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拥抱暖冬

作者: 邹璟

在沙特,拥抱暖冬0

不论是球王梅西成为沙特旅游大使,还是热播综艺《花儿与少年》的沙特之行,都让这个远在中东的国家成功吸引了中国游客的目光。

在过去,这里是石油的代名词,是新闻里的常客,如今,这个神秘的国度也一点点地呈现出它的美丽和友善。壮阔无垠的荒漠高原、年湮代远的古城遗址,抑或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都会,都会刷新你对沙特的认知。

在沙特,拥抱暖冬1
在沙特,拥抱暖冬2

德拉伊耶古城

我从利雅得出发前往德拉伊耶古城。从利雅得机场走出来时,一众摩天建筑出现在眼前,沙特那层神秘的面纱好像一下子就被揭开了——看上去,它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大城市似乎没什么两样——同样宽阔的马路,同样熟悉的炸鸡店招牌,同样的车水马龙。偶尔把我们思绪拉回的,是街头巷尾不时出现的穹顶和满大街的阿拉伯文,以及城市边缘肉眼可见的浩瀚沙漠——

不过,再浩瀚的沙漠也是有绿洲的。在哈尼法谷地,诞生了沙特王朝的第一代政权,河水孕育了德拉伊耶古城(Diriyah),在这片砖泥结构的城墙之中,曾拥有沙漠中最欣欣向荣的文明。

刚把车停在停车场,一大片城堡式的建筑就映入了眼帘,黄褐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显得韵味十足——这就是德拉伊耶,也是现代沙特阿拉伯的诞生地。

在沙特,拥抱暖冬3
马斯马克堡内景

德拉伊耶一度是沙特政治、文化、学术和商业的繁荣之地,加之它处在历史上朝圣者和商人旅行的十字路口,所以也被认为是当时“知识和文化交流的灯塔”。

在路旁的一个展示牌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沙特阿拉伯故事的第一章就是在这里写就的,这里被尊为王国的诞生地。现在,作为沙特最大的修复项目之一,德拉伊耶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眼球。也在帮助撰写沙特王国故事的下一个篇章。”

2010年,德拉伊耶古城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的伊玛目清真寺、萨尔瓦宫殿等建筑瑰宝,也成为阿拉伯半岛中部特有建筑风格的最佳例证。如今,这座由哈尼法谷地蜿蜒而生、星星绿洲点缀的苍黄夯土之城已经整修完毕,等待游客们的光临。

马斯马克堡

马斯马克堡位于利雅得市南郊,始建于1865年,在阿拉伯文中意为“又高又厚的建筑物”,这个名字对这座坚固的堡垒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它的城墙非常厚,每个拐角处都有一座18米高的巨大瞭望塔。现在这里是一个博物馆,里面珍藏着百年前的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物,见证了沙特王国建国立业的艰辛。

在沙特,拥抱暖冬4
马斯马克堡建筑外观

对沙特这个中东最大的国家来说,马斯马克堡作为王宫并不算大,城堡内部完美复刻了老利雅得的样子,老照片记录着还没有石油之前的沙特人的生活,看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看工匠们在各自生产,看渔民们辛勤捕捞……走过看过的每一帧画面都令人恍惚感到穿越回过去。

人们总是说博物馆是历史的收藏家,老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而前身是皇宫的马斯马克堡就刚好集合了这两者的优势,它既是收藏家,也是见证者。

在沙特,拥抱暖冬5

迪拉市场

从马斯马克堡垒出来,旁边不远就是利雅得著名的迪拉市场(Dirah Souk),和别处不一样,迪拉市场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开放的露天市场,市民们会自发把一些旧货拿到此处贩卖,甚至可以以物换物。

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栋塔房,都是利雅得昔日时光的见证者。从集市里,你依然能够感受到昔日的“味道”,沿着狭窄的街巷前行,大大小小的货袋堆放在两侧,空气里弥散着浓郁的香料味道,有肉桂、藏红花和乳香等等。

在沙特,拥抱暖冬6

商品的门类也是花样繁多,老旧唱机、明星照片、铜器、银器、木器、酒杯、花瓶、烟灰缸、老电话、老收音机……而且版本众多,价格由买家出,有机会进行一些老式的讨价还价,如果喜欢这些“古董”,那真是一个实打实的捡漏好机会。

虽然没有把大包小包扛回家的冲动,但可以在弯弯绕绕的巷子里开启一段老城区的遛弯儿之旅,走走停停、逛逛拍拍,累了就坐在随处可见的座椅上休息,慢慢感受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热闹……

埃尔奥拉

在沙特,拥抱暖冬7

黑格拉之旅

黄沙之下的黑格拉,孕育了纳巴泰人神秘而强大的文明,也是沙特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地方。

