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沉,多管齐下 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作者: 彭志强 李媛媛 陈安娜农村电商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农村物流直接服务电商活动,因而农村电商物流的有效协同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通过梳理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协同现状,分析农村电商物流协同面临的难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我们从物流服务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升级、电商物流人才引进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2021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8000亿元。2017至2021年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率已达46.3%。农村电商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通道,有效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沉,激发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有利于激活乡村活力,有效推动农村多种产业相互融合,对于改善农村双向电商物流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电商物流协同面临的难题
农村物流商业模式单一。农村物流产品建设缺少长期性、全面性规划。农村物流组织中的个体经营者相对较多,导致农产品物流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限制了物流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农村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重复性问题,物流管理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农产品创新发展需求,限制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基础项目及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物流管理的信息获取需求,导致农村物流发展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启动“快递下乡”工程以来,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9月,快递网点已覆盖3.5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8%,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但仍然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物流的需求和供给都较为分散。农村人口居住地不集中,农产品种类繁多、规模化不够,运输线路长,再加上农村道路等级低,交通设施差,车辆配备滞后,包裹的分拣全凭手工操作,导致物流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农村电商物流系统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缺乏及时性、高效性。生鲜农产品易腐烂、易损耗,因此物流配送开支高,大部分利润空间遭到压缩,导致农产品上行举步维艰。
高水平农村物流人才匮乏。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高校也缺少对专业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专业人力资源薄弱,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设施、配送条件等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很难招聘和留住合适的物流专家和技术人才。大部分高校物流人才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导致农村专业人才匮乏,物流人才培训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电商物流信息平台缺失。现代物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GPS等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对物流进行实时跟踪、调节和反馈,共享物流信息资源,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正常运行。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互联网覆盖率较低,缺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此外,农村地区缺乏适宜电商发展的物流信息平台,这进一步阻碍了物流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导致商家和顾客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物流配送实时信息,造成物流信息的不透明。
农村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建议
重庆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农村电商物流协同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举措。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29)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剖析农村电商物流协同的难题,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协同发展建议。
创新物流商业模式,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农村物流工作人员需要将商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农村配送网络的分散性,经常出现多次投递以及效率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针对农村物流产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直接物流模式运营体系。建议依托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个人收件箱,并通过与快递企业合作,提高农产品物流资源的配送效率。此外,可扩展间接物流模式的服务内容并提升效率。间接物流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物流形式,可以有效降低重复劳动以及效率差的问题。为了提高产品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在间接物流配送中设置人工自提模式,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运行效率,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在农村物流管理中,要构建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改善物流管理中存在信息孤岛与流程隔离等问题,并积极构建系统性的物资管理机制,以信息技术和管理制度联合赋能,提升物流产业的运行效率,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行业经济价值。此外,在农村物流基础产业规划中,通过产品的集中性配送及集中处理,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推动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在农村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物联网以及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大力推动农村物流产业发展。
引入物流专业人才,完善农村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拓宽培训渠道,培养面向当地物流的管理和操作人才。可以与地方院校物流专业合作,为乡镇物流网点的工作人员和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班,培养一批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高水平物流专业人才。其次,发布各类人才优惠与支持政策,吸引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留下来”,为乡镇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物流产业输入更多专业人才。
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农村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技术在实际流通中的应用,协同电商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信息交互,构建双向物流,减少物流空载率。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宽带网络结构和性能,积极推广5G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大幅应用。使得物流信息能够迅速扩散至相关物流节点,为电商平台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应用。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中心,邀请专业人员对村民集中培训,定期上门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同时增加信息设备的投入与使用,熟练使用条形码、车载卫星定位装置以及电子运单等,加强商品交易、运输、仓储、配送全过程的监控与追踪。
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农村物流服务需求和水平的提升,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村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便捷的物流服务,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和农产品价值的释放。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需要提高电商物流集成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培养专业人才。要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做好物流整合工作,整合社会闲散运力和分散货源,实现人、车、货、站、线等物流要素的精准匹配,建立起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搭建起覆盖全县的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农村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