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早熟水稻品种的适应性鉴定研究

作者: 孙晶 唐贵 隋冬华 张冬雪 武新娟 高佳缘 高媛

不同早熟水稻品种的适应性鉴定研究0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绥化北部地区早熟优良水稻种质资源,丰富该地区水稻种质资源,为当地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提供依据。研究通过比较品种的物候期、生育特性、抗逆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对7个水稻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从中选择抗病性强、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7个水稻品种抗逆性强、抗病性强,但产量受到平方米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等因素间的协同影响,从产量上看,惠生5和承泽1适应当地种植。

关键词 水稻品种;生育特性;产量;适应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6-002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07

Study on Adaptability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Early Maturing Rice Varieties

SUN Jing1,TANG Gui2,SUI Dong-hua2 et al (1.Cash Crop Research Institut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Heilongjiang 150086;2.Rural Vitaliz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rbin,Heilongjiang 150021)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early-maturing excellent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suitable for northern Suihua,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rice in this area will be enrich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local rice varieties.By comparing the phenological perio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tress-resistant characters,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seven early-maturing rice varieties, the adaptability ident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new varieties with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were sel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ven rice varieties had strong resistance to stress and disease, but their yield was synergically affected by effective panicles per square meter,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seed setting rate. In terms of yield, Huisheng 5 and Chengze 1 were suitable for local planting.

Key words Rice varieties;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Yield;Adaptability;Identification

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稻是0.16亿hm2,杂交稻是0.13亿hm2[1]。水稻品质受降水、土壤、气候、品种以及耕作方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东北地区水稻品质较好,整体来说优质米达标率排序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水稻主产区之一,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3-4]。2019 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为381.3万hm2,占我国水稻总面积的12.8%,水稻产量2 663万t,占我国水稻总产量的12.7%[5]。

黑龙江地区虽然审定品种较多,但真正能在市场大面积推广应用且适应目前优质米市场的好品种并不多[6]。目前,从国内外引进的杂交亲本多具有同源性,存在品种遗传资源狭窄的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丰富该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对引进的不同早熟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挑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良早熟品种,以期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优良亲本或中间材料,培育水稻新品种,满足水稻市场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绥棱基地试验区进行。该地位于黑龙江省绥棱县境内,地处半山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5 ℃,有效积温2 500 ℃左右,降水量600 mm左右,无霜期132 d。土壤种类为草甸土,耕层18~20 cm,pH 7.54,土壤肥力中等,为多年稻茬地。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第三积温带早熟品种,分别为稼禾10、承泽1、惠生5、稼禾14、花育6、稼信5,对照为龙粳46。

1.3 田间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法,重复3次,密度25万穴/hm2,行数8行区,行长10 m,行距30 cm,穴距14 cm,小区面积24 m2。

1.4 田间管理

供试验品种统一于4月14日播种,以撒播方式播种,播种量75 g/盘,于5月16日移栽插秧。基肥为掺混肥300 kg/hm2,于6月10日追施尿素150 kg/hm2。于7月20日施高氯锌用以防虫。

1.5 调查方法 参照《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调查及操作规范(2020年版)》中第三章。

1.6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气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021年绥棱县全年活动积温为2 757 ℃,初霜期10月4日,终霜期5月23日。由图1可知,4月份上中旬平均温度较低,下旬温度迅速升高,月平均气温6.2 ℃,温度略低。5月份中旬温度升高,月平均气温13.9 ℃,上旬温度与四月下旬温度持平,没有明显温度波动,有利于幼苗生长,避免了出苗后气温低产生冷害。6月份气温较为平稳,月平均气温19.9 ℃。7月份气温达到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1 ℃,温度较高。8月份气温虽有较少回落,但基本与6月份持平,平均气温19.7 ℃,有利于水稻秧苗生长及发育。9 月份气温较高,上旬和中旬平均气温达15.5 ℃,有利于水稻灌浆成熟。

