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和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作者: 董华芳 李文赟 王勇 马鹏 胡宁 郑传刚 李俊业 彭世逞
摘要 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在施用常规肥的前提下增施生物炭或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增加了株高、节距、叶面积,可以促进烤烟生长,提高了中上等烟比例,降低了烟叶总糖,增加了烟碱、钾含量;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增施微量元素提高了烤烟产量、产值,提高烟叶经济性状,增加了烟叶总糖,降低了烟碱、氯和钾含量,使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利于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叶安全性。综合分析,2种施肥组合对烤烟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可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生物炭;微量元素;烤烟;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 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14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39
Effects of Biochar and Micro Elements on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DONG Hua-fang1, LI Wen-yun1, WANG Yong2 et al
(1.Schoo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Xichang College, Xichang, Sichuan 615000;2.Liangshan Tobacco Company of Sichuan Province,Xichang, Sichuan 615000)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sed Yunyan 87 as the materia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iochar or micro elements on the growth,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lue-cured tobacco under the premise of applying conventional fertil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biochar increased the plant height, pitch and leaf area,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flue-cured tobacco,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 and superior tobacco leaves, reduce the total sugar of tobacco leaves,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nicotine and potassium; under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elements increased th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of flue-cured tobacco, improved the economic characters of tobacco leaves, increased total sugar in tobacco leaves, reduced the content of nicotine, chlorine and potassium, and mad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 leaves more harmonious. It wa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and increase the safety of tobacco leav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two fertilization combinations had a certain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which c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Key words Biochar;Micro element;Flue-cured tobacco;Yield;Quality
基金项目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LSYC201804);深圳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2017);西昌学院“两高”人才项目(50180072)。
作者简介 董华芳(1981—),女,河南济源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植物抗病育种研究。通信作者,教授,从事烤烟优质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16
近年来,过度施用化学肥料和长期不合理的农作措施导致土壤肥力障碍加剧、植烟土壤营养不均和肥料利用率低,其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1]。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作为重要经济作物,是产量与品质并重的作物,其生长及产质量与植烟生态、品种、植烟土壤、管理措施、施肥等条件密切相关[2],其中合理施肥是改善烤烟生长环境、促进烟株营养吸收均衡的重要途径。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无氧条件或者微氧条件下低温热转化后的固体副产物,有多孔性、碱性、吸附能力强和有机碳含量高等性质[2]。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孔隙度并降低土壤容重[3],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生物炭含有K、Na、Ca、Mg等矿质元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循环[4]。杨秋云等[5]研究表明,生物炭本身一种是炭化状态,虽然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质,但较难降解,作物能直接利用的部分较少。王怀臣等[6]研究表明,生物炭具有较多的活性氧官能团,使其携带大量的负电荷,利用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与其多孔性配合,在与肥料混合后对肥料起到包衣的效果,使肥料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可以减少肥料的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2,7]。目前生物炭
