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文学馆:构建全民阅读新场域
作者: 任诗桐作为博物馆领域的一种新兴产物,文学馆除具有收藏、展览、研究、教育等博物馆基本属性外,同时还兼具图书馆、档案馆功能,为推广全民阅读提供了新范式。目前,文学馆在我国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学馆。河北文学馆是我国第一座省级文学馆,另有冰心文学馆、莫言文学馆,茅盾故居、老舍故居等作家纪念类文学馆若干。黑龙江文学馆建成开放于2021年7月,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阅读推广方面已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学馆模式”,构建出文学阅读新场域。
阅读+场馆:沉浸式阅读场域
阅读场所对读者阅读来说至关重要,除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外,氛围感越来越受到读者重视。多品类、多样态的网红书店由此应运而生,这类书店往往会在装修风格、书籍陈列、延伸服务、氛围营造等方面下足功夫,而公共图书馆则在公益性、专业性、权威性上更具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文学馆兼收并蓄,集众人智慧,采百家之长,全力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场所。
氛围感拉满。博物馆通常是城市的文化地标,这源于其建筑本身就具有艺术之美。黑龙江文学馆由建于1954年的哈尔滨市委原办公区改建而成,是国家二级保护建筑。在黑龙江文学馆,老建筑所具有的沧桑感与文学馆的故事感相得益彰,馆内的光影布局、木质情调更是营造出一种书卷氛围。入口处印有龙江经典作家作品的白桦木述说着龙江文学的发展历程,继续向文学馆深处探寻,随处可见书法绘就的各阶段文学作品选段。进入三楼主展厅,一本大书徐徐展开,镂空透明的背板配合灯光,灵动悠远;宣纸纹理的墙面肌理书写着从远古走来的人类文明,源远流长;书雕造型的方型展柜陈列着作家手书的各类展品,尺素传情;风雪山林背景中的林海雪原人物群雕,栩栩如生。驻足其间,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文学氛围,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学艺术借由书籍、手稿、书信以及影像制品等转化成了可视的文学史,营造出了浓郁的阅读氛围。
空间感用足。功能配备上,作家书房展室、文学研讨室、书画题词室、多媒体放映厅等空间为阅读与写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便利条件。黑龙江文学馆在2022年暑期,根据亲子类读者暴增的现实情况,利用现有场馆条件进行了全民阅读推广的有效实践,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活动。所谓沉浸式阅读,就是通过构建能够深度沉浸的阅读空间,打造静谧舒适的阅读场所,并配合固定式图书柜,可移动式图书柜,以及不定期开展的阅读活动,让读者朋友爱上阅读。为此,黑龙江文学馆根据读者年龄,设置了分级阅读,为12岁以下读者准备了注音版本的黑龙江儿童文学代表作以及国内外其他经典儿童读本;12—18岁的青少年可读到馆藏的世界文学名著,如《一千零一夜》《海底两万里》等;成年读者则可以饱览黑龙江省各个阶段的经典作品,如《萧红全传》《林海雪原》《人世间》、“野草莓丛书”等。活动期间,黑龙江文学馆还不定期为读者开展领读活动,通过阅读指导、书籍推荐等方式服务广大读者,在增强读者阅读兴趣,提升文学修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博物馆最显在的功能即是展览,分为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固定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展陈方式,属于永久性展览,而临时展览因其主题的灵活性、突出性等特点,成为博物馆固定展览的有效补充。黑龙江文学馆充分利用这一展陈方式的主题性特征,持续赋能阅读推广作用,以专题性临展的方式推广文学作品的阅读。借助临展推广全民阅读的模式,通常具有集约性、专业性等特点,能够帮助读者建立系统性阅读视野,扩大阅读范围。
在黑龙江文学馆,冰雪题材文学作品展配合北京冬奥会、龙江冰雪旺季等主题,展出了长篇小说《短道》、报告文学《生命的呐喊》等文学作品,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作品成功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冬奥精神、冰雪魅力以文字的形式进入大众阅读视野;龙江儿童文学作品展以广大青少年读者为对象,通过作家作品宣传板、大屏幕循环播放展示黑龙江儿童文学发展流变、获奖情况及代表作品的PPT,以及第二届(1986—1990)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奖牌等珍贵藏品,全方位、多维度呈现龙江儿童文学发展全貌,为青少年读者普及儿童文学知识,并有效推介儿童文学领域的经典书刊;龙江经典文学展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精选了《林海雪原》《雁飞塞北》《血染着我们的姓名》《赵一曼女士》《在大时代的弯弓上》《大森林的回声》《为你而生——刘永坦传》《额尔古纳河右岸》《人世间》《独船》等10部极具代表性的龙江经典文学作品,并通过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展览,以导读的方式引领读者阅读。
阅读+讲座:增强阅读吸引力
在文学馆场域内举办文学讲座对文学的普及和传播意义深远,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领悟文学经典,名家名篇的加持更是助力阅读推广达到最佳效果。黑龙江文学馆与黑龙江文学院隶属一个机构,承担着联系全省专业作家、合同制作家的职责,在开展名家讲座、文学沙龙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有效地激活文学馆的场地优势,盘活大众的文学阅读神经,弘扬文学理念,提升了文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让阅读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热爱文学,通过阅读提升读者的审美感和获得感。
名家请进来。黑龙江文学馆在充分发挥展览功能的同时,着力打造“龙江文学讲堂”的特色文化品牌,形成系列活动,力邀名家开展文学讲座。梁晓声、张雅文、阿成等著名作家纷纷作客黑龙江文学馆龙江文学讲堂。梁晓声与黑龙江省的作家、评论家,以“黑土文学中的人间况味”为题对话文学发展;张雅文以“创作使我认识世界”为题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阿成以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讲述抗联精神的文学表达。
活动走出去。黑龙江文学馆变“等客上门”为“主动服务”,成立龙江文学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阶层的阅读需求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面对幼儿读者,黑龙江文学馆志愿者以“让科普阅读帮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为题,走进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开展生动的阅读课;针对广大武警官兵,志愿者们深入部队,重点讲述龙江文学中军旅题材作品的发展流变及经典故事;对于有一定写作基础的读者,则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从阅读与创作的关系出发,阐释阅读对文学创作的意义。
宣传融起来。阅读推广离不开多种多样的宣传模式,融媒体时代,全民阅读推广单位更是要向媒体借力,扩大宣传覆盖面。黑龙江文学馆在举办相关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注重联合各大媒体制作推出多种形式的宣传产品。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黑龙江冰雪健儿驭雪驰冰,为国争光。黑龙江文学馆适时举办了“冬奥精神的文学表达”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黑龙江冰雪资源优势、冰雪运动现状和成就、黑龙江冰雪题材文学创作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最终以专题片的形式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播出,向全省广大读者推荐龙江冰雪题材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在宣传推广阅读活动的方式上,黑龙江文学馆还紧紧抓住新媒体的舆论高地,借助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人世间》改编成影视剧热播的良好态势,积极参与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极光新闻APP等新媒体推出的“全民悦读 邀您共度《人世间》”网络直播活动,向全国网友介绍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掀起了阅读热播剧原著的热潮。
结语
阅读,能够拂去心尘,在繁华浮躁的世界中,营造宁静致远的境界。在所有的阅读书目中,文学是最能抚慰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情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喜乐、情感的纹理都包孕在绵延不绝的文学阅读中。为了让更多人走进文学、了解文学,黑龙江文学馆充分挖掘馆藏特色,力图通过临展、讲座等多种活动呈现龙江文学的江河,建构文学阅读场域,为书香中国建设贡献龙江文学力量。
作者系黑龙江文学院文学研究部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