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与未来

作者: 杜杨芳 刘晶

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与未来0

摘要:为深入洞悉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成果,并开展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为阅读空间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对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与运营状况进行了调研。文章从建设主体、产业融合方式及空间服务形态等角度剖析了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模式;采取案例分析法,对郴州市的春苗书屋、永州市的十里江湾小区图书馆、衡阳县图书馆新馆的运营特色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未来发展要在以读者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与手段、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等方面加以重视。

关键词:湘南地区  基层图书馆  阅读空间  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空间的建设与运营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1]。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延伸,既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环境,也满足了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2]。

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在新时期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急切期盼的结果,也是基层图书馆在困境中突围的结果[3]。湘南地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区域,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湖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本文通过对湘南地区,包括郴州市、永州市、衡阳市三市,合计34个县(市、区)的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与运营状况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成效并进行有益探索,充实与拓展阅读空间建设的理论依据,为推动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模式

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不仅能够丰富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4]。从建设主体、产业融合方式及空间服务形态等角度,可以对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模式进行有效归纳。

建设主体。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图书馆自身以及社会力量。政府作为主导力量,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图书馆则发挥专业优势,负责空间规划、资源配置和服务管理[5]。同时,社会力量(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支持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6]。

产业融合方式。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在产业融合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一方面,图书馆通过与其他文化机构、教育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交流、阅读推广等文化活动,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效果[7];另一方面,部分图书馆大胆引入咖啡厅、文创产品等商业元素,力求打造出一个集阅读、文化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读书空间。这种融合方式不仅吸引了更多对阅读有兴趣的读者和市民前来体验,而且有效保障了图书馆的运营[8]。

空间服务形态。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服务形态多种多样,注重打造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阅读服务空间。一方面,图书馆致力于提供舒适且便捷的阅读环境和服务,如提供充电设施、免费WiFi等便利服务,也提供借阅指南、咨询参考等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通过精准分析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和阅读需求,按照目标人群进行分类,划分出亲子阅读区、青少年阅读区、老年人阅读区等不同专区,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需求读者的阅读需要[9]。

● 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建设的实践

通过选取湘南地区在建设与运营方面具有特色和经验的基层图书馆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与经验,以期为其他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府与社会合力,共筑文化基石。一方面,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应当积极吸引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为小型阅读空间的未来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小型阅读空间也应当突出自身特色,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例如,郴州市北湖区春苗书屋建设,既得益于政府部门为书屋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扶持和经费补贴,也得益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等通过捐赠或投资等方式,不断充实和更新了书屋的藏书资源。[10]春苗书屋还积极从高校及专业志愿团队中广泛吸纳志愿者开展书屋建设。志愿者的加入不仅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也提高了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书屋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春苗书屋的建设和运营中。又如,衡阳县图书馆新馆在地方支持基础上,抓住自身特点,创新了多元化的分馆建设模式,在与昂立教育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中,突出自身特色开展馆校共建,不断实现双方共赢。通过合作共建,衡阳县图书馆新馆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拓宽了发展路径。同时,衡阳县图书馆新馆也充分利用合作机构的场地和人员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加强社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也非常重要。如永州市十里江湾图书馆积极与社区内的其他文化机构开展合作,积极与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等共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这种合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影响力与地位。

融入地方文化,彰显本土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入不仅有利于丰富基层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而且能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在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中,要不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在日常的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春苗书屋融合了大量郴州本土的文化元素和特色,充分展示了郴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同时,春苗书屋也举办了一系列阅读文化活动,如红色经典阅读分享会、亲子阅读会等,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如衡阳县图书馆新馆通过加强与文旅活动的融合,在不同景区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分馆,将旅游与阅读融为一体,为传播地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衡阳县图书馆新馆还与中洲公园合作建成县图书馆“潭印阁分馆”。该馆一经建成,迅速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得到了群众的喜爱,既传承了地方传统文化,又加强了读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造优雅的阅读环境,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基层小型阅读空间应当注重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美妙的阅读体验。例如,在环境打造方面,春苗书屋配备了先进自助借阅设备,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体验。春苗书屋还提供了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安装了适用于阅读的舒适座椅和柔和灯光,让读者享受良好的阅读体验,进一步吸引了读者参与阅读。再如永州市十里江湾图书馆在环境与设施上别出心裁,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外围的小园林设计朴素中透着雅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致且舒适的阅读空间;图书馆内部以圆弧形设计为主体,室内环境通透而不失华丽,营造出一种温馨且静谧的阅读氛围。又如衡阳县图书馆新馆立足于当今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勇于开拓新方法、新途径,多角度拓展空间,通过线上建设与线下建设并举的方式,不仅提供了VR阅读体验馆、人脸识别自助借还等服务,还引进了极具创新性的远程智能环境控制、人脸识别开门智慧应用技术,展现了现代小型阅读空间建设应有的风采。

