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歌者长篇小说《象来象往》:少数民族风情与生态之歌

作者: 孔莲莲

哈尼歌者长篇小说《象来象往》:少数民族风情与生态之歌0

2024年9月,长篇小说《象来象往》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与云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作者是云南籍哈尼族网络文学(以下简称“网文”)作家哈尼歌者,他擅长现实题材创作,是中国少数民族网文创作的佼佼者,在桂滇琼三省(区)联办的“2023年泛北部湾网络文学大赛”中,《象来象往》这部22万字的网文获得大赛一等奖。

北上的亚洲象:有现实原型的文艺创作

现实题材网文既能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关切的问题和时事热点等,又兼具网文阅读体验的优点,再加上国家文化政策的倡导,已经成为网文创作的热门之选。

《象来象往》故事的起源是2020年4月发生在云南地区的一个真实的生态事件。生活在西双版纳野热带雨林区的断鼻象家族一行17只离开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热带雨林,一路向北,最远到达了玉溪的易门,停留多日。之后,在亚洲象专家引导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下,象群开始折返南归,直到2022年1月才到达它们的家乡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前后用时共计20个月。大象北上南归的事件,不但通过媒体传播到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而且也传到了国外,这一事件让云南这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大省出了名。

大象重新回到了南方的家,但是这一事件发酵出来的文艺作品接连不断的被创作出来。最先将这个事件升华为文学形态的是云南诗人于坚,他在大象还没有南返前就写了一首大诗《大象走在云南》(《北京文学》2020年11期),表达了云南这块土地的神秘、古老与生机。继之,云南作家潘灵创作了中篇小说《太平有象》(《民族文学》2021年11期),其目的是“致敬那些为美丽云南义不容辞保护野生动植物并为此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身利益的各民族兄弟姐妹”,这个作品也让潘灵获得了“青稞文学奖”。2023年,傣族民族舞《太平有象》排演完成,参加了国家舞蹈比赛,最后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的前十强;同年,报告文学也记录了这个神奇的事件,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官玉华的报告文学《南象北归》结合历史文化和科学数据,将大象北向又南返的事件写进了云南报告文学集里。

与前面提到的文艺作品不同,哈尼歌者的这部网文小说长达22万字,正是因为这个容量,同样在讲述“大象出走”的中国故事,《象来象往》是更生动有趣且丰富圆满的;再加上作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哈尼族人,他为本次写作做了大量的调查和采访工作,这些让《象来象往》的故事性和知识性相得益彰,娱乐性与科学性相辅相成,成就了一部高质量的网络文学作品。

小说时间跨度很大,对主人公林峰成长线的讲述从高中时代一直延续到他成为一名出色的亚洲象监测员。其中有两条线,一条是林峰的家庭爱情线,另一条是林峰与亚洲象的关系线。这两条线承担着不同的叙事任务,但又彼此相交融合。

少数民族的婚恋:浪漫曲折与民族风情

爱情家庭线勾勒了林峰与两位少数民族姑娘的情感纠葛和缘分,承担着网文的娱乐性效果和主人公逆袭圆满的人设。林峰高中时代与傣族姑娘依香心心相印,但是随着林峰父亲被大象踩踏而亡,林峰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放弃了高考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凭借着自身的聪明、勤劳与善良,林峰通过收购茶叶,建设茶厂,让自己快速致富。同时,他也完成了感情上的断舍离,放弃了已经去大学读书的依香,选择一直深爱自己的哈尼族姑娘伊莎,二人幸福地结婚生子。虽然二人之间也会有矛盾,特别是林峰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热带雨林里与亚洲象为伍,让家人不能理解。但是林峰最终通过耐心的沟通,让爱自己的妻子接受了自己的想法。小说最后,因为林峰在引导北上的亚洲象南返成功而在全国人民面前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也获得了故人依香的理解。林峰的人生走向了一种圆满。

在婚姻家庭这一条线索里,作者将西双版纳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融入其中,生动描绘了傣族和哈尼族同胞独特的生活民俗和劳动场面。在中国的热带雨林地区,傣族哈尼族杂居一起,他们割橡胶,种芒果,摘茶叶,采红菌,吃芭蕉;他们会吃蚂蚁蛋,会喝普洱茶,会住竹筒楼;他们会用鸡骨头占卜,会在紧急的时候敲芒锣,每个住户都暗藏一把长刀;他们视白鹇鸟为最美的鸟,见绿孔雀为吉祥之兆。小说关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与热带雨林风貌的描述,让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这也许是哈尼歌者作为哈尼族作家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自然流露,也是建构其网文小说独特性的叙事策略,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和陌生化的审美需求。这部网文如果缺少大量新奇的民族风物民俗的展现和描写,作品魅力将减半。

中国生态故事:失态野象与生态英雄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林峰与亚洲象的关系,这一条线索承担着现实题材网文的重要任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英雄形象,传播中国文化。本文的英雄人物就是亚洲象监测员林峰。他与亚洲象的缘分来自父亲的突然去世。亚洲象毫无征兆地闯进林大汉辛苦承包的金芒园里,林大汉拿刀护佑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凶猛的雌象踩踏致死。家人们和乡民们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明父亲死在短鼻雌象的脚下,林峰却不惜代价救助跑到村民庄稼地偷吃西瓜而深陷大水池中的雌象,救助那只被村民安置在热带雨林兽夹夹伤的象仔仔,救助被外来的偷猎者觊觎名贵象牙的野象群。就以上行为来看,不能将林峰看成一个普通的亚洲象监测员,他是一位有大爱的生态保护者。小说用了不少笔墨讲述亚洲象骚扰人类的生态因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在亚洲象栖息的逐渐被人类占据的热带雨林地区,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狭窄,食物供给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野象们不得不跨越它们的热带雨林自然区,来到人类居住区骚扰村民,寻找食物,甚至不惜离开自己的生存家园,北上寻找更为辽阔的栖息之地。而以林峰等为主的生态保护者,通过多年的探测考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竭力通过民间和官方的两种力量,采取措施改善并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让野象能够安然栖息,进而形成人象和谐的生态环境。这条线索的知识性很强,没有作者多次的田野调查和人员采访,以及大量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很难成就作品的科学性和知识性。

林峰人生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20年大象的北上南返。林峰作为资深亚洲象检测员,以多年的经验成功地引导短鼻象群南返回家。在电视报道之下,林峰三十年来为人象和谐所做出的默默努力,在那一刻都被世人知晓。故事讲到这里,与小说的开头楔子实现了呼应。而小说在尾声《和谐之境》中,故事的两条线索也融合在了一起:通过电视报道,林峰的家人们终于理解了他多年努力的意义。回到热带雨林的林峰工作热情更为饱满,他的女儿用自己优美动听的歌声歌唱着《大象的秘密》,助力父亲的生态壮举,好友依香也终于找到了一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故事的讲述是圆满完整的,也是曲折动人的。哈尼歌者是一位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故事讲述者。

作者系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云南网络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