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村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 刘燕平 马俊杰 翟晓岩

甘肃农村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0

摘要农村创业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产业“空心化”问题,有效激活乡村产业要素的重要方式。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拓展,农村创新创业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对262位农村创新创业主体进行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找到了制约农村创新创业成功的因素,并从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能人”返乡创业、加大对个体户在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加大对农村创新创业风险防控的防范力度7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创新创业;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11-0254-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1.06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Gansu

LIU Yan-ping MA Jun-jie ZHAI Xiao-yan(1.Party School of Gans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Gansu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Lanzhou, Gansu 730070;2.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Rural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hollowing out”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effectively activate the elements of rural industries. With the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from cities to rural areas, r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ve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and have shown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62 r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ubject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success of r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n put forward 7 aspect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such as increas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guiding “capable people”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to start businesses, increasing support for individual households to innovate and start businesses in rural areas; creating a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creas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isks.

Key wordsRural area;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nvestigation;Research

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已经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由于传统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劳动强度大、农业风险高、农民地位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外流,致使甘肃农村面临农村劳动力“断代”的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村创业创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而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是打造我国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抓手[1]。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推动中,甘肃农村创新创业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发展势头良好、影响大。农村创新创业有助于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有效盘活乡村资源要素,带动乡村产业繁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创新创业问题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外学者对农村创新创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创业主体层面的研究。Nelson[2]通过对东南亚国家(菲律宾)的创业教育考察,他发现创业者就是能迸发出潜在的商业火花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核心人员。在农村创业的人很注重社会资本的培育,注重搞好乡邻关系;并且,学历与创业息息相关,学历较高,创业的成功概率越高。原因在于学历较高的创业者能洞察到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能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变化情况和价格的波动;Schumpeter[3]通过研究创业界定了创业者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活动是由创业者进行商业化运作并转化为企业经济效应的过程。②创业过程层面的研究。Low等[4]研究认为在创业中重要的是创业行为是什么,以及创业者的创业行为是怎样的,也就是基于创业环境和创业的整个过程来探究创业的本质和规律;Mitra等[5]研究认为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要么基于自身的经验积累,要么通过后期的创业学习。③创业环境层面的研究。Gnyawali等[6]指出,新创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认为创业环境涉及创业过程中5个维度的组合:政府和规程、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创业资金支持、创业的非资金支持。所以,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竭尽所能,为创新创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国内对农村创新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特征的研究。赵路[7]认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既富有创新精神,也具备创业特征,是最兼具创新创业两种特征的自主创业者,包括以返乡大学生创业者、返乡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②关于农村创新创业培训教育的研究。中国农民大学副校长宋卫平认为,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零件型人才”不适合农村的创业土壤,是农民职业教育的精髓,中国农村亟待创新创业人才;部分学者认为对当地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的教育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影响最大。③关于农村创新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罗明忠[8]和陈国生等[9]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是多重的,有个体特征、家庭资源禀赋、就业压力、宏观政策等,返乡创业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合理抉择。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农村创新创业问题的文献较为丰富,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仍有诸多问题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一直认为农村创新创业对乡村振兴具有的重大意义,并初步探索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但是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①农村创新创业行为的机理及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现实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②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创新创新的成功的关键仍没有具体的研究。因此,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和计量模型的分析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能为甘肃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价值。

1实证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1模型设定

1.2变量选取及说明在调查农村创新创业行为发生机制和规律时,根据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创新创业主体的影响因素包括创业资金、创业经验及创业环境等。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该研究引入以下解释变量。

1.2.1个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创新创业的重要方面。同时,创业之前的身份也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对在农村创新创业者而言,创业之前的经历不仅是资金的积累,也是人脉的积累。因此,为考察创业前经历这一显著性社会现象对农民创业的影响,该研究将这一变量引入模型中进行估计。 此外,创业者是否为独生子女也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在农村,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父母的养老一般都由子女承担,因此,孩子数量少的家庭更多地倾向于让孩子谋一份稳定的职业。相比较而言,孩子较多的家庭因为具有风险分散效应,子女在选择职业时冒险的机会成本较低,所以创业的风险较低。因此该研究用是否是独生子女考察家庭规模对创业是否成功的影响方向。

1.2.2创业者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亲的社会地位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及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 因此,把家里是否有公职人员和家庭人均纯收入纳入模型分析。同时,在我国,子女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一般而言,父母会根据自己的职业性质及经历对孩子的职业选择进行干预,从而达到自己的期望。所以把创业者家的位置和父母或家人是否熟悉农村创新创业的有关情况纳入模型进行估计。

1.2.3创业资金的来源。在我国,父辈财富不仅能为孩子购买房子、支付高昂学费,同时也给孩子一种心理保险,让孩子在进入社会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创业资金约束较强,贷款尤其是小额贷款是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1.2.4创业者是否参加过创业或就业的培训。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参加创业培训,可以让创业者看清形势、把握创业方向、收获创业信息,进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此将此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估计。

研究目的是考查农村创业成功概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因此,选择创业成功与否作为因变量,农村创业成功与否,是由创业者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自己衡量把握的。

所有变量赋值如表1所示。

1.3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1.3.1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通过对甘肃各市区农村创新创业主体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其中,有效问卷262份。

1.3.2农村创新创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此次调查有效样本创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如下:从年龄看,甘肃农村创新创业人员以31~40岁年龄段最多,占总数的 43.89%;其次是 41岁及以上年龄段,占 42.37%;20~30岁年龄段的总共占13.74%。 可见,农村创新创业主体大多处于中青年阶段。

从性别上看,农村创新创业者男性比重较高,为76.34%,女性为23.66%。说明男女在农村创新创业也体现出性别差异,男性骨子里带有的吃苦耐劳的特质,更适合农村发展。

从婚姻状况看,农村已婚的创新创业者比重较高,占90.08%,未婚创业者仅占9.92%。

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 48.47%,其次是初中,占 24.05%,小学和文盲仅为6.11%。可见创业者总体的受教育水平偏高。

从创业方式来看,独资或与家人合伙的占40%,与村里人合伙的占30%,与村外的朋友合伙的占8%,土地入股招商的占20%,其他的占2%,可见农村创新创业在本村的较多。

从农村创业的行业分布及雇佣人员数量上看,行业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比重达50%,第三产业比重为 39%,第二产业比重最小仅为11%。说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还是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让农村种植更加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从雇佣人员数量看,雇佣9人以下的占 87%,其中雇用人员数量为 10~49人的占10%,50人以上的仅占3%,这说明农村创新创业的资产规模还相对较小。

从创业过程能增加的就业岗位来看,没能增加就业岗位的占17%,增加1~5个就业岗位的占51%,增加6~10个就业岗位的占16%,增加10个以上就业岗位的占16%。说明农村大多数创新创业还处于初期,吸纳的就业人数还相对较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