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淄博中郝裕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孙慧颖

摘要 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郝裕村乡村旅游为例,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对中郝裕村的特色旅游小镇模式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其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如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存在不合理开发现象、品牌效应不够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对策;中郝裕村

中图分类号 F 590.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2-013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2.03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Rural Tourism in Zhonghaoyu Village, Zibo, Shando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UN Hu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22)

Abstract Taking rural tourism in Zhonghaoyu Village, Bosh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s example,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y,this paper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 tourism town model in Zhonghaoyu Village, understoo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u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infrastructure level, lack of professionals,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t brand effect,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ural tourism;Countermeasures;Zhonghaoyu Village

作者简介

孙慧颖(1995—),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政策。

收稿日期 2021-06-07;修回日期 2021-06-11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日益兴盛。乡村旅游不只是旅游中的一种形式,更是复兴乡村风俗文化、吸引外来游客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而成为了我国乡村振兴和发展政策的关键部分,目前被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广。笔者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郝裕村为例,在顺应当下乡村旅游带动乡村发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形势基础上,深入分析中郝裕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政府在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与规划中对乡村的旅游业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安排,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乡村旅游也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快速发展[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3]。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带动乡村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有助于推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村民收入,有利于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乡村旅游的发展通常是由两种不同力量推动的。一是单一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致力于追求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由于城市发展节奏快,人们工作压力较大,便更加渴望亲近自然,乡村旅游就成为人们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或人们越来越怀念之前在农村的生活方式,迫切想要感受农村的风土人情。二是现在农村的传统风俗活动越来越少,农村的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这使得政府选择通过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而保留农村的传统文化,留住农村的人口。回顾前面30年的发展,有很多农村的经济体遭受了非常严峻的衰退,农村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严重缺失、较高的失业率以及农村的大部分年轻人和高学历人员都迁移到了城市,这对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对乡村旅游业日益增长的支持基于它可能为乡村振兴带来诸多好处[4],加速了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环境宜居。

1.1 乡村旅游通过开创市场和增加就业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稳定增长

旅游业会对农、林、牧、副、渔业以及手工业、食品加工业等产生有利的影响。比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新的机遇和市场,旅游会给农产品带来一定的宣传效应,能够加深游客对农产品的认知,从而带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这就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研究表明,游客在旅游中与当地旅游产品的互动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可能会导致游客以后对该农产品的异地购买。需要说明的是,农业和旅游业都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这个特征就决定了对农业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季节性,所以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不会代替农业,而是成为农村人口的收入来源和额外的生计选择。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日益兴盛,部分耕地会用于旅游开发,使得部分农民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但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有了很大的提升。收入来源主要包含开办民宿、饭店带来的收益,房屋出租给商品经营者所获得的租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以及参与农村集资旅游产业所享有的年终分红等。

1.2 乡村旅游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社交能力与自身素质,改善了乡村的人力资源水平

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村民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比如销售、经营和服务技能,村民通过学习各种技能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旅游行业的工作主要是服务好游客,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这种工作性质会使农民频繁地接触各种游客,与游客进行多方面交流互动,使得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这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所不能带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居民与外界的往来就更加频繁与密切,从而使社会网络得到加强。乡村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给农村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村民可以留在家门口工作,青壮年劳动力不用为了养家糊口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加之随着乡村旅游业发展步入正轨,更多的年轻人就会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提升了村庄的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使农村的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1.3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村民对当地文化高度认同,同时也增强村民的凝聚力

发展乡村旅游,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就是村民需要向外地游客展示村庄的生活方式、特色产品、传统活动等来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比如,展示农民劳作的工具、原始的食品加工工具,向游客展示农民耕作和生活的场景; 展示特色农产品例如莲藕的种植过程、特殊工艺和营养价值等,进而吸引游客进行购买;把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农产品、历史典故等用到民居建筑中去,使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合;农家乐以及饭店推出当地的特色美食,给游客带来味觉的享受。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感,也加强了村民们对当地文化的高度认同。向游客展示的美食、特色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都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村庄的传统和历史文化,村民们有责任并且愿意尽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当地的这一特色文化,采取各种行动来发展和守护共同的家园,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这在无形中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2 山东省淄博市中郝裕村旅游发展概况

2.1 发展概况 中郝峪村地处淄博市博山区大山深处,这里大山绵延,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该村除了生产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外,没有种植其他经济性农作物,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的经济来源只依靠传统的农产品收入,集体经济薄弱,没有资金,经济项目较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

在中郝裕村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之前,该村共计113户、360人,2010年人均收入不足2 000元。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来,目前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4.5万元,户均存款已经15万元以上,10年来人均收入增长了20倍。这一惊人的变化源自中郝峪村实行的“全民入股+公司化运营”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12年中郝裕村成立了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该村的乡村旅游模式从最初的单一观光农业,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包括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制作与销售、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研学等,逐步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小康的惊人蜕变, 先后荣获“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建设基地”“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通过当地政府以及居民的不懈努力,中郝裕村乡村旅游业规模逐步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了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对中郝裕村景区的调查发现,游客大部分都是淄博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很少,而且中郝裕村景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特色旅游业来说发展滞后,客流量一般,大部分是中小学研学队伍、机构拓展培训以及当地散客,景区的影响力还是较小,没有给当地吸纳更多的外地游客。而且通过对景区周围村镇的调查发现,周边村镇几乎没有受到中郝裕村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生活配套设施与服务严重缺乏,没有特色民宿以及当地特产的售卖,说明中郝裕村的旅游发展还未形成规模,未能给周边村落带来经济效益。中郝裕村旅游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还是以农家乐和采摘为主,特色旅游项目较少,村落文化的融合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村落文化参观和高产值高流量的农业观光种植园、产业园发展不足。

2.2 中郝裕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2.1 交通不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游客满意度较低。中郝裕村得益于自己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但是却地处偏远,交通问题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首要问题,通往景区的路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而且公交车班次少,等待时间较长,再就是道路年久失修,标识也不够清晰,对于自驾游客不是很便利;景区内部分基础设施比较陈旧,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不到位,资金基本都用于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就忽略了景区原本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景区这几年的发展,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原本的停车位数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需要,卫生间的建设也比较原始,不够干净整洁,山区通信网络问题比较严重,手机经常会没有信号,大大影响游客的便利度。基础设施建设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舒适度和便利度低会导致游客成为一次性游客,景区的知名度也会大大降低,会严重制约该地乡村旅游的发展[5]。

2.2.2 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比较混乱。中郝裕村目前在集中力量开发新型的乡村旅游项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致使大多旅游项目发展比较缓慢,成果不尽人意,对中郝裕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由于城市化发展,绝大多数高学历、专业技能强的人才都进入城市发展,村庄剩余人口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以及老年人、儿童,人力资源流失问题严重,极大地制约了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经营;其次,乡村的管理服务人员主要是缺乏专业素养的当地居民和乡村干部,相关能力非常有限,目前会有相关专业的专家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但是培训费用较高,培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一致。总之,专业人才与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中郝裕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

2.2.3 不合理的开发问题严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