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综合性状对比研究

作者: 李晓峰 娄丽娟 庄玮 尤娟 杨晨晨 洪楠楠

太湖地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综合性状对比研究0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太湖地区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以当地主栽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为对照,从产量、生育特性、茎蘖动态、品质等方面对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松香粳1018和武香粳968具有较高的产量,稻米加工、外观品质、营养、蒸煮品质、RVA谱特征值和食味值较好。综合比较认为,松香粳1018、武香粳968 产量相对稳定,稻米品质较好,适宜在太湖地区示范推广。

关键词 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太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2-002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2.007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Fine Edibl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Lines) in Taihu Lake Area

LI Xiao-feng1,LOU Li-juan2,ZHUANG Wei3 et al

(1.Kuns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Kunshan,Jiangsu 215300;2.Dianshan Lake Town Rural Work Bureau of Kunshan City,Kunshan,Jiangsu 215300;3.Kunshan City Ba Town Rural Work Bureau,Kunshan,Jiangsu 215300)

Abstract To screening out good edibl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aihu Lake area,w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the yield,growth characters,tiller dynamics and quality of 5 edibl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lines) with local variety Nanjing 46 as the control.Results showed that Songxiangjing 1018 and Wuxiangjing 968 had relatively high yield,as well as better RVA spectrum characteristic valu,taste valuee,rice processing,appearance quality,nutrition and cooking quality.Thus,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Songxiangjing 1018,Wuxiangjing 968 had relatively stable yield and good rice quality,which were suitable to be extended in Taihu area.

Key words Fine taste;Japonica rice;Yield;Quality;Taihu area

昆山市(120°48′21″~121°09′04″E,31°06′34″~31°32′36″N)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光照足、雨量充沛,常年稻麦两熟,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良食味软米品种软糯香的特性深受欢迎[1-2]。近几年,昆山市水稻面积稳定在0.8万hm2左右,优良食味水稻占比80%以上。但由于地域和品种推广政策的问题,目前适宜昆山种植的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系)较少,主推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以南粳46为主(该品种稳产多抗且稻米口感已被广大市民所认可),难以找到综合表现相近的新品种(系)替代,严重影响了优良食味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制约了优质稻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前期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系)筛选的基础上,笔者选取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综合性状对比,以期筛选出产量稳定、品质较好且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系),为昆山市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广大稻农增收增效提供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2021年在江苏省(昆山)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黏土,地力中等偏上(前茬小麦产量为5 400.0 kg/hm2左右)。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南粳46、南粳晶谷、松香粳1018、常香粳1813、武香粳968、苏香粳100。

1.3 试验方法 5月24日播种,播量43.1 kg/hm 采取“基质+无纺布+机械播种+暗化立苗”的方式育秧,秧龄19 d;6月13日移栽,株行距30 cm×12 cm,每穴3~5苗;水稻一生施用纯氮270.0 kg/hm 基蘖肥∶穗肥=7∶3,N∶P2O5∶K2O=1.0∶0.5∶0.5。小区试验,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60.0 m 重复3次,共18个小区。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生育特性。分别记载播种期、移栽期、抽穗期、成熟期,在齐穗期量取株高、剥查节间数。

1.4.2 茎蘖动态。 移栽后7 d,确定基本苗后,每个品种定点20株,分别于拔节期、抽穗期、成熟前调查群体茎蘖数和穗数。

1.4.3 产量。收获前每个小区5点取样20穴测定穗数;将全部稻穗装进网袋,风干后,脱粒、去杂质(不去空瘪粒),求出20穴的总粒数,从而求得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结实率;以1 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重,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 g),计算千粒重。成熟期每个小区单独全部收获计实产。

1.4.4 稻米品质。依照国标《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测定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胶稠度等;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采用米饭食味计(STA1A,日本佐竹公司)测定食味值。

1.4.5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采用澳大利亚Newport Scientific仪器公司生产的Super3型RVA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淀粉黏滞特性,用配套软件TWC分析。按照AACC规程(1995-61-02)和RACI标准方法,当米粉的含水量为12.00%时,样品量为3.00 g,蒸馏水为25.00 g。在搅拌测定过程中,罐内温度如下:50 ℃下保持1 min,以11.84  ℃/min的速度上升到95  ℃(3.75 min)并保持2.5 min,再以11.84 ℃/min的速度下降到50 ℃并保持1.4 min。搅拌器在起始10 s内转动速度为960转/min,之后保持在160转/min。

RVA谱特征值用峰值黏度(peak viscosity)、热浆黏度(trough viscosity)、崩解值(breakdown,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final viscosity)、消减值(setback,最终黏度峰值黏度)、回复值(consistence,最终黏度-热浆黏度)、峰值时间(peak time)和糊化温度(pasting temperature)等特征值来表示。

