科521属693种,科属种占比分别为85.16%、94.73%、95.19%(表1)。与被子植物相比,真菌类、苔藓类、蕨类和裸子植物所占野生药用植物占比低、种类少,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2.2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科的组成分析
根据宜良县所有科的组成成分分析(表2),将其分为单种科(1种)、少种科(2~5种)、中等科(6~10种)、较大科(11~20种)、大科(20种以上)5类。虽然单种科和少种科科的数量占全部科的比例较大,总占比为78.72%;单种科和少种科种的数量占比为32.83%;中等科、较大科、大科3种类别在科的占比仅占21.28%,但是中等科、较大科、大科3种类别种的数量却占67.17%,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存在优势科现象,并且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百合科(18种)、桔梗科(20种)、蓼科(18种)、蔷薇科(21种)、唇形科(37种)、豆科(52种)、菊科(70种),其中菊科和豆科优势较为明显,单种科数量多表明该地科的分化比较明显,植物种类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较高。
2.3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宜良县县域面积不大,但是科属种的占比情况却很高(表3),这说明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物种多样且物种丰富度高,植物种类繁多且复杂,这也反映出宜良县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为当地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条件[7]。
2.4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由于同种植物其入药部位及其功能不尽相同,故将植物按药用部位主要分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叶类、花类、皮类、茎木类、其他类别八大类,按各类别出现的频次分析当地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表4)。从表4可以看出,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类入药为最多,为37.74%;绝大多数野生药用植物归在全草类、根及根茎类2个类别中,所占比例为60.79%;说明当地野生药用植物以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入药为主体;其次为叶类(10.62%)、果实和种子类(10.17%)、茎木类(8.25%);最后占少部分的为花类(6.33%)、皮类(3.05%)、其他类(0.79%)。其中花类主要药用部位为花序,少部分为整花;皮类主要为根皮、茎皮和枝皮;其他类主要入药部位为成熟子实体、树脂、藤等极少部分。可见,昆明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高[8]。
2.5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性味功效分析
2.5.1 性味分析。
同一种药用植物其性味功效可能有多种,将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根据其性味分为辛、平、甘、淡、凉、寒、温、苦、酸、涩10个类别(表5)。大部分药用植物的性味带有苦,苦的类别占比最大(19.82%),其次为寒、辛、甘、平、温,占比均在10%~15%,数量差距不大;占比在10%以下的类别为4类,分别是凉、酸、涩、淡。
2.5.2 功效分析。
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功效方面分为清热解毒药、化痰止咳药、止血药、消食药、止痛药、活血化瘀药、杀虫药、消毒止痒药、消肿消炎药、跌打损伤药、止泻药、其他药12个类别(表6)。由表6可知,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以清热解毒类为主,出现频次为251,所占频率为21.64%;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消肿消炎药、跌打损伤药、止痛药,其占比在10%~15%;其他类别占比较少,在10%以下,其中止泻药、消毒止痒药、消食药占比较少,出现频率不足2%。因此,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以清热解毒药为主[9]。
3 对宜良县药用植物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宜良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该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但是当地对药材的采挖以及采收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同时在对药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下[10],要加大对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力度,重点打击非法销售珍贵药材的行为[11]。重视道地药材的作用,对当地一些重点药用植物如杜仲、滇黄精、厚朴等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建立种质资源库、选育优良品种。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将宜良县的药材销往全国各省[12],在市场上的流通和售卖过程中改善市场管理手段[13]。调查过程中发现,宜良县许多中草药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售卖,宜良县缺乏关于中草药的一些高附加值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