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烤烟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

作者: 喻保华 寇小杰 孙亚楠

中国烤烟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0

摘要 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索罗余值方程,分析2009—2018年我国15个烤烟产地烤烟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和要素投入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烤烟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144.01%,人工投入、物质和服务投入、土地投入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9.02%、31.71%、-6.7%,技术进步已成为烤烟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烤烟生产已经转向技术进步型增长。结合烤烟生产技术进步情况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挖掘我国烤烟生产潜力,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技术进步贡献率;C-D生产函数;索罗余值;烤烟种植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244-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65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ntribution Rate of Tobacco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in China

YU Bao-hua1,KOU Xiao-jie2,SUN Ya-nan1

(1.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3;2. Institute of Tobacco,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Using Cobb-Douglass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and Solow residual equation, we analyze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actor input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in 15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ing area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China was 144.01%, and the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s of labor input, material and service input and land input were -69.02%, 31.71% and -6.7%, respectivel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d become the main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flue-cured tobacco output, and the growth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in China had turned to the typ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ombined with the progress of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technology, we put forward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urther tap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flue-cured tobacco in China and further enhance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Key words Technical progress contribution rate;Cobb-Douglass production function;Solow residual value;Tobacco cultivation

作者简介 喻保华(1972—),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通信作者,讲师,博士,从事烟草经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5-02

烟草种植生产是整个烟草产业链的基础,在我国烤烟产量占烟叶总产量 9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18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00.3万hm2和211万t,烟农数量超过1 400万人,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和上缴财政总额均在1万亿以上,占国家税收总额的7%以上。作为烟草行业的基础,烤烟生产影响着整个烟草行业发展稳定性。当前国内烤烟生产受控烟政策、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烤烟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水平近年来不断下降。产业发展通常得益于有效的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为稳定烤烟生产水平、维护烟农利益和产业稳定发展,进一步挖掘烤烟生产潜力显得尤为重要,使烤烟生产在有限的种植面积约束下实现增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因此该研究基于技术进步贡献率和要素投入的产出贡献率展开分析,以期探索出提升效率、促进稳产增产的方案。

针对当前国内烤烟的生产现状,国内学者对烤烟生产的技术和效率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主要包括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袁庆禄等[1]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我国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发现烤烟技术效率较低,且种植规模上存在北烟南移的现象。李灿华等[2]运用SFA法和烤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的效率差异和收敛性,发现不同地区间技术效率的趋同趋势。田伟等[3]运用SFA和烤烟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烤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地区差异,发现烤烟生产的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的不稳定性以及不同区域的效率差异。崔传斌[4]从烤烟生产的规模经济角度出发,运用Malmquist法分析了我国烟草农业的规模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发现近些年我国烟草的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凸显。张宏永[5]运用DEA法分析了种植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烟农的最优种植规模。苏新宏等[6-7]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全面分析了河南烤烟的生产技术效率情况。蔡瑞林等[8]运用DEA法和全国烤烟生产面板数据,分析了烤烟投入要素对技术效率的显著负向影响。唐江云等[9]从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的角度,运用扩展DEA模型分析四川烤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烤烟生产效率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张琦[10]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结合Tobit模型和GMM模型分析了烤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并对效率提升提出更加针对性意见。王鑫磊等[11]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我国烤烟生产面板数据对烤烟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不协同变化影响烤烟全要素增长率的稳定性。在关于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研究中,公娜等[12]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方程对我国苹果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做了测算分析,得出苹果种植产业向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靳欣婷等[13]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方程对运城苹果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城地区有较高的苹果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夏勇开等[14]运用同类方法对我国香蕉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状况展开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香蕉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较小。魏丹等[15]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进行了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发现粮食作物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作用较低,并提出相应建议。

综合上述关于烤烟生产技术效率的研究发现,对烤烟生产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技术效率和效率影响因素方面,但鲜见有关技术进步及其对烤烟增产的贡献状况研究。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8年我国15个地区烤烟生产的面板数据和索罗余值法对我国烤烟生产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贡献进行测算,在对烤烟产业技术进步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把握烤烟技术进步和各生产要素对烤烟增产的贡献率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1.1 方法选择

