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徒步

哀牢山在这个国庆假期突然走红,视频账号“山取画材”(现已更名为“山取”)9月末发布一名颜料师独自前往被明令禁止入内的哀牢山深处寻找碎矿石做颜料的行程视频,神秘的原始森林、变幻的气候、惊险的遭遇,引发不少游客在国庆假期跟风涌向哀牢山探险。

“禁区”成“景区”,无疑令人焦心。因为擅自前往禁区“野游”的行为不仅会危及游客自身的安全,行程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会破坏自然保护区宝贵的生态环境。毕竟,此前珠峰上因徒步者而出现的大量垃圾着实教人触目惊心。亲近自然、勇于探索本是好事,但如若遗忘了安全和文明,那么,再惊艳的风光也无法成就一段美好的旅途。

负责任的徒步0
哀牢山十里河    图/视觉中国

资料显示,哀牢山并不单指一座山,而是一片横亘在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分界线上绵延数百千米的群山。哀牢山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西北一东南走向,山体陡峻。全长约450千米,宽15一30千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哀牢山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以上山峰有20余座,同名主峰海拔3165.9米。这里密林重重、沟壑纵横、信号异常,被当地百姓称为“死亡森林”。“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雾毒飞鸢堕,风腥巨蟒过”等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哀牢山的景象。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哀牢山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哀牢山山脉的中段和北段,宽5千米,长102千米,面积约546.67平方千米,有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

哀牢山名字的由来也挺有意思。“哀牢”来历在云南民间各地说法不一:一说是得名于哀牢国,哀牢山是矗立在其疆土以东的界山,《后汉书·哀牢传》中记载,这是一个公元前5世纪初的傣族政权,位于云南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大致形成于战国中后期,后归属东汉,哀牢国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另外一种说法是傣语音译,“哀牢”在当今傣语意为“酒气”,进而推测“哀牢”发音接近傣语“AiLong”,汉语译为“大哥”或“老大”的意思。

泼天流量来到哀牢山

原本位于云南玉溪,大众并不熟悉的哀牢山突然在国庆前夕爆火了,起因是一名颜料师在国庆前夕发布了一个在哀牢山深处寻找矿物颜料的视频。虽然是工作记录,却由于充满了探险的神秘色彩,受到网民追捧,导致大批游客在国庆期间赶去哀牢山打卡,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发布该短视频视频的账号名叫“山取”,其国庆前夕发布的《网络中的颜料师VS现实中的颜料师:异极矿篇》在网络爆火,视频点赞数达到几百万。不过目前,该账号在相关平台已被限制搜索。10月8日,哀牢山当地有关部门称,“山取”进山取矿石未报备,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返还矿石。

此外,国庆期间,博主“苗疆陈朵朵”连续发布视频,记录了自己国庆假期在哀牢山搭帐篷露营2天1夜的经历,同样引发较大争议,这也让哀牢山的热度更上台阶。此后,根据媒体的报道,陈朵朵擅闯哀牢山的行为已经涉嫌违规,有关部门表示将要进行调查。目前,“苗疆陈朵朵”的账号同样被限制搜索。

登上热搜后的哀牢山引发巨大关注。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市管护分局关于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未经批准的人为活动的告知书》。

“仙境”还是“险境”?

虽然哀牢山引来了泼天的流量,但也引发了社会对“未开发区域”危险的关注。拿上述哀牢山来说,其未开发区域就充满了危险。2021年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进入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失联。经过11天的全力搜救,4名失联人员全部被找到,但不幸4人均已遇难。

不只是哀牢山,很多地方的未开发区域同样充满危险。9月时候,一短视频博主在穿越“鳌太线”时意外发现两个月前失踪的25岁男子马某圆的遗体,让这一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徒步线路再次进入人们的眼帘。

公开资料显示,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鳌山穿越太白更是秦岭穿越第一的顶级线路。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千米,穿越行程在150千米以上。而这条线路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达十几座,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鳌太线上的意外事件频繁发生。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六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但从事后来看,仍有不少人继续在冒险穿越鳌太线。

2024年6月2日,据央视新闻报道,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6月4日被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

还有大家都熟知其名的罗布泊,作为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风险自然不言而喻,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跃跃欲试。据《人民日报》报道,2023年7月,一自驾车队于当月22日自敦煌市出发,未经批准穿越若羌境内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即罗布泊区域),26日1车4人失联,最终4人全部遇难。

