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

作者: 刘翌暄 张彤 刘笑冰

森林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0

摘要 游憩者满意度关系到北京市森林公园未来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以北京市29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拟对森林游憩者进行实证调查,在分析游憩者满意度的基础上,对调研样本进行t值检验,采用IPA方法和李克特五级量表,对26个因子的行前重要性和实际体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均值为3.99,属于一般满意。森林公园质量环境较高,但仍有改善空间。根据对26个质量指标的四象限划分结果,针对性提出提升北京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森林游憩;满意度;IPA方法;森林公园;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3-0115-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3.027

Evaluation of Forest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29 Forest Parks in Beijing

LIU Yi-xuan, ZHANG Tong, LIU Xiao-b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he satisfaction of tourists is related to the utilization benefit and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in Beijing forest park. Taking 29 forest parks in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urvey on forest recreational us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atisfaction of recreational users, the t-value test is carried out on the survey samples, and the IPA method and five-level Likert scale a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pre-travel importance and actual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of 26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mean value of actual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is 3.99, belonging to the category of “general”. The quality of forest park environment is higher,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four quadrant division of 26 quality indicator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rk users in Beijing.

Key words Forest recreation;Satisfaction;IPA;Forest park;Beijing City

基金项目 北京市创新团队基金项目(BAIC08-202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8JDLA047)。

作者简介 刘翌暄(199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林资源与环境经济。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农林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2-11-10;修回日期 2023-02-22

随着人们精神意识及需求的不断提升,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消费方式[1-2],其能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在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满足大众个性化、多样化、分散化、错峰化的健康旅游需要[3-4],已成为城镇居民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5]。它的建设和发展,将有效激活“出口转内销”所释放出的旅游消费需求[6],同时在合理配置区域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7]。游客对森林旅游满意与否是促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8]。国内外学者使用多种定量研究模型进行满意度评价[9-13],其中IPA方法于1977年由Martilla和James在分析机车产业产品的属性研究中最早提出,而构成这种学说的假设条件是,顾客对这些因素的满意水平源于他们的期望和产品或服务的表现[14]。目前,IPA被广泛运用于游憩满意度评价中[15-18]。有学者采用IPA法分析考察森林公园属性特征,并以各感知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布特征来揭示其优劣势,以此提出提升森林旅游服务体验满意度的具体策略[2,19]。还有学者通过四象限,对森林公园游憩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满意度提升策略[20-21]。鉴于此,采用IPA分析法,对北京市森林公园游憩者进行实证调查,以其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析两者之间的差距明确哪些方面满意度不高,同时结合国内外森林公园的发展经验和北京市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及建议,以期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双奥之城。2008—2022年,北京市继承和发展了双奥理念,提出并实施了“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森林为主体的森林游憩是“绿色北京”的重要体现。日前,北京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已全面完工,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工程注重新造林与原有林的有机连接,维护打造完整生态空间,在此过程中,森林公园以全程贯彻“生态、生活、生机”理念受到大力发展。未来,北京将不断扩大绿色空间规模,森林公园建设将达到新高度。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需要对森林公园游憩者开展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游憩地开展现场调查,为此应选择合适的案例地进行研究。大多数游憩者问卷调查和访谈、现场调查均在抽样调查选择的29个森林公园中进行,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结合以往文献并吸收对森林公园分类的方法,实地调查和总结提炼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森林公园游客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问卷设计,具体包含3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游客的背景资料;第二部分,游客重要性问题,包括4个潜变量交通出行、品牌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第三部分,游客满意度问题。3部分共涉及26个问题,各观测变量的问题设计和设计参考见表2。问项设计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法,分为1~5分,分别对应“非常不满意/非常不重要”“不满意/不重要”“一般”“满意/重要”“非常满意/非常重要”5个等级。

实地调查地点多位于各公园的出入口、停车场、园内各活动区域以及休憩设施集中区域,主要是对游憩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对森林公园的满意度。总计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为92.7%。

1.2.2 数据分析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8.0对问卷量表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运用Cronbach’s α系数法、配对样本t检验和IPA分析法等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利用IPA分析法得出的要素象限分布将重要性列为横轴,满意度列为纵轴,并分别以顾客对感知服务的重要性、满意程度之总平均值作为X-Y轴的分割点,将空间分为4个象限,如图1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游憩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445份,统计结果见表3。其中男性220人,占49.44%,女性225人,占50.56%;游憩者年龄大多集中在18~60岁;调研地为北京森林公园,90.56%的受访者居住地位于北京;根据距离优势近郊区与远郊区分别占比44.04%与27.42%;高学历的人将森林公园消费作为旅游的一部分,本科与研究生及以上占总体的64.95%;游客的职业构成中,政府职员(24.49%)、公司职员(33.71%)占比较多;月收入≥3 500~<15 000元的人数占总数的74.16%。从旅游交通方式选择来看公共交通工具(48.09%)占比最多。

大部分游客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评价都是健康(很健康49.66%,良好31.69%);“第1次来此地游玩”和“每年出游森林公园次数为1次”的游客最多,占37.30%和38.65%;选择3~4人出游的游客多为与家人一起前来,占46.97%;选择康体健身、朋友散心、家庭旅行、调节情绪的游客较多,选择工作出行、团体建设、环境教育的游客较少。

2.2 游憩者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分析

2.2.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检验量表的稳定性,通常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7为比较可信,大于0.8为非常可信,高于0.9则信度极高。重要性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4,满意度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873,说明问卷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

效度检验用来检验测量量表有效性程度,通常认为KMO值在0.8以上能表明研究测量项的设置可以准确表达研究变量的相关信息。结果显示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效度KOM值分别为0.964与0.937,大于0.8。表明问卷数据效度较好,题目设置具有科学性,能够进行后续数据分析。

2.2.2 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均值与标准差分析。

森林游憩者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如表4所示。行前重要性整体均值为4.04,属于“重要”范畴,从4个潜变量来看,游憩者对于公园的感知质量最为重要,达到4.16。其他3个潜变量均值分别为交通出行(3.91)、品牌形象(3.79)、感知价值(4.04),均高于3.7。26个观测变量中,重要性前5名排序分别为卫生设施(4.36)、环境卫生(4.32)、治安能力(4.31)、自然景观(4.27)、气候宜人(4.27)。说明景区卫生是游憩者关注的重要选项,游憩者心中要前往的森林公园,是整洁干净的。同时游憩者最期待的是在森林公园内享受自然景观风景、感受宜人的气候及高品质的清新空气。排名最后的是内部交通(3.64),说明游憩者前往森林公园更多为了锻炼及其享受森林美景,对内部交通如电瓶车等需求不大。

实际体验满意度整体均值为3.99,属于“一般”范畴,从4个潜在变量来看,游憩者对于公园的感知质量最为重要,达到4.04。其他3个潜变量均值分别为交通出行(3.98)、品牌形象(3.94)、感知价值(3.96),均高于3.9。26个观测变量中,满意度前5名排序分别为自然景观(4.18)、步道设施(4.11)、出入口分布(4.10)、卫生设施(4.10)、气候宜人(4.09)。有13个观测变量均值高于4,显示从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满意度评价较高。

从行前重要性与实际体验满意度各观测变量的标准差来看,除内部交通重要性、公园知名度重要性、发朋友圈重要性以及文化创意重要性标准差外,其余各变量重要性和满意义度标准差均小于1,说明游客对各因子感知程度及满意程度评价差异较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