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肉鸡产业形势研究
作者: 王存波 严康 路璐 朱慈根
摘要 为研究江苏省肉鸡产业发展情况,采用大数据的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中的肉鸡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肉鸡生产明显增长,黄羽肉鸡比重增加,在养肉鸡品种丰富,产业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化程度保持较高水平,机械装备还需完善,祖代以上种鸡产能增长明显。可见,当前肉鸡产能过剩、成本增加、效益收窄,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关键词 肉鸡;产业;形势
中图分类号 S 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3-023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3.052
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Broiler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WANG Cun-bo, YAN Kang, LU Lu et al
( Animal Husbandry General St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0017)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broiler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using the method of big data and Excel software, the relevant data of broiler in the farm direct report system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ion of broilers had increased obviously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of yellow-feathered broilers had increased, the breed of broilers was rich,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wa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he scale degree remained high,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still needed to be perfected, and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broilers above the ancestral generation had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broiler industry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over-capacity, increasing cost and narrowing benefit.
Key words Broiler;Industry;Situation
基金项目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JATS〔2021〕360)。
作者简介 王存波(1983—),男,江苏丰县人,高级畜牧师,硕士,从事畜牧技术推广研究。通信作者,农业推广研究员,硕士,从事畜牧技术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7-10
江苏是肉鸡生产大省,肉鸡产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全省肉鸡出栏5亿只,占家禽出栏量的56.9%,鸡肉产量114.7万t,占禽肉产量的55.0%,占肉类总产量的23.1%。近年对肉鸡的研究多集中于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疾病防控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对某省肉鸡产业发展的宏观研究尚不多见。笔者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数据,对近年江苏省肉鸡生产、品种结构、产业分布、规模化水平、机械装备、种苗生产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影响因素,总结了发展特点,指出了面临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肉鸡科研、生产、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大数据的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中的肉鸡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抽样调查的有关数据,对近年来江苏省肉鸡产业形势进行研究。考虑到肉鸡的最终产品为鸡肉,而鸡肉的来源除了专用型肉鸡以外,还有淘汰蛋鸡和兼用鸡,为此,在分析肉鸡出栏以及鸡肉产量时增加了蛋鸡和兼用鸡的相关数据,以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江苏省肉鸡生产情况,其他部分所说的肉鸡如不特别说明则指专用型肉鸡。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生产情况
2.1.1 肉鸡出栏情况。2013年以来,鸡的总出栏量在2014年最大,达10亿只,2017年以后出栏规模明显缩减,2021年出栏6.88亿只,为2014年出栏量的68.8%。其中,专用型肉鸡2021年出栏5.0亿只,同比增长2.5%,但仍较2016年以前减少1亿只以上,主要是因为其中白羽肉鸡出栏量减少的幅度较大,2021年白羽肉鸡出栏2.7亿只,较2016年以前减少约7 000万只,不同的是,黄羽肉鸡2021年出栏2.1亿只,较2016年以前增加1 000万只以上。专用型蛋鸡和兼用型鸡出栏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专用型蛋鸡2021年出栏1.1亿只,较2017年以前减少3 000万只以上,兼用型肉鸡2021年出栏7 800万只,仅相当于2016年以前的一半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黄羽肉鸡出栏量增长明显,2021年占比达30%,较2013年增长了9.6百分点;受黄羽肉鸡增长影响,专用型肉鸡出栏占比在2021年增长到了72%;与之相反,兼用型鸡出栏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为11%,较2013年下降了9百分点;白羽肉鸡和专用型蛋鸡出栏占比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表1)。
