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铁粉和非铁粉
作者: 袁岳这个时候只要你愿意上网,谁还没有几个铁粉。不论你美你丑、你凶你柔、你好你坏,只要你是一号,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你粉你,甚至并不一定需要你是影视演员、学术专家或者是符合传统定义上的名人。但是即使都有粉丝,只要一直播带货就看出来是不是“铁”的了。
所谓的铁粉是只要粉了你,你带的货我都愿意买,没有用也会买,买货是忠心的表示,也是“铁”的含量的证明,能较长时间地坚持这一点的,那都应该属于“钢粉”了。
非铁粉往往是关注了你,名义上算是你的正式粉丝的,但是粉了不见得真会买你的货,也不一定会去跟帖、转发、点赞,甚至一直潜水沉默以至于从不关心你有什么新的信息更新。
通常因知识分享而形成的粉丝往往具有非铁粉的特点,因为知识分享就是——提供认知素材、鼓励挑战批评反思、让人们更加理性和认真而成立的,处在理性状态的粉丝会较长时间处在质疑的状态——
你为什么开始卖东西了?你适合卖这个东西么?这个东西价钱公道不?你是负责其他知识点的,为什么你会卖这个东西?你是不是混不下去了才开始卖东西了?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这样的灵魂拷问之下,你的东西不仅进不了他的购物车,反而更可能即使卖出一点东西,退货、质疑、负评要比收获多。在知识分享与知识付费领域的网红们,无论你是企业家还是专家,一般来说都跳不出这个宿命,能多少卖出点还算本分的课程或者分享内容就不错了。
从主持电视节目和博客时代开始,经历微博、微信公号,到抖音、微信视频直播,我都有账号,也认真耕耘,粉丝总量超千万,有喜欢看我菜谱的,也有喜欢看我游记的,还有喜欢看我分享的道理的。
我的大部分信息用的是文字,而喜欢文字的朋友通常也更理性——无论坐飞机高铁,还是参加活动谈生意,经常遇到号称我粉丝的朋友。我的粉丝就是真正的非铁粉,我也没有什么埋怨他们的,因为获得粉丝是因为分享知识,而粉丝对我的价值来说也就是接受分享的朋友而已,我并无更多期待,所以我既不失望也没有挫折感。听到有人说是我粉丝,我除了表示感谢还多少有点惭愧,所以更没有理所当然的那种对于他们买我货或转我帖的期待。
知识分享的好朋友们认识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属于同一类,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趣味性与黏附力,作为角色的颜值吸引力、才艺感动力、情绪调动力、氛围带动力、语言艺术和操控力,太知识就意味着太狭窄,就决定了这一类朋友的动员力不够硬,而所获得的粉丝也往往不够铁或者铁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