在作物肥效[8-11]等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
植物生长不仅需要N、P、K等大量元素,同时也需要微量元素,烤烟也不例外。微量元素是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才能获得优质、协调的烟叶[12]。崔国明等[13]研究表明,施适量的硼能协调烟株生理机能,使烟株根系发达,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对烟叶的增产、增质效果显著;张纪利等[14]研究表明,钼对叶绿素结构有稳定作用,能促进植株的氮素吸收、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移。李前进等[15]研究表明,硒可以降低焦油自由基浓度,在降低焦油的毒性方面有一定作用。
合理施肥使肥料及时、充分被烟株吸收,是优化烟株生长环境、促进烟株均衡营养生长的重要措施。根据植烟土壤养分情况及烟株生长情况,通过合理施用不同肥料对烟株进行调节,以满足烤烟生长、生产等需求。笔者通过施用生物竹炭与常规肥混合的生物竹炭肥、增施微量元素水溶肥、常规肥、不施肥4种处理,探讨生物竹炭和微量元素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均衡烤烟营养生长的施肥组合,为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会理县益门镇下村(102°34′E,26°90′N)进行,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pH为7.17、有机质19.53 g/kg、全氮0.88 g/kg、速效钾151.46 mg/kg、有效磷22.26 mg/kg。生物竹炭为利用竹产品工业废弃物在450 ℃缺氧条件制备而成;微量元素水溶肥有效成分为Cu+Zn+Mn+Fe+B+Mo≥100 g/L;凉山州优质烤烟生产技术规范烟草专用肥,即常规肥,纯氮用量为45 kg/hm2,m(N)∶m(H2O2)∶m(K2O)=1.0∶1.5∶3.0;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上述材料均由凉山州烟草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1个空白对照,处理T1在常规肥条件,施用生物竹炭、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常规肥+生物竹炭+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处理T2在常规肥条件,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常规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T3施用常规肥,并施用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常规肥+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处理CK不施基肥、追肥,施用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不施肥+与水溶肥等量的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为田间小区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设16个小区,小区面积50 m2,行株距为120 cm×50 cm,种植密度为16 000株/hm2,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采用漂浮育苗,于4月20日选取长势一致生长茁壮的无病烟苗移栽至小区。其余操作按照凉山州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①常规肥施用方法:纯氮用量为45 kg/hm2,m(N)∶m(P2O2)∶m(K2O)=1.0∶1.5∶3.0,70%的氮肥及钾肥、100%的磷肥作底肥,30%的氮肥及钾肥在团棵期作追肥,穴施;②生物竹炭施用方法:生物竹炭与常规肥均匀混合,作基肥穴施,用量为600 kg/hm2;③微量元素水溶肥施用方法:使用PB-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叶面喷施水溶肥1 000倍液,在团棵期喷施1次、旺长期每隔10 d喷施1次,在采烤前停止施用,共施用4次,选择晴天无风或微风条件施肥,施后4~6 h无降雨,否则后补施。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观察记录每个处理移栽的时间及50%以上烟株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
移栽后65 d,每个小区选取长势相似、能代表小区烟株长势的5株烟株,即每个处理选取20株按烟草行业标准(YC/T 142—1998)测定株高、节距、茎围、最大叶长与叶宽、有效叶数,叶面积计算公式:叶面积(cm2)= 叶长×叶宽×0.634 5。
1.3.2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移栽后80 d,采用5点法,每个小区选择20株,调查田间主要病害如黑胫病、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烟草花叶病等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计算公式: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3.3 经济性状。
各处理分小区单独采收烟叶,分别编竿并挂牌、烘烤、存放。按GB 2635—1992《烤烟》分级方法对烤烟烟叶进行分级,统计各小区烟叶的等级、重量和比例。按当地收购价格计算各小区烟叶均价。计算各处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
1.3.4 化学成分。
烟叶分小区按当地正常水平采收,分别挂牌标记烘烤,烘烤结束后取B2F、C3F、X2F烟样各2 kg,通过AMS Alliance连续流动分析仪Futura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烤烟大田生长相关性状的影响
2.1.1 生育期。
由图1可知,各处理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差异不大。除T1外的3个处理的缓苗期均为7 d;各处理团棵期表现为CK> T3> T2> T1,与T3对比,T1、T2均缩短了团棵期时长;T1旺长期、成熟期分别较T3长2、1 d;T2旺长期、成熟期分别较T3短2、4 d;T1大田生育期最长,为117 d,其次为T3,T2较T3短2 d。
2.1.2 农艺性状。
对烤烟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表1)表明,各处理茎围、节距差别不大,T1处理长势最好,除茎围较T3处理略小、最大叶叶长较T2、T3处理略小,株高、节距、叶宽、叶面积均最大。T2处理对烟株长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有一定抑制作用,成熟期叶面积较T3小45.2 cm2,株高较T3处理高2.5 cm,有效叶数较T3处理多0.2片,叶长较T3处理少2.5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