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增效剂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作者: 董青君 董玉兵 庄春 纪力 章安康 陈川
摘要 为了延长水稻育秧时肥料的养分释放时间,且又能保证水稻的秧苗素质,以水稻机插秧专用肥作为对照(CK),添加0.5%肥料增效剂(T1)、1.0%肥料增效剂(T2)、1.5%肥料增效剂(T3)3个不同比例的肥料增效剂,进行2年水稻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肥料增效剂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秧苗成苗率、叶龄、株高、茎基宽、叶长、生物量等,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同时还能促进水稻育秧土壤全氮含量、NH4+-N含量。其中,以T2处理(20 g育秧绿+1.0%肥料增效剂)的秧苗素质综合效果最好,与CK相比,该处理的出苗率、叶龄、株高、茎基宽、叶长、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和NH4+-N含量。
关键词水稻育秧;秧苗素质;肥料增效剂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16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3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Synergists on the Quality of Rice Seedlings Transplanted by Machine
DONG Qing-jun,DONG Yu-bing, ZHUANG Chun et al(Jiangsu Xuhuai Huaiy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In order to prolong the nutrient release time of fertilizer during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rice seedlings, a two-year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the special fertilizer for rice transplanter as the control (CK), adding thre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fertilizer synergists: 0.5% fertilizer synergist (T1), 1.0% fertilizer synergist (T2) and 1.5% fertilizer synergist (T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fertilizer synergist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eedling rate, leaf age, plant height, stem base width, leaf length, biomass of rice seedling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ice seedlings, and also promote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and NH4+-N content of rice seedling soil. Among them,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seedling quality of T2 treatment (20 g seedling raising green +1.0% fertilizer synergist) was the best. Compared with CK, th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leaf age, plant height, stem base width, leaf length, aboveground dry weight and underground dry weight of this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and NH4+-N content of soil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Key wordsRice seedling raising;Seedling quality;Fertilizer synergist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品种[1]。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种植机械化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而机插秧技术是常用的栽培方式之一[2]。水稻机插秧技术是利用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以及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不仅能够省工、省力,而且还具有节省秧床、节本增效等优势,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是机插秧技术中的重要环节,能否培育出健壮秧苗直接影响机插秧的应用效果。传统机插秧苗的时间以15~20 d为宜[4],这样能够保证秧苗快速生根、返青。规模化机插秧大壮苗技术使得水稻的育秧期从18 d延长至30 d,而传统的机插秧肥效仅有20 d左右,这对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育秧肥在育秧后期往往会出现供肥不足现象。若前期增大施肥量,则会烧种、烧芽,后期补肥,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补肥不当则会出现烧苗、烧根、旺长,秧苗参差不齐盘根不好等现象,而且造成肥料极大浪费,这无疑会增加育秧成本,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提高栽插质量、保证机插秧水稻高产的关键。