2.1.2 鸡肉产量情况。受出栏量直接影响,鸡肉产量近年来呈先减后增趋势,2021年产量114.7万t,鸡肉在禽肉总产量中的比重基本平稳,2021年为73.4%。具体来看,在2016年以前,黄羽肉鸡肉产量仅为白羽肉鸡的一半,差额约30万t,近年来两者差距明显缩小,2021年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肉产量分别为47.7万和34.5万t。受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肉产量直接影响,专用型肉鸡肉产量也表现为先减后增,2021年产量86万t。相对而言,专用型蛋鸡肉产量较为平稳,近4年来一直维持在18万t左右。而兼用型鸡肉产量则表现为持续减少,到2021年仅10.6 t,较2013年缩减了约3/5。对鸡肉产量贡献最大的为专用型肉鸡,贡献比例都超过66%,其中,白羽肉鸡的贡献比例又大于黄羽肉鸡,但是近几年,黄羽肉鸡发展势头较好,贡献比例稳步增加;其次为淘汰蛋鸡,贡献比例在13%~21%变化;贡献最小的为兼用型鸡,鸡肉产量占比低于18%,并呈逐年下降趋势,2021年降至9.2%(表2)。
2.2 养殖品种情况
据农业农村部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中养殖场备案数据,全省4 041个备案肉鸡养殖场饲养的肉鸡品种有具体名称的共61个,其中,白羽肉鸡4个、黄羽肉鸡54个、肉杂鸡3个。需要说明的是养殖场备案信息由养殖场或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填报,数据来源广,个别品种并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中的品种,可能代表一个类别,如肉杂等,或名称较为宽泛,如三黄鸡、青脚麻鸡等,为了便于阐述和统计分析,该研究仍然沿用系统备案名称,并暂认为品种,以便阐述分析。以饲养场户数计,排在前15位的,有AA、罗斯和科宝3个白羽品种,有三黄鸡、雪山鸡等10个黄羽品种,其中,除三黄鸡、青脚麻鸡和淮南麻黄鸡为地方品种外,其余7个品种均为培育配套系或杂交而来,另外还有817和肉杂等2个肉杂品种。以出栏量计,排在前15位的,有AA、罗斯和科宝3个白羽品种,有雪山鸡、三黄鸡等9个黄羽品种,其中,除三黄鸡和青脚麻鸡为地方品种外,其余7个品种均为培育配套系或杂交而来,有817、小白鸡等3个肉杂品种。从备案信息看,白羽肉鸡除入选前15位的3个品种外,还有另外1个品种哈伯德有少量饲养,4个白羽肉鸡品种均为引入配套系。对照《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54个黄羽肉鸡品种中,有培育品种1个、培育配套系26个、地方品种20个,其余7个品种暂未通过品种审定。从平均年出栏量来看,白羽肉鸡平均年出栏量24.3万只/场;黄羽肉鸡平均年出栏量7.1万只/场,其中培育品种(配套系)平均年出栏量11.8万只/场,地方品种平均年出栏量4.8万只/场;肉杂鸡平均年出栏量45.5万只/场。相比之下,肉杂鸡平均年出栏量最高,其次是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最低(表3、4)。
2.3 肉鸡产业分布情况
近年来,肉鸡主产区一直在苏北地区,苏北5市肉鸡合计出栏量占全省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最高时在2015年达70.5%,2021年为63.5%。苏南地区出栏量占全省比例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17年开始
低于苏中地区,近几年维持在15%上下浮动,2021年占15.4%。苏中地区出栏量占全省比例明显增长,2013年占14.4%,2017年开始超过并保持领先于苏南地区,2021年占比达到21.0%,超出苏南地区5.6百分点。就各市情况来看,2013年出栏量居于前3位的是徐州、宿迁和淮安市,2015年南通市超越淮安市进入前3强后,一直与宿迁、徐州一起保持前3名地位,合计出栏量占全省近一半。长期居于第4~10位区间的为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盐城、常州和泰州市,合计出栏量同样占全省近一半。居于最后3位依次为南京、苏州和无锡市,合计出栏量占全省比例低于2%。值得注意的是,苏南的常州、镇江肉鸡产能并不弱,依托常州立华、镇江温氏等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出栏量长期高于泰州,与扬州、盐城相近,苏南肉鸡出栏占全省比例也远高于苏南蛋鸡存栏占全省比例,相差超过10百分点[1](表5)。
2.4 规模化水平情况
近年来,江苏省肉鸡小散户有序退出,规模养殖场产能稳步增长,规模化水平快速上升。就2021年最新规模情况来看,养殖场户数量结构明显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年出栏2000只以下的小场户数量最多,占统计总数的90.9%,随着规模的增加,养殖场户的数量依次递减,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仅有71家,占统计总数的0.1%。与之相反,产能结构情况却呈正金字塔形,年出栏2 000只以下的小场户合计出栏仅428万只,占出栏总量的0.9%,随着规模的增加,出栏量呈同步增加态势,年出栏量100万只以上养殖场合计出栏19 254.7万只,占出栏总量的41.1%。参考《中国畜牧兽医统计2020》划分标准,以年出栏10 000只(含)以上的养殖场当年合计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来衡量肉鸡养殖规模化水平,2021年江苏省肉鸡养殖规模化水平为97.7%,较2020年的97.2%增加0.5百分点,以2020年规模化水平来看,江苏省位居全国第4位[2](表6)。
2.5 机械装备情况
通过随机抽取江苏省12个市41个县(市、区)173家不同规模的肉鸡养殖场,对机械装备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全省采用密闭式鸡舍的肉鸡养殖场户占54.9%,采用笼养方式的场户占27.1%,配有饲料加工设备的场户占19.7%,配备自动喂料设备的场户占76.9%,采用自动饮水的场户占87.3%,配有自动环境控制设备的场户占28.9%,配备粪便收集设备的场户占34.7%,配备粪便处理设施设备的场户占48.0%,配备消毒防疫设备的场户占98.8%,配备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场户占17.9%。受养殖模式等因素影响,肉鸡养殖场的机械装备水平总体优于水禽,但不及蛋鸡。因作者另有论文专题研究,这里不再赘述(表7)。
2.6 肉种鸡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