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作者: 蒋明成 杨琨 夏建国

基于GIS的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0

摘要 基于GIS和统计年鉴数据,从自然环境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和乡村基本规模系统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将123个村(社区)的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不适宜区、极不适宜区5类。结果表明,汉源县域属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等级的村(社区)占41.46%,其面积合计占63.94%,总体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状况不高;汉源县各行政村的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等级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县域中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得分总体好于四周高海拔区域,适宜性综合等级大致从县域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情况在区域间表现出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和海拔对适宜性等级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呈现出近河谷地带优于山地区域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GIS;汉源县

中图分类号 X 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5-005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5.014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Hanyuan County Based on GIS

JIANG Ming-cheng1,YANG Kun2,XIA Jian-guo2

(1.Yanbian Coun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Panzhihua,Sichuan 617100;2.College of Resources,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1130)

Abstract Based on GIS and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of Hanyuan County,a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from four aspects:natural environment system,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basic support system and rural basic scale system.The suitability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n Hanyuan County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and the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of 123 villages (communities) was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highly suitable area,high suitable area,general suitable area,unsuitable area and extremely unsuitable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41.46% of the villages (communities) and 63.94% of the total area accounts in Hanyuan County belong to the unsuitable area and the level of extremely unsuitable area,and the overall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was not ideal. The suitability grades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of Hanyuan County showed a certain agglomeration effect.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score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county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surrounding high-altitude areas,and the suitability comprehensive level was roughly distributed radially from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county to the surrounding areas.The suitability grades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in Hanyuan County showed imbalance among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ltitud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uitability grade areas,showing a spatial pattern in which the near river valley was superior to the mountainous area.

Key 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Suitability evaluation;GIS;Hanyuan County

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个多层次的地表空间系统,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2]。吴良镛[1]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并拟定其研究领域有居住系统、支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五大系统。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小的差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3]。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乡村人居环境问题,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和更加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是我国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12月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也指出,要立足农村、问需于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和持续推进,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国内学者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多重视理论体系、社会学意义和建设改善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居环境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5]。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态、人文地理、人文景观、舒适性发展等方面,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集中于人居环境改善路径、舒适性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6-8]。杜岩等[9]从乡村生产环境、乡村生活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构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朱彬等[10]从基础设施、能源消费等方面对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扩充;封诗睿[11]从乡村振兴视域用模糊评价法对甘肃14个地市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唐宁等[12]利用熵值法对重庆市37个区(县)进行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性;郭海燕等[13]从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两方面进行人居环境评价框架构建,对泰安市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地域进行综合评价;朱亮等[14]认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是通过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各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布情况。总体而言,目前国内以定性评价为主的人居环境研究居多,定量测度分析较少,以城镇为评价单元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为评价单元的研究居多,以村(社区)为评价单元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以村(社区)为评价单元开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人居环境研究则更为缺乏。基于此,该研究以雅安市汉源县为研究区,以全县123个村(社区)作为评价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借助GIS平台,分析县域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区域差异特征,为汉源县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提供针对性建议和区域现代人居环境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偏南,东与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洪雅县接壤,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毗连,西与甘孜州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交界,北与雅安市荥经县相接。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为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地貌以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最高处为4 021 m的马鞍山,最低点为海拔550 m的白熊沟,相对高差约3 471 m。大渡河横穿东西,流沙河纵贯南北,形成四周高山环绕、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势。汉源县现辖21个乡镇、108个行政村、15个社区,总人口28.56万,土地面积2 214.52 km2。汉源县自然条件较为多样,地貌以山地为主,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乡村发展受地形地貌因子影响的特征差异较为明显。

1.2 数据来源 汉源县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汉源县通信、网络、供电、供水数据,来源于汉源县统计年鉴。

汉源县2021年人口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来源于雅安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汉源县温度、湿度、地震灾害点、水资源、降雨量、空气质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

乡村集体收入、农民所得总额、村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总支出数据,来源于汉源县财政局。

汉源县行政区划数据,来源于县农业农村局。乡村占地规模、户籍人口规模、外出务工人口比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水域面积、设施农用地面积数据,来源于汉源县农业农村局。

1.3 指标体系构建

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对人居环境水平量化通常有2种测度方式:①依据人居环境不同项目测算人居环境水平所处的适度性区间,进行人居环境水平适度性研究;②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以反映人居环境的各方面,对一个区域的人居环境水平进行综合测评[15]。该研究遵循可行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获得性原则,选取2021年汉源县108个行政村、15个社区与人居环境相关的指标数据,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标体系(表1)。

1.4 主成分分析法

1.4.1 标准化处理。该研究使用SPSS软件,将原始数据导入,通过标准差标准化(Z-score法)进行原始处理,获得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

1.4.2 适用性检验。

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KOM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KOM值为0.640,说明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为1 855.66,Sig值为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即各指标是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该研究选择指标数据适用于主成分分析法。

1.4.3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ij=1,rij=rji,rij是第i个指标与第j个指标的相关系数。

1.4.4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根据特征方程的表达式|R-λi|=0(i=1,2,…,p),计算得到特征值λ。按照λ降序排列的方式,得λ1,λ2,…,λp。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