1.5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计算;采用DP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由表1可知,6个品种的产量差异较大,松香粳1018实产为10 584.0 kg/hm2、常香粳1813实产为10 489.5 kg/hm 均明显高于对照南粳46,分别高出1 056.0、961.5 kg/hm 增幅11.08%、10.09%;武香粳968实产为9 852.0 kg/hm 略高于对照南粳46,产量水平稳定;苏香粳100和南粳晶谷实产较低且较对照品种南粳46分别低354.0、925.5 kg/hm 减幅3.72%、9.71%。从6个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看,穗数在310.5万~340.5万/hm 其中高于对照南粳46的有松香粳1018和常香粳1813,分别高出 5.09%和2.31%;每穗粒数高于对照南粳46的品种有松香粳1018、常香粳1813和苏香粳100,分别高出9.27%、16.34%和7.32%;结实率苏香粳100为90.5%,与对照南粳46间差异明显,其余品种均在95.0%以上,且差异较小;千粒重最高的为武香粳968,其次为松香粳1018和南粳46。

2.2 不同品种茎蘖动态比较 由表2可知,6个品种(系)的分蘖性均较好,都能够在拔节期达到高峰苗,抽穗期达到预期穗数苗。各品种基本苗为103.5万~115.5万/hm 高峰苗为414.0万~465.0万/hm 有效穗数为310.5万~340.5万/hm 成穗率为69.7%~76.4%。松香粳1018的成穗率最高,为76.4%,其次是常香粳1813,为76.0%,南粳晶谷成穗率为75.0%,而苏香粳100最低,为69.7%。

2.3 不同品种生育特性比较 由表3可知,在同期播种、同天移栽的情况下,南粳晶谷抽穗最早,为8月22日,较其他品种早3~6 d,其余5个品种(系)的抽穗期差异不大,都在8月25—28日,均能安全齐穗,其中对照南粳46和松香粳1018抽穗较晚,为8月28日;常香粳1813、武香粳968、苏香粳100均为8月25日抽穗。各品种均在10月31日前成熟,成熟较晚的是对照南粳46和松香粳1018,为10月31日,全生育期均为160 d;最早的是南粳晶谷,为10月23日,全生育期151 d。株高超过100.0 cm的有常香粳1813和苏香粳100,分别为100.5和104.4 cm,其余4个品种均在95.0~100.0 cm。各品种节间数均为6个。从6个品种的生育期及特性来看,均适宜在本地区种植。

2.4 不同品种稻米品质比较

2.4.1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由表4可知,就加工品质而言,各品种的糙米率均较高,在83.8%~84.2%,差异不大;各品种精米率均在70.0%以上,其中松香粳1018精米率最高,为73.6%,其次为对照南粳46的73.3%,最低的是苏香粳100的70.9%;整精米率同样是松香粳1018最高,为68.7%,其次为对照南粳46的68.3%,最低的是苏香粳100。就外观品质而言,各品种的透明度均为3.0%;垩白粒率在20.4%~31.0%,差异较大,其中最小的是对照南粳46(20.4%),倒数第2小的是松香粳1018的20.8%,2个品种明显低于其他4个品种;垩白度在3.4%~6.2%,差异较大,最小的是松香粳1018(3.4%),倒数第2小的为对照南粳46(3.6%),2个品种均明显低于其他4个品种。

2.4.2 营养与蒸煮食味品质。由表5可知,各品种水分基本一致,均在15.0%左右。从营养品质来看,6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近红外蛋白含量均较低,变化范围在7.4%~8.8%;从蒸煮品食味质来看,直链淀粉含量在10.0%以下的品种有对照南粳46、松香粳1018和武香粳968,分别为9.3%、9.1%和9.8%;各品种胶稠度差异较大,变化范围82.0~91.5 mm,均偏软,其中超过90.0 mm的有对照南粳46、松香粳1018和武香粳968,分别为91.5、91.5和90.5 mm。

2.4.3 食味值。由表6可知,6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中食味值(米饭食味计测定)超过80.0分的有2个,在70.0~80.0分的有4个,松香粳1018最高(83.4分)、对照南粳46次之(83.2分)、武香粳968排第3(78.6分)。2020年12月,从外观品质(色泽、透明度,占比30%)、米饭品质(香味、外观、口感,占比70%)2个方面[3-4],对6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现场品鉴,趋势基本一致(松香粳1018为9.92分、南粳46为9.86分、武香粳968为9.82分、南粳晶谷为9.73分、苏香粳100为9.68分、常香粳1813为9.56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