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倒春油菜新品种秦油558的优良特性和生产潜力分析
作者: 张忠鑫 王学芳 董育红 关周博 郑磊
摘要 为解决我国春油菜区缺少优质高产及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针对性选育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秦油558。2016、2017 年参加国家春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晚熟组),2 年平均产量为3 579.15 kg/hm2,比对照增产2.77%;产油量1 659.00 kg/hm2,比对照增加 10.90%,居试验第1位,Shukla方差分析稳产性好。其芥酸含量为0,硫苷含量为 26.56 μmol/g(饼粕),含油量为46.41%,比对照增加3.40百分点,于2018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秦油558高产稳产品质优,植株矮壮易机收,适宜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等海拔2 7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春油菜;新品种;秦油558;抗倒;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 63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4-0031-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4.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New and Spring Rape Variety Qinyou 558 with High Yield and Lodging Resistance
ZHANG Zhong-xin, WANG Xue-fang, DONG Yu-hong et al
(Hybrid Rapeseed Research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Rapeseed Branch of National Oil Crops Genetic Improvement Center,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varieties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operation in rapeseed areas of China, Qinyou 558, a rapeseed variety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was selected and bred. Qinyou 558 was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 Spring Rape New Variety Regional Test (late maturity group) in 2016 and 2017, the average yield in 2 years was 3 579.15 kg/hm2, with an increase of 2.77%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oil yield was 1 659.00 kg/hm2, with an increase of 10.9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hich ranked first in the test, and Shukla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good stability of production. Its erucic acid content was 0, glucosinolate content was 26.56 μmol/g (rapeseed meal), and its oil content was 46.41%, which was 3.40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It passed the national non-major crop varieties registration in 2018. Qinyou 558 was a high-yield, stable product with high-quality, short and sturdy plants that were easy to harvest mechanically. It wa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planting in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Qinghai, Gansu and other regions below 2 700 m altitude.
Key words Spring rape;New variety;Qinyou 558;Lodging resistance;Mechanization
基金项目 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秦油558油菜品种的示范与推广”(LM202004)。
作者简介 张忠鑫(1988—),女,内蒙古赤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油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6-10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菜籽油在国产油料作物产油中占47%以上。我国油料类作物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需要,每年从加拿大等国大量进口菜籽,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油菜籽的短缺还将会继续加大[1]。春油菜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10%[2],该区地域辽阔,机械化水平高[3]。而我国北方春油菜区品种抗倒性不强[4],制约了该区油菜产业的发展。因此,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适于机械化栽培的油菜品种,实现油菜生产机械化,解放农村生产力,才能为油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供有力支撑[5-6],对提升我国油菜产量、缓解面积下滑、保障我国国民食用油的供给具有重大意义。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以优质、高产、抗倒、适宜机械化为育种目标,在春油菜区选育出优质、高产、抗倒、适宜机械化春油菜新品种秦油558,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为 GDP 油菜(2018)610223。鉴于此,笔者从抗倒性、丰产稳产性、品质等方面对油菜新品种秦油558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明确其优良特性及生产潜力,为在适宜区域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秦油558由大角大粒丰产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124-2A和抗倒恢复系SR3杂交选育而成,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提供;对照青杂5号在市场上购买。
