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作者: 朱水花

西部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策略研究0

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发展情况,分析了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并从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服务对象分级实践及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揭示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困境,并提出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策略。

关键词:西部地区  公共图书馆  儿童分级阅读  推广策略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基层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层开展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和社会职能决定了其应该成为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重要支点和核心力量。基层公共图书馆所处的地域位置既面向城市儿童,又可兼顾农村儿童,决定了其在链接城乡公共文化、提供阅读资源、组织阅读活动、培养自主阅读方面的优势,对开展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是在合适的时间在儿童心中播种合适的种子。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将最适合的种子种到儿童心中,最终使儿童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

国内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发展研究

国内儿童分级阅读的发展研究。我国自2008年开始引入儿童分级阅读,至今已有15年的发展历程,但各项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起步较晚。在国家政策层面,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2016年,《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办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阅读办法阶梯阅读体系,加快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阅读水平。2021年9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强调分年龄推荐优秀儿童书目。在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标准的提出机构,我国教育部、政府机构、出版社、教育科技企业、民间机构均对分级阅读标准体系进行研究。但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主导,各类组织研发的标准及书目缺少权威的系统评价,提出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不尽相同,势必缺乏权威性及公信力。在学术研究层面,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并不多、研究力度不足。笔者以CNKI为检索源,检索到包含“儿童分级阅读”关键词的学术论文233篇,标题中包括“儿童阅读”“分级阅读”等为关键词的居多,标题中完整包括“儿童分级阅读”的仅有10篇。在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层面,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广州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等儿童阅读推广优秀案例,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少年儿童图书馆、南京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对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我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工作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公共图书馆任重道远。

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划分标准研究。目前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划分标准的分级对象包括读者和读物。如,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段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进行学段划分。爱阅公益基金会的《爱阅早期儿童阅读书目》(2020版)针对0—6岁儿童,按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进行分级。亲近母语2023年儿童分级阅读书目分幼儿版及小学版,幼儿版涵盖0—3岁、3—4岁、4—5岁、5—6岁4个年龄段;小学版按1—6年级进行分级。接力出版社旗下的“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首批200种)》以0—12岁的儿童为阅读主体,按0—3岁、4—6岁、7—8岁、9—10岁、11—12岁5个年龄段进行分级。苏州图书馆的“少儿中文分级悦读”以3—12岁儿童读者为对象,分为L0、L1、L2、L3、L4、L5、L6等7个级别。《小羊上山儿童汉旗号分级读物》根据儿童的阅读知识范围分为14个级别,《人教·我爱阅读 儿童分级阅读书系》出版了1—3级书系。

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

基层儿童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笔者在西部地区选取了1所城区小学,3所乡镇(街道)中心小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儿童分级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4份。问卷除基础问题外,主要围绕儿童分级阅读认知、读物类型、阅读时间、家庭藏书量、是否爱好阅读等开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小学生热爱阅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对儿童分级阅读概念缺乏认知,缺乏有效的阅读引导,阅读主动性不足,日阅读时长不够,家庭藏书较少,儿童监护人学历不高,阅读意识落后,阅读陪伴欠缺。笔者与4名学校负责人的访谈记录反映,在儿童分级阅读概念的认知方面,认为儿童分级阅读即为分年级阅读,没有真正了解过儿童分级阅读。在儿童分级阅读的作用方面,认为儿童分级阅读非常重要,但对儿童分级阅读的关注度不够。在儿童分级阅读书目方面,有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等,但未深入了解书目情况。在儿童分级阅读需求方面,认为应当通过有效的儿童分级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在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方面,大多结合课程标准进行阅读指导,希望与图书馆合作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专业指导服务。

基层公共图书馆影响着幼儿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能促进中小学生阅读。在儿童0—12岁时期,也就是学龄前阶段、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对儿童的阅读引导和指导对儿童的终身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将儿童分级阅读概念推广普及到家庭的最佳时期,如果错失了儿童分级阅读理念灌输的最佳时期,即错失了儿童奠定阅读基础,培养阅读素养,提升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儿童基础教育推广儿童分级阅读的科学原理,以儿童基础教育为出发点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

缩小儿童阅读差距迫切需要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据南网知行教育发展基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年乡村小学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小学生课外纸质图书阅读率为93.5%,较全国小学生纸质图书阅读率低五六个百分点。2018年发布的《中国乡村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这一数据与2016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研报告》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儿童年均阅读量在10本以上的占到了64.2%。由此可见乡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阅读状况有较大差距。儿童的阅读能力必须经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和获得,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儿童分级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儿童分级阅读可以让儿童阅读获得优化提升。实施儿童分级阅读对于缩小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及不同地域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差距,缩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支持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迫切需要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儿童分级阅读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指导方式,也是一种必要的阅读支持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服务方式。儿童分级阅读实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主导阵地:在家庭层面,家庭对儿童分级阅读的认可是推动家庭亲子阅读的重要因素;在学校层面,学校是实施儿童分级阅读的重要对象,是培养学生学习阅读,用阅读去学习的重要环境;在社会层面,基层公共图书馆既面向城市儿童、乡镇(街道)儿童,也面向农村儿童,服务对象的阅读能力不一而同,从儿童分级阅读资源的建设、对儿童读物的熟悉程度以及开展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专业程度,公共图书馆毋庸置疑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主要公共场所,更是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所以,把最适合的书在最适合的时间、以最适合的方式送到孩子们的面前,图书馆责无旁贷。

