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

作者: 阮敬焱

基于CiteSpace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0

摘要 以 CiteSpace文献数据可视化软件为基础,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有关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知识图谱。厘清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的进程,并依据热点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为大数据时代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团体处于零散的状态,不同的科研单位已有形成广泛的协作关系;配送模式、需求预测、生鲜电商是当前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的热点;当前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中还存在着供应链条长、流通环节多、成本和损耗高等问题,今后要从智能化物流、冷链物流包装和营销运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农产品冷链物流;CiteSpace软件;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3-024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3.054

Research Hotspot and Trend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CiteSpace

RUAN Jing-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Based on CiteSpace document data visualization software, we made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papers on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NKI database, and draw a knowledge map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We clarified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China,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map of hot keyword timeline.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groups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were scattered, and differ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med extensive cooperative relations. Distribution mode, demand forecast and fresh e-commerce were the hot spots of current agricultural cold chain logistics research.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ill had the problems of long supply chain, many circulation links, high costs and losses.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in-depth discus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cold chain logistics packaging and marketing operation.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CiteSpace software;Electronic commerce

作者简介 阮敬焱(1999—),女,浙江舟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收稿日期 2022-06-2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鲜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1]。冷链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农产品产地保鲜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中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自2000年以来学术界对冷链物流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冷链物流的安全性问题上,张莹[2]将 HACCP系统与食品流通系统相结合,对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付焯等[3]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中因物流延误造成的超期风险,并通过建立风险传递模型的组合优化降低供应链整体的风险。

国内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的文献众多,但大都是从供应链、物流等方面进行总结,很难全面、直观地反映当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鉴于此,笔者将利用 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回顾梳理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陈超美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通过识别科学文献的一种直观的化学工具,展示了有关科学知识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4]。

选择CiteSpace 5.8.R3(64-bit)文献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突发性检测等,探讨国内学者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和研究前沿。参数的选择上,该研究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研究时间为2010年1月—2021年12月,阈值以及其他设置均为默认。

1.2 数据来源

该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源,针对研究内容制定检索策略如下:①下载数据源。选择“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主题=“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农产品流通”,取消勾选“中英文扩展”,选择“CSSCI”及“CSCD”。根据 CNKI 发表年份趋势图分析显示,2010—2021 年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快速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故文献检索时间范围选择2010—2021 年。②清洗试验数据。经上述筛选方法,共检索到854篇有效期刊论文。为进一步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多次人工逐篇筛查后共得到841条有效数据。③数据导出。选择以“Refworks”格式全部导出,并将导出数据重命名为以“download”开头,以备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力量

2.1 发文量研究

通过分析知网数据库中2010—2021年间文献,可以发现我国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成果数量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10—2014年,共有115篇相关主题论文,属于探索期。2010年,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呈现蓝图态势,吸引众多学者对其深入研究。第2阶段是2014—2017年,共有375篇论文,属于发展期;随着供应链管理在行业应用中的深化,尤其是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因此每年的发文量有较大的提高。第3阶段是2017—2021年,共有364篇论文,属于爆发期。2020年起全球经济发展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研究数量呈现短暂下降。但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强调加快实施产品仓储保鲜物流建设工程的推进,再次将农产品冷链的研究推至高潮。

2.2 发文作者研究

论文作者是科研活动的主体,共现分析能够确定论文的主要作者群体和科研人员的协作关系。在CiteSpace自然语言中,1个点表示1个作者,1条线表现2个作者间有联系[5]。将参数NodeTypes设为Author、参数TopN设置为50后,得到发文作者分析图,即图1。

由图1可知,在论文发表次数上,论文数最高的分别为赵晓飞、安玉发,各有9篇;其次为张喜才,共计7篇文章;傅泽田、张小栓、张磊、田野均为5篇。发文数量越多代表该作者在某一领域进行的研究越深入,其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果均有较高的借鉴和学习意义。通过图谱分析可以发现,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已形成3个主要的研究团队:①以发文量最多的赵晓飞为核心的小团体合作。2009年,赵晓飞和田田共同撰写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下载次数4 591次,引用次数156次,文章从渠道关系、参与主体、流通业态与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改革提出建议。②以安玉发为核心的发散式研究团队。研究方式与内容大体相同,主要集中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食品安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超对接、协议流通、产业集群等领域。③以傅泽田、张小栓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该团队在3个主要研究团队中合作最为密切,傅泽田、张小栓机构均为中国农业大学。其中,傅泽田总发文量433篇,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自动化技术等;而张小栓研究领域主要为轻工业手工业、计算机应用等。由此可见,傅泽田、张小栓专业背景大体相同,两人在鱼病诊断、供应链管理、水产品合作较为密切,所著的《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有利于提升水产品冷链配送的效率。

3 农产品冷链物流热点可视化分析

3.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括,在同一文献中出现的词组越多,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从关键词的共词词频来看,中心连接点的颜色越深表示共现次数越多,共现频率越高。Q和S值的大小能够反映聚类效果的好坏,通常认为 Q>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S>0.7表示聚类具有说服力[6]。由图2可知,该试验数据Q值为0.968 8,说明聚类高度集中,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热点。结合共现结果总结“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热点,按突现值降幂排列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的现代流通系统是农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键环节,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学者主要对流通模式、流通效率、流通渠道、流通体系、流通配送进行了分析。何小洲等[7]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出发,通过DEA 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并给出相关建议。

3.1.2 供应链、冷链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因缺乏足够的供求关系,使该行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展较慢。随着1982年《食品卫生法》的出台,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逐步发展[8]。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以电子商务、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经营模式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

3.1.3 批发市场与农超对接。随着供应链研究的不断深入,科技渗透和高科技引领模式推动着农产品冷链的发展。农特产品的对接可以将小型生产商聚集在一起,类似 “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可以将农产品迅速推向消费市场。当同质性较高时,农超平台契约能够鼓励合作社通过超市销售,进而提高超市效率[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