技术进步是指在产出增长中除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外,其他所有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要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需要将科技进步的贡献值与其他投入要素的贡献值之间分离出来。索罗余值法的提出首次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在随后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究烤烟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状况,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并完成函数模型系数的测算,同时运用索洛余值方程对我国2009—2018年间15个烤烟产地的烤烟种植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和要素投入贡献率进行测算和分析,探讨进一步提高我国烤烟产业科技进步的途径。

1.2 模型构建

在制度环境给定的条件下,产出与投入之间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函数关系:

Y=f(X1,X2,...,Xn)(1)

式中,Y表示产出,Xn表示各种投入量,f表示Y与Xi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上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产量增长主要包含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2个方面。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要素投入包括劳动(L)、物质(F)、土地(M)和技术因素(A),因此产量增长与要素投入的关系可表示为式(2):

Y=f(L,F,M,A)(2)

根据C-D生产函数式(2)可以设定为:

Y=ALαFβMγ(3)

为测定技术进步率,引入时间变量t,并假定技术进步中性,技术因素(A)随t而变化,式(3)可变为:

Y=A(t)LαFβMγ = AeδtLαFβMγ(4)

取对数线性化:

LnY=lnA+δt+αlnL+βlnF+γlnM(5)

式中,α、β、γ分别为劳动投入(L)、物质和服务投入(F)、土地投入(M)的弹性系数。式(5)对t求偏系数:

Y'=δ+αL'+βF'+γM'(6)

式中,Y'、L'、F'、M'分别为产量增长率为劳动、物质和服务、土地等要素的投入增长率,δ为技术进步率。将式(6)变形,可得到:

δ=Y'-αK'-βL'-γM'(7)

则技术进步贡献率(EA)可表示为技术进步率与同期产出增长率的比值,具体如下:

EA= δ/Y'(8)

1.3 数据来源

该研究搜集了2009—2018年中国15个烤烟产地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为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选这15个烤烟产地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烤烟产量总和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以2018年为例,其烤烟产量总和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97.7%,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8.3%;其他年份的产量总和均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98.0%以上,烤烟的生产面积也占全国烤烟种植总面积的97.0%以上,这足以反映我国烤烟生产的整体情况,而其他地区的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不足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的1.0%,因此不考虑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少的地区。该研究涉及的各个数据均来自统计性资料。所用烤烟投入产出数据来自《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9—2018)、《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8)统计资料(表1)。总产出(Y)选取各年烤烟单位面积产量;劳动投入(L)为单位面积人工成本费用,包括家庭用工和雇工费用(元/hm2),物质和服务费用(F)为单位面积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其中直接费用有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药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护费、其他直接费用等,间接费用有固定资产折旧、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元/hm2);土地投入(M)为单位面积土地成本(元/hm2),包括流转土地租金和自营土地折旧等。由于所有地区数据处理过程类似,所以该研究主要以全国平均的数据为例进行测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回归分析

将2009—2018年间全国15个烤烟产地和全国平均数据代入式(5),运用frontier 4.1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各项投入要素弹性系数中,劳动投入(L)的弹性系数为负值-0.10,表明投入要素增加会引起产出的降低;物质和服务投入(F)以及土地投入(M)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表明投入要素增加会引起产出增长。3个投入要素的弹性中,物质和服务费用(F)变量的弹性系数最大,为0.39,即在生产方式与其他要素投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物质和服务费用投入每增长1%,平均产量约增长0.39%;其次为土地投入,土地投入每增长1%,平均产量增长0.06%;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最小且为负,大小为-0.10,劳动投入增加1%,平均产量约降低0.10%。

2.2 产量与投入要素增长率

2009—2018年我国烤烟产量、劳动、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投入的增长率见表3。整体而言,烤烟产量与投入要素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2009—2012年我国烤烟生产人工成本、物质和服务投入和土地成本均出现大幅度增长,所以在2009—2012年间出现了单产水平的短期增长。2013年烤烟种植人工成本和物质费用以及土地成本的投入增长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积极性;2015年烟草生产受卷烟提税顺价和去产能降库存等政策影响,单产水平下降;2017年以来市场逐渐平稳,烤烟生产大力培养职业烟农,烤烟生产水平和增长状况也逐渐平稳,成为现阶段烤烟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