开远市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探索实践及困境

开远市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服务对象分级实践。我国0—12岁儿童需要经历学龄前、幼儿园、小学3个成长阶段,开远市图书馆采取年龄和学业年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应分8个儿童分级阅读等级。0—6岁儿童划分为第1级、第2级,0—3岁的学龄前儿童为第一级,4—6岁的幼儿园儿童为第二级。7—12岁儿童划分为第3级至第8级,一年级儿童为第三级,二年级儿童为第四级,三年级儿童为第五级,四年级儿童为第六级,五年级儿童为第七级,六年级儿童为第八级。

开远市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开远市图书馆主要从服务机制、馆藏布局、馆藏资源、排架标引、阅读指导团队及阅读活动等方面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儿童分级阅读服务机制建设。开远市图书馆建立“主体引导、基地打造、团队支持、社会参与”的儿童分级阅读服务机制。在主体引导方面,开远市图书馆聚合了企业、社会团体及专家学者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构成了儿童分级阅读服务体系的主体部分。在基地打造方面,开远市图书馆创建了红河州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科普基地、云南省亲子阅读示范基地、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努力健全基地要素。在团队支持方面,开远市图书馆组建了涵盖儿童心理学、儿童性教育学、文学艺术、家庭教育等领域的企业、社团、讲师在内的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团队文化枢纽的功能,助力儿童分级阅读服务成效。在社会参与方面,开远市图书馆吸纳了学校、社区、书店、社工组织、书社等更多的社会力量主动融入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开设儿童阅读服务空间,延伸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的覆盖面,以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来做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

二是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环境及场所建设。开远市图书馆以图画书、文本图书为依据分别建设儿童分级阅读区域场所,一方面建设适合0—12岁儿童的儿童绘本馆,依据儿童年龄、心理、生理等因素进行阅读氛围营造,设置功能分区,进行绘本分级,凸显特色和趣味;另一方面为7—12岁读者规划合适的读者阅读服务区及图书层架,使儿童进入阅读空间后能快速定位阅读场所,能够快速选择对应的阅读书目,提升儿童阅读实效。

三是儿童分级阅读服务馆藏资源建设。在儿童分级阅读的馆藏资源建设上把好“入藏关”,按照儿童身心成长、语言发展、心智情感等需求,编制适合本馆分级的采购目录,采购涵盖文学及人文百科的经典图画书、经典当代文学作品和国内外优秀的人文百科作品,不断丰富儿童分级阅读馆藏资源,形成本馆儿童分级阅读馆藏资源特色。

四是儿童分级阅读图书排架标引建设。在儿童分级阅读图书加工时把好“标识关”,开远市图书馆针对家长难以为孩子选择匹配年龄、学业年级,以及阅读能力、阅读喜好、阅读习性的书籍的问题,从图书标引方面尝试引入色标进行书目细分,探索以分级色标及专架色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儿童分级阅读图书标引。首先,开远市图书馆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根据本馆的图书加工规则粘贴书标。其次,分级色标与阅读服务对象分级相对应,定制儿童分级阅读8色专用分级色标,将色标粘贴于书标下方。开远市图书馆设立了“四季童读”“阅读绘999”“科普”“性教育”“文津图书奖”等特色专架。为使特色专架的图书便于区分和管理,专架图书进行分级后,在书籍上端用圆点专架色标标识专架图书。在儿童分级阅读图书上架时把好“提示关”,开远市图书馆对应儿童分级阅读专架编制清晰的提示说明,便于家长快速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儿童读物。

五是儿童分级阅读服务团队专业建设。在儿童分级阅读推广中,开远市图书馆建立了包含本馆馆员、社会机构、公益组织、专家组成的涵盖中文绘本、中英文绘本、国学经典等专业的儿童分级阅读指导队伍,加强对儿童分级阅读相关分级标准及文献分类研究,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心理特征及阅读倾向,确保儿童分级阅读服务实效和服务质量。

六是儿童分级阅读服务推广活动建设。开远市图书馆面向4—8岁儿童,策划了“七巧板”儿童阅读推广项目,组织实施“边读边绘”主题活动、“巧手捏世界”创意黏土趣味阅读活动、“最美节日”主题活动、“文津图书奖”获奖童书主题阅读活动、“润物无声 最美诵读”主题活动、“万物生长”中英文绘本故事会、“小屁孩 大智慧”少儿趣味编程活动等七个品牌活动;面向6—12岁儿童,策划了“阅读与成长”儿童分级阅读推广项目,实施了“书之旅”寒假儿童分级阅读活动、“书之旅”暑假儿童分级阅读活动及“晓时光”儿童分级阅读活动;面向3—6岁、6—9岁、9—12岁儿童策划“禾苗成长”性启蒙学堂,分别开展性教育分级阅读服务。

开远市图书馆实施儿童分级阅读推广的困境。一是无统一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作为指导参照。虽然有《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享阅中文分级阅读标准》《3—8岁儿童分级阅读指导》等团体标准,但仍无统一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二是无统一的儿童分级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分析测评系统。阅读能力水平测评与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同等重要,由于未建立统一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分析测评系统,基层公共图书馆无法通过测评了解儿童个体的阅读能力水平差异,就难以为儿童选择提供合适的读物。三是无统一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查询系统。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中文分级阅读文库,儿童分级阅读书目细分建设存在一定困难,无便捷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查询系统及平台,即可通过输入图书名称及版权信息即可查询相应的图书分级情况,或输入儿童年龄或年级,即可推荐相应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