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财富观正在发生变化

作者: 吴晓波

中国人的财富观正在发生变化 0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在财富市场有一个概念叫作“高净值家庭”,一般指的是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那么今天中国这样的高净值家庭有多少户呢?

《2023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这样的家庭大约有208万户,而全国家庭户数大约是5亿户。别看高净值家庭的数量不多,他们却占据了全国财富市场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那么这一部分高净值家庭,最近两年它们的财富波动和投资偏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第一,人数出现了下降;第二,在资产配置上出现了更保守的心态。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根据胡润发布的2023年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1日,高净值家庭的户数为208万户,比上一年减少了1.3%,也就是少了大约2.7万户。而拥有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减少了3.8%,也就是减少了5200户。这是近15年以来第二次出现高净值家庭和总财富双下降的景象。

在资产配置上,高净值人群对创造更多财富、境内外资产配置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在一次抽样调查,有近90%的受访者表示要保持适中或者较低的风险偏好,有60%的人把资产配置放在现金和固收类产品上。他们表示未来三年将增加的投资,第一是股票,占17.9%。第二是黄金和银行存款,分别是14.3%和12.5%,后两项加在一起就占到27%。同时对不动产,包括住宅和商铺的投资意愿在显著地下降。在家庭需求资产配置中,排名第一的家庭资产综合配置高达41%。排名第二的是子女教育,占到37%,其后分别是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代际传承安排、医疗和健康咨询,等等。

这一系列数据都呈现出一个事实:在当前经济特殊时期,绝大多数家庭,包括高净值家庭,它们的资产负债表都在萎缩。

同时,由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迟疑,更多人选择把钱存到银行去,或者增加一些固收类的投资。整个市场的行为和心态趋于保守。

那么这种状况要得到改变,大概就有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是经济复苏,信心恢复,出现了新的投资标的物;第二是发生通货膨胀,当CPI超过银行利率的时候,恐惧会成为新的生产力。

2024年是一个经济的修复期。今天我们在中国看到的这种财富的理念变化,放眼全球商业史来看,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个例。因为所有发达国家,当它们完成了康波周期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后,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财富的爆发性增长结束,这个时候产业和财富都会日渐地板结化,各个领域的保守主义倾向都会抬头。

你看今年很多人都在谈出海,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那些经历过激荡30年的创业家们都发现,在中国做生意变得越来越卷了。但是有一些国家好像是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的中国。它可能是东南亚一带,可能是非洲,也可能是拉美地区。所以,出海就成为很多企业和财富,寻找下一波增长极的出口。

上一篇: 新书
下一篇: 工具人现象挺普遍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