2022年8月,四川彭州龙漕沟突发山洪,致使7名耍水的游客遇难。这个网传的“避暑胜地”实际是一条天然泄洪河道,无任何旅游配套设施,部分河道沿岸有铁丝网阻隔,设置了明显的“禁止下河”警示牌。但铁丝网被撕开了口子,警示牌也被无视。

负责任的徒步1
万米高空航拍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著名的“鳌太”线被白雪勾勒得格外明显    图/视觉中国

《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及失踪182人。

“野游”不可任性

《人民日报》此前的一篇评论表示,近年来越野、徒步等运动有日益大众化的趋势,一些人不再满足于到常规景点游玩,而是将目光投向未经开发的“野景区”,追求新鲜刺激。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野游”“野景区”等关键词,图文并茂的分享、种草帖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友跟风打卡。然而,时有发生的意外事故,也不断提醒人们,想要领略不同的风景,并没有那么简单。

想要探寻“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无可厚非,但也要充分意识到,一些风景秀美的地方,之所以未被开发成景区,安全因素无疑是关键考量之一。不少野景区,地处“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等,容易发生意外;再加上交通不便、导航寻路难,一旦发生意外,救援无法及时到达,极易造成悲剧。而且,到野景区徒步、野营等活动,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倘若引发森林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负责任的徒步2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哀牢山梯田山寨    图/视觉中国

不妨试试周边打卡

前述这些所谓的未开发区域虽然充满了危险,但它们的周边往往都有已开发的美丽风景,比如开篇提及的哀牢山就是如此。

据央视网报道,目前,哀牢山部分区域已被开发成景区,有较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可以合理适度打卡、游玩。比如红河哈尼梯田,其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再比如哀牢山茶马古道,其是历史上云南三条大通道之一,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走廊。这条古道长约8千米,有“马踏石穿”“千家寨”“炼铁炉”等遗址,石砌的古道上,隐隐可现深深浅浅的马蹄窝,诉说着藏在时光里的故事。

哀牢山附近还有南恩瀑布,石门峡,金山原始森林,云海日出等美丽景观。像金山原始森林,景区虽然经过人工开发,但仍保留了原始森林的面貌。原始森林里藤木交错,古树参天,奇树异景会让你目瞪口呆。而石门峡也是是哀牢山景区的一处奇景。

言而总之,虽然瑰丽奇景无比诱人,但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享受、刺激,图险贪奇,就迈过安全的红线,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但别忘了,只有安全才能抵达。“仙境”倘若变成了“险境”甚至“绝境”,会让人追悔莫及。

负责任的徒步3
图/站酷海洛
负责任的徒步4
仙那度国家公园的森林步道    图/视觉中国

徒步的“原则”

对大多数人而言,旅行意味着放松与惬意,但对于户外徒步爱好者来说,探险与挑战可能才是他们一次次踏上旅途的原因。不过,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驴友丧生事件以及一些非法徒步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也让很多人开始疑惑,户外徒步人应该具备哪些责任意识,玩户外的安全边界是什么?试图走进“禁区”,又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我们尝试给出多角度的答案。

那些不明确与不规范

90后旅行博主Yoo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瑞士一次拍摄中,他爱上了徒步,成了“爱爬山的人”。从国内的贡嘎大环线,到日本的熊野古道,再到穿越法瑞意三国的环勃朗峰徒步,都是他津津乐道的经历。

他介绍说,自己每次出行前都会找当地的户外论坛翻阅相关信息,或者会和当地知名的户外运动品店里的店员沟通学习,做好前期的功课;此外欧美国家的徒步行程一般都会在景点的导览地图上标出,称之为“步道”,一般也会标注难度。

负责任的徒步5
天目山的步道上升坡度高,因此并不如想象中易行    图/视觉中国

比如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蓝岭山脉沿岸的仙那度国家公园(Shenandoah National Park),园内有45个步道,总长超过800千米。由于仙那度国家公园大部分被森林覆盖,有湿地、瀑布和岩石山峰,还有许多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出没,如鹿、松鼠和黑熊。因此,仙那度国家公园采用了一套计算公式(见下) 来对园区内的45个步道的难度进行分级,游人可根据得出的数值了解步道所对应的难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