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时空差异及优化措施研究
作者: 相广芳 焦钰雯 肖崇 梁雯静 沈静芳
摘要 在乡村振兴和农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得到河南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效率,探究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的效率在时间以及空间维度上的特征,发现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率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融合效率;农旅融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14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3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R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Efficiency in He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XIANG Guang-fang, JIAO Yu-wen, XIAO Chong et al(School of Tourism and Planning,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was obtained by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were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were found, which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Henan Province
农旅融合是基于产业融合、产业关联理论,对农业和旅游业现有资源要素的深度结合与利用,能够更新农业旅游的内涵、丰富农业旅游资源,提升农业旅游的效率[1]。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农耕文化和农业景观等资源条件[2]。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研究河南省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对农旅融合量化,探讨其融合效率在时空上的差异,有助于促进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3]。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旅融合方面的研究各有侧重点,其中对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对农旅融合程度和融合效率的测算的研究较多。对农旅融合路径的探索中,李烨[4]从促进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关于民族地区农旅融合的路径为加强民族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旅融合服务体系和树立乡村居民主人翁意识3个方面。张晶[5]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促进农旅融合的发展就要科学定位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方向,要突出乡土特色、探索社区支持农旅融合的新思路。对于农旅融合程度和效率测算方面,段红丽[6]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性的计算方法,得出山西省2008—2017年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另外,利用MATLAB软件测算了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效率,发现研究期间的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效率逐年增加,增加的速度在各个阶段有所区别。方世敏等[7]运用了仁慈型DEA模型,对2011—2018年洞庭湖农旅融合效率的时空差异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依据区域间融合效率的差异进行划分,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聂磊[8]通过建立容量耦合模型测算海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的融合度,结果表明海南省农旅之间的关联程度有待提高,农旅发展过程还有提升空间。
1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测算体系构建
1.1农旅融合效率测算方法的选择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是对产业融合效率测算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农旅融合效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最大限度、客观地研究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效率,采用非参数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旅融合效率进行测评。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主要思路:将每一个被评价对象作为一个决策单元,接着对这些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的样本值进行估算,这样就得到了有效的生产前沿面,然后再根据每个决策单元与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来测算其效率,此时借助线性规划来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即将每个决策单元的都投影到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生产前沿面的程度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如果结果值是1,那么说明河南省农旅融合的产业效率是最大的,如果结果介于0到1,越接近0的产业效率就越偏低[9]。
1.2农旅融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1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系统性选择。评价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原则,是指要把研究目标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全面的考虑能够对评价对象产生足够多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和旅游产业是长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两大产业,在选取评价农旅融合效率的指标时注意各个要素之间是否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能够准确反映出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变化特征。
(2)简明科学性原则。在进行河南省农旅融合指标的选取时应该依据科学的理论基础,确保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对于对象具有可评价的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计算性,对于原始数据的来源一定要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应该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指标个数的选择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是指标选取的重要原则,在确保客观和全面的前提下,评价指标要保证总体范围的一致,并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便于收集整理和计算。
(4)区域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适用于不同区域的系统结构。对于不同区域农旅融合效率的评价要考虑当地的独特性,对于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河南省人口特征和农业特征对于产业融合效率评价的影响。
1.2.2指标选取。河南省农业和旅游业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涉及因素较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10]。通过研究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反应河南省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情况。根据产业效率的定义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特点,对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选取分为投入指标(X)和产出指标(Y),具体指标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1(亿元);农业从业人数X2(万人);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3(亿元);旅游业从业人数X4(万人);农业总收入Y1(亿元);旅游业总收入Y2(万人)。以河南省18个地市2019年的指标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探求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关联程度,其中比较序列就是投入指标,参考序列就是产出指标。通过SPSSAU在线数据分析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关联度大小(表1)。
根据表1,所选指标与评价对象的关联度最少为0.707,最高为0.901,表示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因此确定了评价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指标。
2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实证分析
2.1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时间特征对2010—2019年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数据整理(表2)。
根据表2数据,运用DEAP 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算结果中河南省近10年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表3)。
2.2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空间特征通过对201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农旅融合效率指标数据的统计,得出结果(表4)。
根据表4的数据,运用DEAP 2.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算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表5)。
2.3运算结果分析分析河南省2010—2019年的农旅融合效率结果,10年来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河南省2010—2013年与2017—2019年的农旅融合的综合效率都是1.000,说明这6年的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对两大产业的投入得到了有效的产出,也说明农业和旅游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是有效和合理的,农旅融合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而在2014年出现了转折点,在2014—2016连续3年时间里,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率都是小于1.000的,但3年的融合效率平均值都在0.950以上,也反映出农旅融合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总的来说,河南省近10年的农旅融合效率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对河南省2019年18个地级市的农旅融合效率进行分析(图2),可以发现: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中有9个城市的综合效率为1.000,说明其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有效的,农旅融合发展情况良好。而剩余的9个地市都是产业融合效率不足1.000的,这说明这些城市的农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这9个城市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平顶山市、新乡市、许昌市为一种类型,它们的特点是综合效率小于1.000,同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都小于1.000;另一种类型就是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漯河市南阳市和济源市,这6个城市的综合效率虽然也是小于1.000的,规模效率也是小于1.000的,但是纯技术效率是1.000。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城市来说,由于它们的农旅融合的产业效率是非技术有效的,所以这些城市要想提高产业效率,就应该重点在技术水平的提高,只有当纯技术效率达到1.000之后,才能实现投入使用要素的有效性。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城市来说,他们的技术水平已经是有效的,要想实现综合效率的有效,达到最优的生产规模就可以了。
综合分析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整体上来看,过去10年的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只有3年的融合效率没有达到1.000,但是也都超过了0.900,表明河南省农旅融合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对于农业和旅游业的投入取得了较高收益的回报。但从河南省的18个地市来看,这些城市之间的农旅融合效率的差距是很大的,表示河南省的农旅融合效率存在着差异性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3优化河南省农旅融合效率的对策
3.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发展环境 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涉及许多不同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如何高效解决和处理在农旅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全局规划,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或部门,对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中的各项工作作出统筹安排和部署,为推动河南省农旅融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政府还应该提供政策保证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例如:在有关农旅融合的发展项目中减少税收、减轻发展的压力;通过社会力量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号召社会资本参与农旅融合的发展。
3.2整合全域信息,科学规划与布局纵观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旅游业是其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观察一些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及地区,可以发现其对于旅游业的投入少但产出大,但是河南省至今,还处在投入大,回报小的初级发展阶段,所以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