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作者: 潘玉锡 王洪清
摘要 立足于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的调研,以访谈方式对桃花镇政府工作人员、社长和社员农户进行了调查,摸清该社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当前合作社面临社员老龄化、市场运作能力不强、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以及合作社运行管理不规范难题,并尝试给出破解对策,旨在促进该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挽救舟山水仙,帮助花农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水仙花;农民合作社;对策;舟山市桃花岛
中图分类号 F 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27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74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aohua Island Narcissus Cooperative in Zhoushan City
PAN Yu-xi,WANG Hong-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Taohua Island Narcissus Cooperative in Zhoushan City, the Taohua Town government staff, presidents and members of the farm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rviews,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an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cooperatives facing the aging of members,weak capacity of market operation,insufficient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rregula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operative, and try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aim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thereby saving Zhoushan narcissus, helping flower farmers continue to increase incom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Narcissus;Farmers’ cooperatives;Countermeasures;Taohua Island in Zhoushan City
作者简介 潘玉锡(199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和经济贸易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2;修回日期 2021-06-02
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因受独特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其所生产经营的水仙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舟山水仙与福建漳州水仙和上海崇明水仙并称为我国三大优良水仙品种,在1992年被选为舟山市花。作为舟山水仙花目前唯一种植基地,该合作社在近些年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目前已不足6.667 hm2。此外,社员老龄化日益加剧以及水仙销售市场被外地挤占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花农们的种植积极性普遍不高,舟山水仙岌岌可危。如果不及时解决合作社的这些困境,不仅花农收入受到影响,而且水仙花在桃花岛也将面临“灭绝”的尴尬状况,影响舟山市花形象。因此,破解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发展困境,找到对策,对花农持续增收、发展舟山水仙花和提升整个舟山市市花形象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其影响因素的剖析,我国学者对此展开了不少研究。黄祖辉等[1]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产品特性、生产集群、合作成员以及制度环境四大因素;马卫等[2]调查表明合作思想及知识普及、具备领导力的带头人、成员间信任关系、公平利益分配制度等因素是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条件。郭红东等[3]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研究显示物质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对合作社发展有较大影响;张勤[4]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指导、注册资本、理事长身份、品牌化程度等因素对合作社发展影响较大;崔宝玉等[5]研究发现监督制衡机制一定程度能提升社员收入绩效,合作社理事长能促进交易绩效,但社会绩效有待提升;万俊毅等[6]着重探讨合作社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司主导型合作社要比原生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高,合约治理对合作社经营绩效产生直接正向作用,还通过促进关系治理间接提升合作社经营绩效;杨林等[7]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财政扶持、金融信贷和外力创建对合作社经营能力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廖小静等[8]研究发现产品特性、经营规模和政府的信息、技术等支持对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有积极作用,而市场环境、政府财政补贴对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有负面影响。可以看到学者们围绕着合作社发展影响因素既进行了定性分析,也有实证研究,为当下合作社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此外,有关农民合作社发展问题与解决办法的相关文献也对水仙花合作社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潘凌云[9]指出我国合作社总体实力还较弱、资金人才匮乏、组织机构不完善、抗风险能力弱以及对外沟通不畅的发展短板,据此建议夯实合作社经济、技术与人力基础,完善组织机制与信息服务系统。李敏等[10]关注合作社的组织化服务问题,调查表明合作社的组织化实际业务仅表现为产前服务及农资统一采购环节,而对农产品深加工及统一销售、分拣检测等方面服务水平不高。邱雯雯[11]分析了合作社面临精英掌控、运行不规范、农民主体性未发挥和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提议政府应加强指导减少干预、延长产业链、规范制度建设及推进品牌建设等对策。曹军等[12]分析了辽宁省农民合作社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管理不规范、合作层次低和人才缺口大等问题,并建议营造合作社发展氛围、加强监管指导服务、增强合作社服务功能以及提升合作层次等举措。
