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小微湿地分布研究
作者: 刘鹏 崔远远 张运春
摘要 利用Bigemap GIS Office对南充市3区5县1市存在的小微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充市小微湿地数量众多,其中小型水田湿地占小微湿地总面积的93.5%;不计水田,南充市小微湿地个数为33 191个,面积合计10 486 hm2,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0.84%,其中面积小于1 hm2的小微湿地个数为31 724个,占总数的95.6%;在计算水田的情况下,小微湿地面积为162 365 hm2,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13.01%。
关键词 小微湿地;资源;分布;南充市
中图分类号 X 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7-007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19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in Nanchong
LIU Peng, CUI Yuan-yuan, ZHANG Yun-chu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Sichuan 637009)
Abstract Bigemap GIS offic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mall and micro wetland resources in three districts, five counties and one city of Nanchong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in Nanchong City, of which paddy field accounts for 93.5% of the total area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excluding paddy fields, the number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in Nanchong City was 33 191, with a total area of 10 486 hm2, accounting for 0.84%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Nanchong City, of which the number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with an area of less than 1 hm2 was 31 724, accounting for 95.6% of the total.In the case of calculating paddy field, the area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 was 162 365 hm2, accounting for 13.01%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Nanchong City.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wetland;Resources;Distribution;Nanchong City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1YFS0286);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7B007)。
作者简介 刘鹏(1998—),男,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微湿地生物多样性。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5-28
1970—2015年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5%[1],我国湿地面积2003—2013年减少了330×104 hm2[2],而截至2015年我国湿地保护率仅为44.68%[3],如何延缓或遏制湿地的减少成为世界共同的话题,大型湿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而面积较小的湿地却常未被湿地保护名录和湿地资源调查提及[4]。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通常认为面积在8 hm2以下,较稳定的小型湖泊、水库、坑塘、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小于10 m、长度在5 km以内的小型河道、沟渠等,也都属于小微湿地[5]。小微湿地具有良好的涵养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气候、控制污染的作用[6],具有的更大的周长面积比能为浅滩生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其生态功能无可替代。小微湿地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对土地的发展需求的影响[7],其面积虽小,功能却大,有研究表明,相同面积的小微湿地具有比湿地更强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8]。我国小微湿地目前还存在水体环境不良、法律规范空白、管理机制不佳、管护资金缺乏等问题,但由于人类以前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小微湿地的利用和保护缺失,这些问题都需得到解决[9]。
2018年国际湿地公约接受并通过了我国政府提交的“小微湿地保护管理”决议草案,相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加快制定《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2021年12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已经关注到小微湿地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小微湿地的建设、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进入了黄金时期,但国内对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修复等还处于起步阶段[10],且对其保护修复主要以试点为主[11],调查清楚南充市全市小微湿地的资源及分布状况,建立南充小微湿地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为南充小微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12]。
