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花生主产区田间杂草高效防控技术研究

作者: 常蕾 丁彬 蒋莹 冯梦诗 王瑞 谢吉先

泰州市花生主产区田间杂草高效防控技术研究0

摘要在全面了解泰州市花生田间杂草种类和主要除草剂的基础上,在花生主产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基地对花生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泰州地区主要杂草中有29种为阔叶杂草类型,9种窄叶杂草类型;常规使用的13种除草剂中有12种可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其中4种兼顾防治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本地花生田病虫草害呈现多点多发的迹象。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地花生田杂草防治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 花生;杂草种类;防除技术

中图分类号S 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24-013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4.028

Research on Effective Control Technology of Weeds in the Field in the Main  Peanut Producing Area of Taizhou City

CHANG  Lei,DING Bin,JIANG  Ying  et  al

(Tai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zhou,Jiangsu  225300)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ypes of weeds and main herbicides in peanut fields in Taizhou City,representative bases were selected in the main peanut production areas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weeds in peanut fiel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9 types of broadleaved weeds and 9 types of narrowleaved weeds among the main weeds in Taizhou area;Among the 13 commonly used herbicides,12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broadleaved weeds,with 4 of them balancing the control of grasses and sedges. There were signs of multiple outbreaks of diseases,pests,and weeds in local peanut field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measures for weed control in local peanut fields has been summarized.

Key wordsPeanuts;Weed species;Prevention technology

作为我国产量和出口创汇最高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花生的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1-2]。花生也是江苏省主要的特用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徐州、连云港、泰州、南通等传统花生种植地区[3]。草害问题是制约花生产量的关键因素,花生因草害一般减产5%~15%,严重的田块减产20%~30%,大量杂草也助长花生病虫害的发生蔓延[4-5]。调查明确花生产区杂草种类与危害情况,能够为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杂草防控策略奠定基础,但目前对泰州地区花生田杂草种类、发生危害情况、主要防治手段的理论研究尚不清楚。

花生作为泰州市主要特色粮经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0.8万~1.0万hm2。笔者在全面了解泰州市花生田间杂草种类和主要除草剂的基础上,在花生主产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基地对花生田杂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调查,旨在揭示田间杂草的发生危害状况和群落组成特征,为泰州市花生田杂草可持续性治理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江苏省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位于119°38′24″~3120°32′20″E,32°01′57″~33°10′59″N。泰州市在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等特点。泰州市气温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年均温14.4~15.1 ℃;年均降水量1 037.7 mm,年降雨量日为113 d,但受季风影响,南北地域降水变化率存在差异,该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宜花生种植的南边高沙土地区。以泰兴何高港等高沙土主产区为主,调查地点包括泰兴市赵杜村试验基地、泰兴姚旺镇夏家垈村试验基地、泰兴峰帅家庭农场基地、泰兴中科金龙基地、泰兴红军家庭农场基地、泰州所试验基地、高港区大泗镇霍堡村基地、泰兴市黄桥镇严徐村叶保良基地。

1.2调查方法

2021年8月在花生生长中后期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9点[6]取样法,样方面积为0.25 m2(50 cm×50 cm),记录样方中所有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测量相应的盖度和株高[6],同时记载所调查区域的前茬作物、土壤类型等其他资料。杂草种类鉴定依据《中国杂草志》。

花生苗长至4叶期时,花生田小区(2 m2)使用除草剂种类和用量见表1。

1.3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为了量化调查数据,在对样方取样数据进行处理时运用田间均度(U)、田间密度(MD)、频率(F)、相对频度(RF)、相对均度(RU)、相对密度(RD)、相对多度(RA)等参数[7]。

U=(某种杂草在调查田块中出现的样方次数/所调查同类田块总样方数)×100%

MD=(某种杂草在各调查田块的平均密度(株数/m2)之和/调查田块数)×100%

F=(某种杂草出现的田块数/总调查田块数)×100%

式中:n 为调查田块数;9 为调查样方数;Xi 为某种杂草在调查田块i中出现的样方次数;Di 为某种杂草在调查田块i中的平均密度(株数/m2);Yi 为某种杂草在调查田块i中的频率(1或0)。

RF=(某种杂草的田间频率/各种杂草的频率之和)×100%

RU=(某种杂草的均度/各种杂草的均度和)×100%

RD=(某种杂草的平均密度/各种杂草的密度和)×100%

RA=RF+RU+RD(RA表示某种杂草在杂草群落中所占的比重)

1.4数据处理试验数据使用WPS office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泰州市花生田杂草种类

泰州地区共调查到花生田主要杂草38种,隶属于19个科、31个属。各类杂草隶属于大戟科、菊科、廖科、禾本科、苋科的最多,合计占比52.63%;隶属于旋花科的有3种,占比5.17%;隶属于萝藦科和莎草科的分别有2种,合计占比6.90%。阔叶形杂草28个,占比73.68%;窄叶形杂草10个,占比26.32%。一年生草本22个,占比57.89%[5,8](表2)。