传统的化肥肥效期短,养分利用率低下。而肥料增效剂是一种增加养分有效性的活性物质,增效剂与肥料配施,可缓慢释放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调节作物生理功能[5-7]。杨勇等[8]研究表明,添加肥料增效剂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增加水稻养分累积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钱银飞等[9]研究表明,添加肥料增效剂能够明显减缓肥料释放速度,增强氮素吸收利用能力,促进水稻的生长。因此,为了延长水稻育秧时肥料的养分释放时间,且又能保证水稻的秧苗素质,笔者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肥料增效剂,与水稻机插秧专用肥——育秧绿配施,探究不同比例的肥料增效剂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秧苗素质的肥料增效剂添加比例,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Nanjing 9108);供试样育秧盘为28 cm×58 cm的硬盘,从市场购买;供试机插秧专用肥为“育秧绿”,养分含量为氮12%(以N计)、磷7%(以P2O5计)、钾6%(以K2O计),由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产提供;供试水稻拌种剂为3.5%咪鲜·甲霜灵,由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产提供;供试肥料增效剂为复合肥长效剂,主要成分为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磷活化剂,购自神雨生物有限公司。
1.2试验设计水稻育秧试验于2019和2020年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镇杨庙村秧田内进行。试验于2019年共设置2个处理,分别是CK(每盘20 g育秧绿)、T1(20 g育秧绿+0.5%肥料增效剂),每个处理设置3盘重复;2020年增加2个处理,共4个处理,分别是CK(每盘20 g育秧绿)、T1(20 g育秧绿+0.5%肥料增效剂)、T2(20 g育秧绿+1.0%肥料增效剂)、T3(20 g育秧绿+1.5%肥料增效剂),每个处理设置4盘重复。
水稻播种前将3.5%咪鲜·甲霜灵拌种剂与水稻种子按照1∶100的比例拌种,育秧土需在装盘前先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量,然后每盘用3 kg育秧土(干土重)与不同处理肥料混配,用播种器播种120 g水稻种子,最后覆盖1 kg土壤(相当于干土重)。2年试验分别于2019年6月14日落谷,暗化4 d,6月18日将秧盘平铺于秧田;2020年5月26日落谷,暗化4 d,5月30日将秧盘平铺于秧田。试验秧苗秧龄延长至35 d。
1.3测定指标与方法2019年试验分别于秧龄18、22、28及35 d,2020年分别于秧龄15、20、25、30、35 d采取秧苗,用于测定秧苗素质。每盘选取10 cm×10 cm大小长势均匀的秧苗带回实验室冲洗干净,剔除弱苗死苗,记录成苗率(成苗率=苗数/种子数×100%);每盘选取20株秧苗分别用游标卡尺、直尺测定株高、茎基宽、叶鞘高、叶长及叶龄;测定后将上述秧苗杀青、烘干,测定其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采集育秧35 d的土壤,带回实验室一部分置于-20 ℃冰箱保存,用于测定土壤NH4+-N含量,另一部分自然风干,过100目筛后用于测定土壤全氮含量[10]。
1.4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16程序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处理,用SPSS 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P<0.0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1.1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秧苗成苗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2019、2020年的秧苗成苗率随着时间逐渐下降,添加肥料增效剂可以促进水稻的成苗率。2019年18~35 d时,T1处理的成苗率均比CK高,相比CK,T1处理秧苗成苗率分别增高18.95%、14.79%、15.66%、13.52%。2020年15~35 d时,CK处理秧苗成苗率最低,T3处理成苗率最高,15~35 d时较CK处理分别增加15.05%、14.31%、7.62%、6.61%、6.33%。T1、T2处理在不同时间点成苗率差异不大,但均比CK处理高,说明添加一定比例的肥料增效剂能够促进秧苗的成苗率。
2.1.2不同肥料增效剂对秧苗叶龄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秧苗叶龄随着育秧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添加一定比例的肥料增效剂能够促进秧苗叶龄的增长。在2019年18、28 d时,T1处理的秧苗叶龄均比CK处理高,且差异显著,分别高1.35%、7.76%,在35 d时,CK处理比T1处理叶龄高,但二者无显著差异。在2020年15 d时,T2处理的叶龄最高,与CK处理对比增高4.83%,且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T1处理次之。20 d时,所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5 d时,T2处理的叶龄仍最高,CK处理最低,但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0 d时,T3、T2处理秧苗叶龄较高,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T3与CK、T1处理有显著差异,CK处理最低;35 d时,T2处理的叶龄仍最高,T3处理次之,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整体来看,添加肥料增效剂能够促进水稻秧苗叶龄的增长,各处理在15~35 d涨幅分别为41.38%、37.84%、37.17%、46.13%,T3(20 g育秧绿+1.5%肥料增效剂)处理在育秧前期叶龄较低,后期逐渐上升,涨幅最高,T2(20 g育秧绿+1.0%肥料增效剂)处理综合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