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陶瓷展 等
窑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陶瓷展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中国·香港
2024年2月2日—2024年12月31日


本次展览将呈现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的逾100件陶瓷文物,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力求全面展现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重要展品包括大汶口文化白衣红陶鬶、东汉绿釉三层陶楼阁、南宋至元青釉双凤耳纸槌瓶、元代青花莲池纹大盘及清雍正斗彩鸡缸杯等。
中国陶瓷拥有久远的历史,其制作技术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与社会不同消费群体的密切互动,反映着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唐宋以来,陶瓷作为商品大量出口,进一步参与世界经济与文化的演进,成为了解中国乃至全球历史所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

另眼相看:中国书画的装裱与保护
香港艺术馆 中国·香港
2024年3月22日—2025年2月12日
中国香港商人何耀光创办的书斋“至乐楼”是香港三大中国书画私人收藏馆之一。何耀光曾经感慨许多中国书画因天灾战火、风侵雨败、虫蛀蠹伤等原因而湮没,而传统装裱技艺在书画作品的保护和传世过程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本次展览由香港艺术馆与文物修复办事处合作举办,旨在以至乐楼藏品为研究案例,透过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拆解中国书画,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博物馆幕后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隐藏的面孔:文艺复兴时期的隐藏式肖像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纽约
2024年4月2日—2024年7月7日
这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次通过专题性展览介绍15至16世纪意大利和欧洲北方地区流行的“隐藏式肖像画”。展览将汇集来自欧美各地机构的约60件作品,包括汉斯·梅姆林、老卢卡斯·克拉纳赫、提香等知名艺术家的画作。
“隐藏式肖像画”是一类颇具创意、趣味和互动性的艺术品,有些画像采用双面结构,有些被放置在盒子里,配有带铰链或利用滑轨移动的盖子。肖像画封面和背面的徽章、格言、寓言和神话故事图画,往往与画中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特征形成呼应。观者必须解读其象征意义,才能辨认出肖像画中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