1 研究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30° 35′ ~ 31° 51′N、105° 27′ ~ 106° 58′E),南北跨度165 km,东西跨度143 km,是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之一,土地面积12 482 km2,拥有3区5县和1个县级市,幅员辽阔,水资源主要存在形式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由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中的过境水构成。南充多年平均径流深约313 mm,地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1.91亿m3,水资源数量偏少。南充地下水多分布在境内嘉陵江的干支流两岸第四系冲积、洪积层中,主要有松散堆积孔隙水和碎屑岩孔隙裂隙水2种。嘉陵江为流经市域的最大河流,境内干流长301 km,嘉陵江与其左岸较大的支流东河、构溪河和右岸较大的支流西河、白溪河(濠)构成了南充丰裕的水系。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范围。
目前国内对小微湿地面积的调查数据不足,起调面积也未定,美国将湿地起调面积由4.0 hm2降低为1.2 hm2,苏格兰将小于2.0 hm2作为小型湿地的起调面积,英国在2007年将湿地起调面积定为0.002 5~2.000 0 hm2,在2008年北京市的湿地资源调查中,将湿地的起调面积降为0.066 7 hm2[13]。有研究将小微湿地分为小型草本沼泽、小型永久性河流、小型永久性淡水湖、景观水体、农用池塘、小型淡水养殖场、小型稻田/冬水田、小型灌溉用沟渠和小型运河输水河9类,其中面积比例较大的为小型稻田[14]。该研究将小微湿地分为小型水田湿地和其他小微湿地进行统计,并参考《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以200 m2为起调面积调查南充市范围8 hm2以下的小型湖泊湿地、小型人工湿地、小型沼泽湿地和长度小于5 km、宽度小于10 m的河流沟渠。
1.2.2 调查方法。
利用Bigemap GIS Office划分南充各个区县行政区,并对小微湿地资源中的小型人工湿地、小型湖泊以及宽度小于10 m、长度小于5 km的小型河道沟渠的面积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利用Excel和Origin统计南充市内各个区县的小微湿地的面积及小微湿地的面积占比和分布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充市小微湿地面积及占比
从表2可以看出,南充市小微湿地面积为162 365 hm2,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13.01%;其中小型水田面积共有151 879 hm2[16],占南充市土地总面积的12.17%;其他小微湿地总面积为10 486 hm2,占南充市土地面积的0.84%。南充市小型水田湿地在南充市小微湿地面积中占比最大,占93.5%,而其他小微湿地面积相对较少,仅占6.5%。
2.2 除小型水田外的其他小微湿地数量分布
南充市除小型水田湿地的其他小型水域个数达到33 191个,其中面积小于1 hm2的有31 724个,1~3 hm2的小微湿地有1 227个,>3~5 hm2的小微湿地有180个,大于5 hm2的小微湿地有60个。
南充市小微湿地分布于3区5县1市,除小型水田的小微湿地在仪陇县数量最多,达到6 832个,其小微湿地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仪陇县(6 832)> 南部县(6 031)> 蓬安县(4 260)> 阆中县(4 230)> 营山县(4 085)> 西充县(2 628)> 嘉陵区(1 889)> 高坪区(1 634)> 顺庆区(1 602)。
南充市各区县中顺庆、高坪、营山、阆中、嘉陵5个区县小微湿地面积在0.1~0.2 hm2的数量最多,而其他几个区县小微湿地数量多是面积在0.1 hm2以下,南充市总体上小微湿地的面积主要集中于0.1 hm2以下,达到10 971个。小微湿地面积数量分布详见图1。
南充市小微湿地中面积小于1 hm2的数量最多,占小微湿地总数的95.6%,而面积大于5 hm2的数量最少,占比最小,体现了其分布广、面积小的特点;面积小于1 hm2的小微湿地分布散乱,不随所处区县的土地面积增加而增加,体现面积小的小微湿地多且分布不均匀、面积大的小微湿地数量较少的特点[17]。
2.3 南充各区县小微湿地面积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在南充的3区5县1市中,小微湿地面积最大的是营山县,其拥有小微湿地面积有26 630 hm2,占营山县土地面积的16.28%,主要是由25 333 hm2的小型水田湿地和1 297 hm2的其他小型湿地构成,这2种小微湿地分别占其土地面积的15.49%和0.79%;其次是仪陇县,面积为25 437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20%,其中包含23 800 hm2的小型水田湿地和1 637 hm2的其他小微湿地,分别占仪陇县土地面积的13.29%和0.91%;按小微湿地面积排序其次是南部县,面积21 656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9%,其中小型水田湿地和其他小微湿地面积分别为19 973和1 683 hm2,分别占其土地面积的9.03%和0.76%。
顺庆区小微湿地面积虽然最小,但是其占土地面积比例达到14.55%,仅低于高坪区和营山县;营山县拥有最大的小型水田湿地面积,但其占土地面积比例还是低于高坪区,这主要是由于营山县有更大的土地面积,而包括了小型人工湿地、小型湖泊湿地、小型河流湿地的其他小微湿地在蓬安县的面积是最大的,达到1 687 hm2,且蓬安县的其他小微湿地占土地面积比例为1.27%,在南充各区县中其他小微湿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最高。
2.4 南充市城乡小微湿地数量和面积差异
按照南充市规定将南充市街道和乡村进行城乡湿地资源分布调查,发现南充市小微湿地主要集中在乡村且以小型水田湿地的形式存在,在除去小型水田湿地的情况下,南充市其他小微湿地也主要集中在乡村(表4),南充城区有其他小微湿地1 489个,其中面积小于1 hm2的有1 378个,在1~3 hm2的有89个,>3~5 hm2的有13个,>5~8 hm2的有9个;而乡村其他小微湿地共有31 702个,包括30 346个面积小于1 hm2,1 138个面积在1~3 hm2、167个面积在>3~5 hm2和51个面积在>5~8 hm2的小微湿地;并且城区其他小微湿地的面积(584 hm2)远远小于乡村的(9 902 hm2)。但是处于城区的其他小微湿地面积大于1 hm2的斑块占比明显大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