1.2 方法
1.2.1 抗倒性分析。
2019年青海互助油菜生长中后期雨水较多,以青杂5号为对照,对秦油558 的抗倒性进行测定。倒伏级别的划分以及倒伏指数的计算均参照乔春贵[7]的方法进行,倒伏指数越小,品种的抗倒伏能力越强。同时测定与倒伏密切相关的性状株高、有效分枝高度、根茎粗、茎秆抗折力和茎秆穿刺力[8-10]。
1.2.2 品种试验。
秦油558在2016—2017 年度参加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研究所共同组织的2轮春油菜新品种试验,共24个点次(内蒙古海拉尔拉布大林、特泥河、上库力和谢尔塔拉,甘肃兰州、民乐,新疆昭苏、农四师75团,云南丽江,青海西宁、互助、湟中等)。该研究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研究所汇总的《2016—2017年国家春油菜品种试验总结》。
2 结果与分析
2.1 秦油558抗倒性分析
2019年青海互助县油菜生长中后期雨水较多,油菜倒伏严重,有鉴定抗倒性的适宜环境。在油菜成熟期对秦油558进行了抗倒性鉴定试验,以青杂5号为对照,其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秦油558 的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分别为166.4、52.4 cm,比对照青杂5号分别低1762%、37.02%。但根茎粗为1.77 cm,比对照增加了2123%。秦油558茎秆抗折力和茎秆穿刺力分别为69.19和43.22 N,比对照分别增加了40.32%和19.00%。倒伏指数仅为0.8,抗倒性明显优于对照青杂5号。
2.2 秦油558品质分析
品质检测由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品种的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量进行检测,样品为各点收获后混合取样。由表2可知,2016 年区域试验的秦油 558种子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为23.42 μmol/g(饼粕),含油量为45.31%。2017年种子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为29.69 μmol/g(饼粕),含油量为4750%。2 年平均芥酸含量均未检出,硫苷含量为2656 μmol/g(饼粕),符合国家双低优质标准;含油量为4641%,比对照青杂5号(43.01%)高3.40百分点,属优质高油品种。
2.3 秦油558丰产稳产性分析
秦油558参加2016、2017年 2 个生产周期的春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晚熟组)。2016年平均产量为3 751.65 kg/hm2,比对照青杂5号增产2.37%,居试验品种第3位;产油量1 699.80 kg/hm2,比对照青杂5号增油7.38%,居试验第1位。2017年平均产量为3 406.65 kg/hm2,比对照青杂5号增产3.17%,居试验品种第3位;产油量1 618.20 kg/hm2,比对照青杂5号增油1442%,居试验第1位。综合 2 年试验结果显示,秦油558平均产量为3 579.15 kg/hm2,比对照增产2.77%;2年平均产油量1 659.00 kg/hm2,比对照增加 10.90%,居试验品种第1位。由于我国春油菜地区跨度大,各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别较大,品种很难适合每个地区。对2年试验品种的适应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2016年Shukla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秦油558变异系数最小,为3.815 2%,表明其对地点适应性强、稳产性最好;2017年Shukla变异系数为8322 6%,小于对照青杂5号(9.617 7%),表明其地点适应性和稳产性好。
秦油558在新疆建设兵团74团、75团、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试验站、牙克石农场、青海互助、青海湟中及甘肃民乐等示范推广,平均产量3 768.26 kg/hm2,其中青海湟中产量最高,达5 328.75 kg/hm2,丰产潜力突出,目前已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
3 结论与讨论
春油菜区是我国传统的优势油菜产区,青海省是我国北方春油菜品种改良中心和良种供应中心,培育的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占我国春油菜区杂交油菜种子市场的85%以上[11-12],极大促进了该区油菜生产的发展,这些品种的特点是植株高大、结角层及重心偏上、产量潜力高,缺点是在高水肥条件下容易倒伏、抗倒性不强、不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机械化生产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日趋匮乏,油菜实现机械化生产,而品种抗倒伏是实现机械化收获的首要条件。因此,在秦油558选育过程中应注重抗倒性选择,在青海互助春油菜区选择植物学性状,在长江流域多雨地区进行抗倒性鉴定,秦油558的抗倒性明显优于对照青杂5号,是适宜机械化的优良品种。
菜籽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推广的双低优质油菜脂肪酸结构合理,是现今食用植物油中的
优质油品[13-14]。秦油558的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6.56 μmol/g,符合国家双低优质标准。提高含油量可以提高产油量,从而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是油菜高效育种的关键途径。秦油558含油量46.41%,2个生长周期平均产油量1 659.00 kg/hm2,比对照青
杂5号产油量增加10.90%,居参试品种第1位;秦油558在我国冬油菜区包括黄淮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不错种植表现,正在申请扩区登记,是优质高油的广适性品种。不同作物新品种的稳产性、广适性都是检验其在生产上具有优势的基本依据[15-17],上述试验及分析都进一步表明秦油558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