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 袁桂红

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0

摘要 根据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普惠金融和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BCC模型对该经济带各省(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之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未达到整体有效,且表现出曲折发展的趋势。各省(市)中,上海市、浙江省各年均达到了完全有效,安徽省、江苏省效率均值要明显低于其余省(市)。②普惠金融总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覆盖广度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深度指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规模效率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普惠金融;农业生产效率;BCC模型;Tobit模型;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7-022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51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an Example

YUAN Gui-h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11 to 2020, this paper first uses BCC model to calcula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rovinces (cities) in the economic belt, and then uses T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study found that: ① The overal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id not reach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and showed a tortuous development trend. Among the provinces (cities), Shanghai and Zhejiang Province have achieved full efficiency every year, and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Anhui Province and Jiangsu Provinc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vinces (cities). ② The total inclusive finance index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overage index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use depth index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positive impact on scale efficiency 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 Inclusive financ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BCC model;Tobit model;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作者简介 袁桂红(1984—),女,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收稿日期 2022-04-17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政府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也指出要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增长和运行状态的主要指标,普惠金融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研究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普惠金融和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有关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是不同方法的研究。现阶段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以BCC模型、超效率SBM模型、ML指数模型、三阶段DEA模型以及DEA-Tobit等方法为主[1-5]。其次是区域性差异研究。不同的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的不同,造成其农业生产效率也会存在差异[6-7]。最后是有关各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机械化、土地利用率、农业发展环境、化学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8-11]。

普惠金融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资金来源,现对于传统金融,普惠金融拥有更为广阔的覆盖范围,这也使得其融资成本也更低,这主要是因为普惠金融主要是通过网络等来实现金融交易,减少了固定网点的建设[12]。同时,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特性也使得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够享受金融服务[13]。普惠金融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建立金融信息平台[14],加强农村居民对金融信息的了解,为农村居民带来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拓展资金来源[15]。同时,新型平台的建立还可以为农产品的交易提供方便,提供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6]。普惠金融的数字特性还可以打破传统金融“逐利性”和“嫌贫爱富”的怪圈,利用自身的数字技术为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为贫困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17-18]。

综上所述,虽然有关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国家战略性区域研究的比较薄弱;二是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所得到的效率值与实际效率会有偏差。笔者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9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干扰,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效率值。

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1.1 模型构建

1.1.1 BCC模型。

Banker、Coope和Charnes在可变规模报酬(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VRS)假设下,在CC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BCC模型[19],公式如下:

minZa=δa-ρki=1p-ia+pr=1p-ra(1)

p,q.nj=1xijγj+p-i=δxi0

nj=1yrjγj-p+r=δyr0

nj=1γj=1

γj,p-i,p+r≥0

j=1,2,…,n;i=1,2,…,m;r=1,2,…,s

式中,xij和yri分别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种投入量和第r种产出量;γj、δ、ρ和p+和p-分别表示各单位组合系数、效率评价指数、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和松弛变量;Za表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值,当Za=1,说明决策单元DEA为有效,当Za<1,说明决策单元DEA为非有效[20]。

1.1.2 Tobit模型。

由于效率值属于截断离散数据,因此,采用Tobit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公式为:

efficienit=α0+β1lnifiit+β2lncoverageit+β3lnusageit+γcontrolit+εit(2)

式中,lnifiit、lncoverageit和lnusageit分别表示第i个地区第t年的普惠金融综合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对数,β1、β2、β3为回归系数;εi为随机误差项;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γ为控制变量系数。

1.2 变量选取

1.2.1 农业生产效率变量选取。

该研究更具数据可得性,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经济带各省(市)2011—2020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并构建成相应的指标体系。

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机械投入,反映农业机械化水平;选取有效灌溉面积作为用水量投入;选取化肥施用量作为化学投入,反映农业化学发展水平;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作为土地投入,反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绝对数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表1)。

1.2.2 农业生产效率变量选取。普惠金融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见表2。解释变量:选取普惠聚合金融指数、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作为解释变量。

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地区GDP表示;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表示产业高级化指数;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人口城镇化率;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对外开放程度。

2 实证结果分析

2.1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

根据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选用BCC模型,运用Deap 2.1对该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见表3~6。

由表3可知,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48,处于较高水平,但其发展趋势在样本期间内呈曲折型发展,2011—2014年表现出上升趋势,2014—2017年则表现出下降趋势,2017—2020年表现出上升趋势。从上、中、下游来看,上游的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均值最高,中游次之,下游最低。从具体省(市)来看,下游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在样本期间内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值均为1,说明上海市和浙江省在2011—2020年农业生产达到完全有效。上游省份中,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农业生产完全有效率分别为80%、60%和20%。其余各省(市)在样本期间内均未出现农业生产完全有效的情况。从均值和排名来看,湖北省在样本期间内虽未出现农业生产完全有效,但其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最小值为0.827,而贵州省和云南省虽有完全有效的情况出现,但其余时间效率值较低。下游省(市)中,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业生产虽达到了完全有效,但江苏省和安徽省效率值较低,其中安徽省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496,小于0.5,江苏省虽稍高,但也仅有0.794,说明江苏省和安徽省综合技术效率偏低是下游地区综合技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