2.2泰州市常规除草剂类型及原理

泰州地区常规使用除草剂类型包括13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除草剂类型主要是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及乙羧氟草醚复配剂、精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等,这3类除草剂可用于防除花生田大部分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花生田杂草较为复杂,常规药剂分类多样、防除对象多样、土壤半衰期不等,生产中防除农田杂草应根据花生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后茬农作物类型等情况,安排除草剂种类和剂量,科学有理有据地做好花生田草害防治工作。本地常规使用除草剂作用原理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合成抑制型(H2、H3)、细胞功能破坏型(H1、H5、H6、H7、H12)、光合作用抑制型(H4、H7、H10、H11)和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型(H8、H9、H13)4种,对花生有药害作用的除草剂(H5~H13)属于后3种作用原理的除草剂,除草剂对花生的药害程度受药剂使用剂量、环境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遇到花生田药害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寻找解决农事中草害或药害问题的切实可靠路径(表2)。

2.3不同种类除草剂对花生药害

施用除草剂后7 d,发现48%灭草松、10%精喹禾灵、精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对花生苗不产生药害作用,花生幼苗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甲咪唑烟酸作为花生田专用除草剂,初期虽出现花生叶片局部发黄的症状,但后期花生恢复正常生长发育,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治效果非常好,覆盖花生整个生育期;其他类型的除草剂使用初期花生叶片发黄,或出现锈斑,或叶片变小植株变弱,或整株萎 蔫。施用除草剂10 d后,10%咪唑乙烟酸、40%氟醚灭草松、240 g/L甲咪唑烟酸、乳氟禾草灵、360 g/L异噁草松化学防除杂草的小区花生恢复正常生长发育,25%氟磺胺草醚、二甲四氯、双草醚3种除草剂对花生的药害持续时间较长,生产中建议慎用(图1)。

2.4泰州不同地区花生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

图2A显示相对均度RU值在1以上的杂草类型有22种,其中鲤肠、莎草、牛筋草、小藜和喜旱莲子草的相对均度最高,RU值均大于7;图2B相对密度RD值在20以上的杂草类型有20种,其中麦苗、皱果苋、小藜、中华山蓼、莎草和裂苞铁苋菜的相对密度最大,RD值均大于2;图2C相对频度RF值在2以上的杂草类型有16种,其中莎草、鲤肠、小藜、牛筋草和喜旱莲子草的相对频度最大,RF值均大于7。

图2D显示在泰州地区花生田调查到的38种杂草中,小藜、莎草、鲤肠、自身麦苗和牛筋草5种的相对多度大于23,为优势种类,它们对当前花生田的危害最重,应重点防除;皱果苋、喜旱莲子草、裂苞铁苋菜、鸭拓草、中华山蓼和稗草6种的相对多度在10~19,为局部优势杂草,在有些田块中危害重,也应重点防除;相对多度为5~10的包括狗尾草、野芋、鹅绒藤、酸模叶蓼、野慈姑和长裂苦苣菜6种,为次要杂草,有可能上升为主要杂草,在防除中也应予以关注;其他21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小于5,为一般性杂草,危害程度轻或偶见。

2.5花生田杂草综合防除措施

泰州地区年均温较高、雨量充沛,主栽区花生田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为杂草的衍生繁殖提供了丰富的温床。该研究集中在花生田化学药剂防除方面,但农田杂草处在人工频繁作业的独特生态环境之中,其群落演替受生产中耕作模式、田间农事、气候因素等的影响。Riemens等[9]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开发出了综合杂草管理(IWM)系统,研究杂草管理对作物系统的生态影响,IWM系统强调在全程监测条件下,从多样化种植系统、种质选择及建立、土壤管理和直接防控4个方面对杂草进行综合防控,随着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IWM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应用。结合泰州地区生态环境,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本地花生田杂草防治的综合措施。花生田间杂草不能仅靠单一防治措施,其防治手段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即农业防除、物理防除、生物防除、化学防除相结合,贯穿花生田农事活动全流程,如利用苗前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开展化学防除工作;通过合理轮作、间作,改变杂草生存环境和杂草类群;减少杂草种子来源,加强对外来种质的杂草检疫;利用动物、昆虫、病菌等方法防除某些杂草[10](图3)。(1)农业措施。施用腐熟的圈肥等有机肥,减少可萌发杂草种子的数量;冬耕比春耕可使杂草减少24.5%;深耕可减少表层土壤杂草种子的萌发率,耕翻、犁、耙、中耕松土等机械措施消杀杂草;轮作间作改变杂草生态环境和杂草群落;利用碎草、秸秆、麦糠等进行土层覆盖除草,保温保湿且增加土壤有机质;畦种或垄种;除草药膜或有色地膜的除草期限长。(2)减少杂草种子来源,对外来种质需加强杂草检疫,对自留种精选播种材料,及时清除地边、路边的杂草。(3)利用动物、昆虫、病菌等方法进行生物除草。(4)化学防治。土壤处理剂(苗前除草剂),除草剂喷洒于土壤表层,形成除草剂封闭层;茎叶处理剂(苗后除草剂),出苗后,将除草剂用水稀释,喷洒至杂草茎叶上,通过茎叶吸收消灭杂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