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这些研究为人们更加全面认识与发展农民合作社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涉及海岛地区合作社的研究不多,尚有完善空间。笔者在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选择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该社基本情况,并通过对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尝试给出破解对策,以挽救舟山水仙,促进花农持续增收。
2 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发展现状
据了解,桃花岛隶属于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它是舟山水仙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唯一种植基地。该镇陆域总面积43.1 km2,常住人口10 867人,距普陀城区13.5 km。为促进舟山水仙发展,提高水仙质量,避免花农在销售时相互压价,在桃花镇政府引导下,2003年花农们自愿成立了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从实地调研来看,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如下。
2.1 合作社成员与规模概况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该社共有8名社员,规模较小,而且社员年龄普遍偏大,最年轻的50多岁,其余社员年龄多为70岁上下。在受教育程度上,除社长是初中文化程度最高外,其余多为小学水平。高峰时期(2003年)合作社水仙种植面积达33.333 hm2,年产200多万只商品球。近些年由于水仙种植效益不高,加上花农普遍年龄较大等原因,许多花农放弃种植或缩减规模,2020年水仙种植面积已不足6.667 hm2,年产量也只有几十万只商品球。
2.2 合作社销售概况
调研发现,合作社没有专业营销人员,主要依靠社长的社会人脉与销售经验,销售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在线下进行。近些年,由于社长年龄偏大,合作社在将社员部分商品球统一收储后,主要是被动等待漳州、北京和崇明等地客商上门收购,剩下的一部分则由花农自销,卖给舟山当地居民或被本地批发商与零售商收购。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销售渠道:①花农—消费者;③花农—批发商或零售商—消费者;③花农—合作社—批发商或零售商—消费者;④花农—合作社—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2.3 政府扶持概况
据了解,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围绕种花补贴、栽培技术和科研投入等方面支持水仙产业发展。而作为三大名水仙的漳州水仙花,当地政府对其扶持力度最大,出台政策从十个方面扶持水仙产业。此外,上海也对本地崇明水仙进行各方面支持(表1)。
2.4 合作社内部管理概况
经调查得知该合作社的相关章程和决策等运行机制不健全,日常管理也并未真正落实,流于形式。当前该社的大小事宜皆由社长负责管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在涉及社员核心利益等方面做得不到位,致使社员与合作社关系比较松散,积极性不高。以水仙销售为例,同样数量的商品球,花农自销要比合作社统一收购多2万元左右。利益问题是社员最在意的事,因此一些社员不愿将商品球交由合作社,对合作社失去了信心。
3 舟山市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面临的发展困境
自桃花岛水仙花合作社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在水仙生产种植方面,还是在市场销售和政府扶持上,都为今后舟山市水仙花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当前合作社仍面临诸多困境,影响着舟山市花形象和花农持续增收。
3.1 合作社社员老龄化严重,生产经营规模小,市场力量薄弱
目前舟山市普陀水仙的种植仍然依靠传统手工种植方式,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大,但该社的劳动力数量比较少,且花农年龄普遍偏大,身体健康状况、接受知识培训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如以前,精力十分有限,因此也就制约了水仙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张。另外,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谋取更高收入,当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不愿从事花卉种植,造成入社花农不多,种植面积难以扩展。此外,受制于独特的海岛地形,适合集中连片种植的土地资源紧缺,以及水仙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低,种植周期过长,大多数人不愿多种,以上原因共同影响着合作社水仙生产经营面积的扩大,造成舟山市水仙花市场力量不强。
3.2 合作社缺乏专业营销人员,市场运作能力不足
一方面,合作社没有懂网络销售的人,线上销售未发展起来。由于合作社成员年龄普遍偏大,学习能力与年轻人相比还有所差距,致使合作社错过了电商发展的红利与机遇。另外,线下销售走不出去。合作社主要是被动等待客商上门收购或直接拿到邻近市场上出售,遇到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水仙收购商要么以极低价格进行收购,要么干脆不来,这对合作社社员造成较大冲击。这种基于社会关系的被动销售方式具有不稳定性,例如该社长期合作的某北方收购商在2017年突然宣布不再收购,这使当年的水仙销售成为一个大难题。因此在缺乏专业营销人员的基础上,合作社市场运作能力非常薄弱,销售中往往承担较大市场风险,这对花农增收和合作社的持续发展造成非常大影响。
3.3 政府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与培训等力度有待加强
从实地访谈和相关资料可知,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为促进普陀水仙产业发展,在多个方面进行扶持,像生产补贴、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出台,还有普陀水仙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仙花合作社的发展和花农种植积极性,但与漳州水仙的政府支持相比在扶持力度和深度上有所不足,扶持措施还有完善空间。漳州市政府在2019年专门推出了水仙原产地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涉及原产地保护区划定、立法保护、财政扶持、营销体系建设等10个方面,显著促进了漳州水仙的快速发展,无论从业人员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舟山水仙不能比的,这对合作社水仙生产销售造成较大冲击。政府需要以更大力度,尤其是财政和培训等方面扶持舟山水仙和合作社的发展[13]。
3.4 合作社运行管理不规范,社员积极性不高,服务功能未有效发挥
该合作社主要是在政府引导下,由专业大户带头成立的。由于成员都是本村村民,规模小,因此合作社服务范围仅限于本村,服务环节也主要停留在种植与简单雕刻。而且调研发现,该社相关规章制度严重缺失,运行机制不规范不健全,社员与合作社关系普遍松散。具体来看,在决策上,涉及重大决策等事务常常由合作社发起人决定;在治理机制上,没有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同样是由合作社发起者的专业大户负责,普通社员无法参与管理,经营随意性比较强,而且由于发起者缺乏管理经验,进一步限制了合作社的运行效率和功能发挥。在涉及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与分配机制上,存在不透明不完善问题,一旦合作社收入减少,社员积极性会受到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