以读者需求为主,开展个性化服务。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要精准定位服务人群,把握相关人群的阅读习惯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主,通过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断激发读者阅读热情。例如春苗书屋定期举办校园阅读推广、故事妈妈大赛、阅读征文、“快乐童行”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活力与吸引力。此外,春苗书屋还致力于打造家庭阅读环境,鼓励亲子阅读,举行微信打卡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如永州市十里江湾图书馆针对少年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设立专门的儿童绘本区、老年阅读角等个性化空间,为特殊群体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适宜的阅读资源,满足了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此外,永州市十里江湾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主,不仅为读者提供便捷先进的图书查询、借阅功能,而且不断加强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建设,为读者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随时随地满足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再如衡阳县图书馆新馆通过深入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常常以学生和社区居民读者的特定需求为准,及时有效地开展科技体验、品读历史文化等活动。同时,衡阳县图书馆新馆还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开展阅读指导,不断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精准定位服务对象,将知识文化送到基层。基层小型阅读空间的运营要充分考虑小型阅读空间的读者受众,结合地方特色,精准提供服务。如春苗书屋在运营过程中,一开始就精准定位服务于少年儿童,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考虑到城乡经济和阅读习惯的巨大差异,春苗书屋以流动图书馆、乡村绘本馆等形式将阅读资源输送到农村资源稀缺地带或者农民工聚集区,有效地弥补了乡村地区阅读资源的不足。同时,春苗书屋也注重加强与各类学校的合作,以建设中小学校园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及幼儿园绘本馆的方式,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通过这种精准定位的服务模式,春苗书屋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形成了服务特色,赢得了口碑。此外,近年来,衡阳县图书馆新馆在致力于馆内服务优化的同时,积极开展延伸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衡阳县图书馆新馆通过不断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极大提高了小型阅读空间的整体结构的整合度和对外服务质量。目前,衡阳县图书馆新馆已在部分乡村和重点区域成功开办6个图书分馆,实现馆藏图书20余万册的季度轮换制度。通过这种模式,衡阳县图书馆新馆不断实现将文化知识送到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群众能够乐享书香生活,真正做到“送书向乡”,惠农惠民。

● 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未来发展

通过对湘南地区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建设情况和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剖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设意义和实践启示。

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建设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应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行为特点,以读者为中心进行设计和布局。以郴州市安仁县豪山乡豪山图书馆为例。该馆充分结合当地需求,开设了豪山图书馆食用菌培训班。该举措不仅让大部分种菌户年收入大幅度提高,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精尖人才,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肯定。该馆的成功之处便在于在分析当地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从而找到有效办馆、持续办馆的路径。

创新服务模式与手段。基层图书馆应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手段,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11]。以资兴市图书馆为例。资兴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依托lnterlib管理系统,极大扩充了该馆的图书容量,为后续实现区域集群自动化管理等打下了基础。总分馆都配备了相同的图书馆借阅管理软件和设备,自助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便利。

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基层图书馆作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的运营要抓住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小型阅读空间,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基层小型阅读空间多途径、多角度地对传统文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例如郴州市永兴县的农家书屋在春节期间对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开展学习毛笔字、读中国文化故事等活动,通过每周末及节假日常态化举办的公益性讲座与活动,增强了读者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嘉禾县文化局组织了“红歌会”,开展了“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同时鼓励亲子共读,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中国礼学与礼仪,引导民众知礼、懂礼、行礼。此举不仅使得当地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还有益于打造书香家庭。

优化环境与设施。基层图书馆小型阅读空间应注重环境与设施的优化,营造舒适、温馨的阅读氛围,通过提供舒适的阅读桌椅、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等,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另外,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在空间设计中要有所侧重,既要在原有环境设计基础上融合新的元素,又要满足该功能特殊人群的需要,通过优化环境与设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