和当时其他阿拉伯部落一样,纳巴泰人也以游牧为生,在控制了从阿拉伯半岛南部向北通往希腊、埃及、腓尼基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和近东国家的香料贸易路线后,他们充当中间商,建立起帝国,在公元一世纪前后鼎盛一时。

沉睡在时间中的纳巴泰文明在沙丘之间崛起又轰然落幕,只留下香料与虔诚朝圣路上的遗迹,直到19世纪英国旅行家查尔斯·道蒂(Charles Doughty)的出现,寻找到了当时被称为“玛甸沙勒”(Mada' in Salih)的黑格拉,它往日的辉煌才露出一角。

在金黄色砂岩的立面,纳巴泰人开凿了壮观的墓穴。如今这里一共有一百多座保存完好的有着岩刻精美外墙的陵墓,或独立或群聚,里边封存着远古居民的生活和文化细节,也彰显出当时高超的营造技艺。其中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墓穴,也是各宣传画上的常客,就是未完工的库扎之子利哈亚尼古墓,高约22米,巨石苍苍,在茫茫荒漠中孑然而立,也被当地人称为“孤独的城堡”。

在沙特,拥抱暖冬8

大象岩

大象岩(Elephant Rock)是埃尔奥拉的另一个代表性景点。这块颜值超高的巨型砂岩,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光阴,被自然风和季节洪水缓慢雕塑成如今的形状,像一头穿越时空隧道走出来的猛犸象。看到它的第一眼,你的眼睛似乎就再也难以挪开。

最适合的观赏时间是日落时分,晚霞的光会给大象岩披上一层玫瑰色的皮肤,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像一件精心布置的艺术展品。如果不怕麻烦,还可以稍稍来一段20分钟的徒步,登上大象岩西侧的小山,这里不仅可以俯瞰大象岩,更可打卡另一处知名景点水瓶岩(Bottle Rock)——一个形状和阿拉伯水瓶极其相似的大岩洞,从岩洞望出去,又是埃尔奥拉的另一片新天地。

在沙特,拥抱暖冬9

马拉亚音乐厅

在沙特,有一座在沙漠中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巨大音乐厅,在合适光线下会“玩消失”,它就是在202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世界上最大的镜面建筑”的马拉亚音乐厅。

马拉亚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镜子”,如果你作为一名设计师,客户的要求是建造一个能与周边环境更多联系,能完美融入环境的建筑,那这座在沙漠里的镜面建筑确实就是最佳答案。它完美地映衬出纳巴泰区布满岩石的亚沙山谷的壮丽美景。从本质上说,它是将周围的自然与非自然元素“复制粘贴”到建筑的表面上,让简单的体块建筑自然地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建筑本身消失了一样。

你可能会好奇这栋玻璃房子的功能性,事实上马拉亚音乐厅不仅是一座可用于文艺商演的功能场所,里面还有一家叫作“社交马拉亚”的餐厅,我们还在这里美美地吃了一顿,味道相当不错。

在沙特,拥抱暖冬10

埃尔奥拉古城

在12世纪,埃尔奥拉古城是从大马士革到麦加朝圣路线上的重要停留点。商业发达,非常富庶,但也受到匪患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防御外敌,房屋被设计成相互连接的结构。城内九百余座泥砖建筑紧密相连,漫步于纵横交错的小道,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锁住的迷宫。

遗址区内到处都是散落的建筑碎片,奇形怪状的城墙早被时间冲刷得面目全非,恢弘的石头城遗迹给埃尔奥拉涂上了一层干旱、文明失落的底色,与眼前的我们,仿佛在进行两个时空的遥远对话。这也许就是我特别偏爱它的原因。

在沙特,拥抱暖冬11

古城内最高的建筑是建于公元10世纪的穆萨宾努赛尔城堡,它的存在,见证了埃尔奥拉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目前城堡的维护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游客很快就可以登上城堡,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到古城的庄严与壮丽。

如今,埃尔奥拉经过整修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了沙漠中超现实主义的体验复合体。我在街头上随意拍着,在各个景点的路上行走,常常能遇到上前打招呼,询问可否与我合影的当地人,他们甚至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中文词汇来拉近距离。

眼前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我架起了三脚架,按下了快门,倒像是为流逝的时间按下了暂停键。有那么一些瞬间,现代化的电灯和电塔消失在视线范围内,人们光着脚、牵着骆驼走在街巷里,热风不再吹拂,椰枣树停止摇曳,我仿佛在这静止流淌的时间里,瞥见了一些千年前的遥远片段。

吉达

在沙特,拥抱暖冬12

上一篇: 龙启新春辞旧年
下一篇: 酒店识茶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