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我国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黄伟家 张盼盼 臧建成

2010—2020年我国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计量分析0

摘要 [目的]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领域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决策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中分别提取发表年份、资源类型分布、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文献来源、学科领域分布、基金项目等字段,利用Excel等统计分 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12、2013、2014、2016年相关研究论文最多,之后略微下降呈平稳的趋势,总的来说10年内的发文量较多。文献资源类型分布方面,发文量最多的为期刊,达344篇,占73.82%;文献发布机构较多集中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四川农业大学55篇,发表有10篇以上的机构依次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8篇、东北师范大学26篇、西南民族大学21篇。文献来源及学科领域分布方面较多,其中发文最多的学科为农业基础科学392篇,然后依次为农艺学291篇、林业109篇。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在西北地区研究较早,并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绩;项目基金方面,在所检索出来的466篇文献中得到基金支持的有418篇占89.69%。[结论]近10年来关于土壤动物方面课题逐步得到重视和广泛关注,土壤动物的研究对生态学领域问题逐步得到重视。

关键词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4-0215-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4.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HUANG Wei-jia1,2,ZHANG Pan-pan1,2,ZANG Jian-cheng1,2 (1.Department of Plant Technology,Tibet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Linzhi,Tibet 860000;2.Lab of Resource and Applied Insect in the Tibet Plateau,Linzhi,Tibet 860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more fully reflec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ield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hina,and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vide in the field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diversity.[Method]The fields of year of publication,distribution of resource types,distribution of the authors’ affiliated institutions,literature sources,distribution of subject areas,and fund project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literatures by bibliometrics method.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uch as Excel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process the data.[Result]The number of related research papers was the highest in 2012,2013,2014 and 2016,and then decreased slightly and showed a steady trend.In general,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in ten years was relatively high.In terms of the type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the most published articles were periodicals (up to 344),accounting for 73.82%.The literature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were mainly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we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55),followed b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28),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26) and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1) with more than 10 papers.Among them,392 papers were published in basic agricultural science,followed by 291 papers in agronomy and 109 papers in forestry.The research on the diversity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had been done earlier in Northwest China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In terms of project fund,418 of the 466 literatures retrieved were supported by fund,accounting for 89.69%.[Conclusion]It can be seen that in the past 10 years,soil fauna has gradually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widely paid attention to,and soil fauna research has gradual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ecology.

Key words Soil fauna;Community diversity;Literature analysis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地区基金项目[XZ2018ZRG-35(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07)。

作者简介 黄伟家(1996—),男,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保护。*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从事昆虫生态、土壤动物和农林害虫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5-19;修回日期 2021-06-22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同类型土壤生物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其特征及变化规律直接决定了土壤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1]。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反映出生态环境的问题。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大的一类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几乎能参与所有的土壤生态过程,在土壤中与植物、土壤微生物组成土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土壤动物数量众多,体型差别较大,其食性、功能也各不相同。目前,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土壤动物体型大小和食性差异进行分类。根据体型大小分为小型(平均体宽<0.2 mm)、中型(平均体宽0.2~2.0 mm)和大型土壤动物(平均体宽>2.0 mm);根据食性差异,将土壤动物分为植食者(新鲜凋落物)、腐食者、菌食者、捕食(其他动物)者和杂食者[2]。土壤动物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碳(C)、N循环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亦是种类最丰富的生物组分[3],而且基本参与所有地下生态学过程,例如通过摄食、分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对植物、微生物的调节和参与土壤呼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土壤C循环[4],因此土壤动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及其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动物是土壤养分的制造者,其类群或群落组成等差异能够反映土壤生态系统中环境的变化[5]。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分解者,在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质形成、土壤结构改善以及植物演替影响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6-8]。另外土壤动物物种丰富、数量较多,对于外界环境反应较为敏感,其中土壤微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尤为突出[9],常被作为表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为土壤的健康状况提供指示作用[10-11]。文献计量学是以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来定量分析文献情报,可以客观地反映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宏观发展态势[12]。科学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对科学技术水平的一种重要量度[13-14],从文献计量角度探讨科学研究布局和发展态势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15-16]。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多是关于土壤动物中的较为细致的主题,较少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从宏观的尺度上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领域进行分析。鉴于此,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主题并在结果中精确检索,对2010—2020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关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我国目前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前沿动态,以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目前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这一领域研究的决策和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检索平台,利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关键词”检索,检索2010—2020 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包括文献综述、学术论文、国内会议、期刊、报纸等,共检索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466篇。其中201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量最少,为30篇;2012年发表篇数最多,为57篇。从文献资源类型分布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为学术期刊,达344篇,占73.98%;学位论文有118篇,占25.16%,其中硕士论文100篇,博士论文18篇;会议文献3篇。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中分别提取发表年份、资源类型分布、作者隶属机构分布、文献来源、学科领域分布、基金项目等字段,利用Excel等统计分 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3 数据采集时间范围 数据采集时间范围为2010年1 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文献发文量 文献发表量与年代的分布情况可以显示出在这一研究领域理论的发展轨迹,一时期内文献发表的数量和速度的增加都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在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发表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文献量最多,为57篇;2015年发表的文献数最少,为30篇;2012、2013、2014和2016年都在发表较多,分别为57、54、47、50篇。从2010—2020年关于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发文量中可以看出,2012—2016年是发表文章最多的年份,2016年之后的发文量开始略微下降但每年发文量较为平稳,总的来说10年内总发文量较多。

2.2 主要、次要主题分布

主次要主题能够准确表达文章研究的主旨,显示了在相关研究文献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着重点,表2是10年间发布的相关文献中前30的主次要主题的分布情况。由表2可知,所搜集的466篇文献中,主要主题最多的为土壤动物250篇、土壤动物群落228篇,其次为群落结构79篇。由表2可知,在搜集的文献中次要主题最多的为土壤动物多样性83篇,然后依次为群落结构65篇、土壤动物群落50篇、生物多样性38篇等。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文献中大多主题还是关于土壤动物、土壤动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等。

2.3 文献来源

表3是2010—2020年发布相关文献4篇以上来源分布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文献来源最多的是生态学报30篇(占11.72%)、生态学杂志23篇(占8.98%)、四川农业大学19篇(占7.42%),然后依次为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4篇(占5.47%)、应用生态学报13篇(占5.0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2篇(占4.69%)、东北师范大学10篇(占3.91%)、安徽农业科学10篇(占3.91%)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