2.2 降水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由图2可知,4月份降水量极少,此时正处于播种期,湿度在育秧棚内人工控制,对出苗不会造成影响。5月上旬降水量较大,达到44.0 mm,但5月中旬和下旬降水量较少,此时为秧苗移栽期,注意稻田地内水位,及时放水,减少对缓苗的影响。6月上旬和中旬降水量较多,平均降水量为46.2 mm。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虽然7月中旬降水较少,月平均降水量仍达到59.8 mm。8月份上旬和中旬几乎无降水,在下旬出现降水量峰值,达到125.5 mm。整个生长季内降水量较为分散,且降水量不大,极大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2.3 日照时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由图3可知,4月份日照时间较长,共计229.0 h,长日照适于播种,但要特别注意控制育秧棚内温度,避免日照强灼伤秧苗。5月份上旬日照时长为43.7 h,同时有集中降水,5月中旬日照时间降低幅度较大,但气温有明显回升且平稳。6月份日照时间长达到208.7 h,下旬日照时间出现峰值,达到91.0 h。7和8月份月日照时长分别为158.8和155.0 h。9月份日照时间较长,达170.6 h。

2.4 不同品种物候期及生育特性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7个品种水稻均在4月14日播种,4月20日出苗,5月16日统一进行移栽。花育6始穗期最早,为7月19日,早于对照品种1 d;承泽1始穗期最晚,为7月22日,晚于对照品种2 d;其他4个品种始穗期为7月20日,与对照品种一致。花育6抽穗期最早,为7月20日;承泽1抽穗期最晚,为7月23日;其他4个品种抽穗期为7月21日,与对照品种一致。花育6齐穗期最早,为7月21日;承泽1齐穗期最晚,为7月24日;其他4个品种齐穗期为7月22日,与对照品种一致。花育6成熟期最早,为9月6日,早于对照品种2 d;其次是稼禾14、稼信5,成熟期为9月8日,与对照一致;稼禾10、承泽1、惠生5成熟期为9月9日,晚于对照品种1 d。

从生育特性上比较,花育6生育天数128 d,比对照品种少2d;稼禾14、稼信5生育日数130d,与对照品种一致;稼禾10、承泽1、惠生5生育日数131 d,比对照品种多1 d。花育6活动积温(≥10 ℃)为2 300 ℃,稼禾14、稼信5活动积温(≥10 ℃)为2 320 ℃,稼禾10、承泽1、惠生5活动积温

(≥10 ℃)为2 330 ℃。7个品种植株高度差异不明显,承泽1植株高度为100 cm,为最高;其次是惠生5,植株高度96 cm;再次是稼禾10和稼禾14,植株高度为95 cm;稼信5植株高度为90 cm;花育6植株高度最矮,为87 cm。从分蘖性上比较,稼禾10、承泽1、惠生5分蘖性强,花育6分蘖性中等,稼禾14、稼信5分蘖性弱。

2.5 不同品种抗逆性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7个品种感染叶瘟病、穗颈瘟均为0级,即未有病株。倒伏程度为0,即植株全部直立,无倒伏植株,表明7个品种抗逆性都很强。

2.6 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由表3可知,7个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空壳、瘪粒。不同品种空壳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花育6>稼禾14>龙粳46>承泽1>稼禾10>惠生5>稼信5,其中花育6和稼禾14的空壳率高于对照,且花育6空壳率最高,为6.2%,稼信5空壳率最低,为2.4%。不同品种瘪粒率中高到低排序为稼禾14>稼禾10、龙粳46>稼信5>承泽1>惠生5>花育6,其中稼禾14的瘪粒率高于对照,为最高,达6.3%,花育6瘪粒率最低,为1.8%。品种纯度除稼禾14为98%以外,其他6个品种纯度全部100%。7个品种穗长间差异不显著,承泽1和惠生5穗长都为18 cm,为最长,多于对照2 cm;其次是稼禾10,穗长为16 cm,与对照相同;稼禾14、花育6和稼信5穗长都为15 cm,比对照少1 cm。7个品种每穗粒数差异较大,排序为花育6>稼禾14>稼信5>龙粳46>惠生5>承泽1>稼禾10,其中花育6、稼禾14和稼信5每穗粒数多于对照,其他3个品种每穗粒数少于对照。7个品种结实率差异也比较明显,排序为惠生5>稼信5>承泽1>花育6>稼禾10>龙粳46>稼禾14,其中稼禾14结实率为88.3%,低于对照品种,其他5个品种结实率均大于对照品种。7个品种千粒重差异不明显,在24.0~27.8 g,不同品种千粒重由高到低排序为惠生5>承泽1>稼禾10、稼信5、龙粳46>稼禾14>花育6,其中惠生5和承泽1千粒重大于对照品种,稼禾10和稼信5千粒重与对照持平,稼禾14和花育6千粒重小于对照品种。从长宽比数据可以看出,这7个品种粒长明显大于粒宽,均为长粒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