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关系研究
作者: 肖双喜 冯烨 花萌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压舱石,而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多数不愿返乡就业与创业。其原因在于农村收入低、环境差、缺少社会保障、发展机会少、缺少人际吸引力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田园综合体与大学生返乡的关系。研究发现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工作机会以及人际吸引力,是大学生返乡的理想载体。最后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大学生返乡;就业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7-020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7.04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omplex Constru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Home
XIAO Shuang-xi,FENG Ye,HUA M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ballast stone for China to cope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alent support is the core element of rural vitalization. As the “main force” of high-quality talents, most college students are unwilling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reasons are low income, poor environment,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lack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lack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o on.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omplex and college students returning hom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ural complex can provide good infrastructure, high-quality job opportunities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is the ideal carrier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return home.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lex.
Key words Pastoral complex;College students return home;Employment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以来党基于农村发展现状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包括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而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资源,因此解决人才返乡问题尤其重要。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人,2020年再创新高,达到874万人,2021年已突破900万人,同比增长35万,2022年高校毕业首次突破1 000万人。然而现实是每年愿意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屈指可数,再加上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极度缺乏人才。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导致中国发展的大多数重点难点都落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是搞不起来的[1]。然而,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统计,2019年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86.8%左右,高中及大专水平占12.9%左右,而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仅占0.3%。为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力争实现最贴近农业农村现状的人才培养局面。而大学生作为各优质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各涉农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将肩负起这一使命。现实却是大学生返乡受农村的环境有限、收入不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不受亲朋支持等方面原因止步不前。
1 研究综述
1.1 大学生返乡的相关研究
1.1.1 大学生返乡的动机研究。
从经典人力资本理论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更容易获得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现状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棘手,创业激励成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不少学者也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机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林龙飞等[2]通过调查认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乡土资源有优势、社会网络关系丰富、政府政策引导有效是拉动青年返乡的主要因素。赵艳莉[3]对36个个案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动机可分为4类:一是乡土情怀型,大学生对家乡有浓厚感情,渴望毕业后对家乡作贡献;二是注重商业机遇型,这部分学生认为农村在休闲旅游、电商以及服务业等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三是注重本土资源型,他们会认为家乡有自身的关系网,易扩展或者是容易获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四是追求相对低成本型,较城市而言,农村的劳动力、房租、地价等各方面成本较低,这使得农村有巨大的创业潜力[3]。李丽群[4]将大学生返乡创业动机分为创业扶持政策动机(税收优惠等)、农业发展前景大(“互联网+”农业经济出现)、农村籍大学生的返乡责任感这3个方面。
1.1.2 国外大学生返乡阻力研究。
除了对大学生返乡动机因素分析以外,不少国外学者也研究了阻碍大学生返乡的因素。Bergman等[5]研究德国个体创业,发现他们的创业行为会受地区因素和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Poulin等[6]认为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就业服务指导,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不能太过融通。因此高校应依据就业理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Schomburg等[7]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转变身份的过渡时间变长,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工资较低,工作内容与专业不一致。
1.1.3 国内大学生返乡阻力研究。
国内学者也针对本国现状分析了阻碍大学生返乡的因素。张栋洋[8]认为阻碍大学生返乡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经验与能力不足、缺少人际关系支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以及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等。周晓光[9]认为从事农业收入效益低是影响返乡的主要原因。而现在随着老年人口的退出,规模可以提升,所以返乡创业新农人的收入也会逐步提高。学者宋欢[10]认为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相比于城市,农村环境对大学生返乡的吸引力较低,并且大学生对农村有严重的旧有观念。丁闽江[11]认为乡村体系不完善,大学生返乡后个人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以及医保和户籍等问题都较难解决,因此限制他们的返乡创业意愿。
1.1.4 大学生返乡策略研究。
在针对大学生返乡策略研究上,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定的相应政策。Kayne[12]认为指定的创业政策应包括规则环境、获取创业资金、创业共识、创业教育、创业所需的知识资本以及税收等方面。瑞典学者Lundstrm等[13]认为推动大学生创业,需要在创业的初期减少创业入门限制、降低创业退出条件约束、向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指导、提供小额贷款和创业基金等。
国内学者也对大学生返乡策略做了深入研究。胡葆华[14]认为要继续完备大学生在农业农村创业方面的保障,建立返乡创业实验基地,积累人才交流经验,同时财政建设等社会部门要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优惠的住房政策等。杨秀丽[15]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提出政府应该出面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主动参与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效对接资本市场。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农村发挥效用,创造价值。孙智宏[16]认为支持大学生返乡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应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群体制定更详细的政策。例如进一步加大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税收和融资支持,解决有强烈返乡意愿的大学生资金不足问题。
1.1.5 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研究。
目前研究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的文献并不多。李萌[17]认为大学生返乡可以发展各类创意农业或者发展乡村旅游等。创意农业可以开展专业型的创新创意项目,将文化、科技、生态等要素融入农业发展中去,实现农业农村特色发展,这也顺应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王翠英[18]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蕴含机会很多,提升农村养老、农村文旅、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成功率,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
1.2 田园综合体的相关研究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田园综合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出了研究。徐胜等[19]分析田园综合体发展效益时提到,田园综合体搭建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对话的桥梁,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改造乡村生产经营模式,完善乡村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吸引外来参与者,建立了一个农业界的“朋友圈”。张诚[20]认为在郊区,乡村成立起来的田园综合体,既可以借助高速公路网、信息网、金融网等,实现共享城市科研、创新、投资等服务,还能分享优美的田园风光、舒适的工作环境、宽松的创业创新范围。梁诗琦等[21]在研究山西省田园综合体发展意义时表明,田园综合体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农村生产效率、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田园综合体凭借其特色发展拉近了城乡距离,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多人也愿意回到乡村。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仅助力乡村发展,也将为大学生返乡提供更多机会。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大学生不愿返乡原因不外乎农村收入低、环境差、缺少社会保障、农村发展机会少、缺乏人际吸引力等。田园综合体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潜力,因此笔者拟对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大学生返乡关系进行研究,以便为大学生返乡找到合理的路径。
2 田园综合体介绍及其在大学生返乡中的作用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社区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里的“田”,代表现代农业,而“园”则代表其他各类产业,它是乡村振兴中的经济增长极与文化中心。
2.1 田园综合体可为大学生乡村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设施
田园综合体的稳步发展需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以作为项目发展的支撑。要不断完善扩充农业生产现代化设施、数字化服务设施、智能保健设施、乡村公共生活服务类设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乡村文化载体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等以支持项目发展,保障项目有效实施和运营,打造舒适宜人的田园生活区[22]。因此田园综合体自身的发展会不断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例如,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药王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营造了更加舒适宜人的旅居环境。建设初期,在水源工程方面投资约1 645万元,解决了药王村在药材种植、有机蔬菜种植以及各景观建设的用水问题。药王民俗村作为药王田园综合体的中心,一期投资约2 500万元,计划改造6个主题庭院。现在,民俗村的村史馆、接待室、书吧、民俗手工作坊等项目已建成,其他休闲养生类项目还正在完善中,集“药、医、养、研、游”于一体的皖北中药民俗文化精品村已具雏形。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四月乡村田园综合体融合三产,极大改善了乡村环境。该项目总投资5.57亿元,一期投入2.57亿元,二期投入3.00亿元,涉及道路铺设、周边河流整治、并且连通水系等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园区内部生态环境。目前四月乡村正努力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旅居及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