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让孩子爱自然、更健康的科普绘本
作者: 何慧颖
《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一书于2022年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源于自然”的科普绘本,相信对自然感兴趣的孩子会喜欢。
该套书是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受聘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之后的一部中医科普力作。作者兼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深谙科普图书创作之道。在这套书里,他将深奥的中药知识融于7—12岁的儿童易于理解的自然观察、生活体验、文学导入,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小读者对各类中药有一个概览性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他们细致观察、深入探究、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该套书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共四册,以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从数万种中药中选取常见常用的120多种,图文并茂地介绍中药的发现、分类、采收和应时应节的养生方法。
这120多种中药曾与古人生活息息相关,“草叶、花朵、水果、贝壳、龟甲、石头……”,勤劳的古人尝试了几乎所有元素,挖掘出各种作为中药的材料,“做春饼、炼精油、做香囊、包饺子……”,并利用中药的特性,激发出中药的最大功效。
丛书将二十四节气与中药文化相结合,按四季分为四册,每册包含六个节气,每个节气用四个对页,打破枯燥的中药辞典模式,以多主题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身边常见的中药及养生小知识,同时,配以唯美写实的手绘图,启发孩子们观察自然。具体而言,该套书具有如下特色。
激发孩子们观察自然的欲望。该书着意选取了部分外形相似度较高的植物,如迎春与连翘、月季与玫瑰,介绍其在中药应用方面差异的同时,也可激发孩子们观察自然的欲望,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奥妙。
引导孩子们善待自然。为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该书讲述了一些药材的其他用途,比如能染色的植物;一些来源比较独特的药材,比如动物的卵,甚至动物“粑粑”,相信一定能获得孩子们会心一笑。在讲述鹿茸、蛤蚧和海马等珍贵药材时,既向孩子们普及中药的选材知识,同时也向孩子们阐明,有些传统中药材取自今天的保护动物,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帮助孩子们掌握劳动技能。根据教育部最近发布的新课标要求,劳动课程十个任务群之一就是“烹饪营养”,要求孩子们了解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该套书选取孩子们生活中较常见,且烹饪方法相对简单的养生小食谱,帮助孩子们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夏季炎热,孩子们可以尝试着按食谱做一道“蘑菇干贝汤”,食材常见,烹饪安全。益气安神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劳动水平和技能自信。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该套书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串连全书。介绍节气的时间与寓意,可让孩子们认识节气更替与动植物变化的关系,体会中国古人的智慧,领略大自然运转的神奇。比如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其实就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为百姓驱寒开的“娇耳汤”。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认识自然观察自然的伟大成果,中药是我国古人医学智慧的结晶,《藏在中药里的二十四节气》将二者完美结合,教给孩子们在什么节气应该怎样去观察自然,培养怎样的养生习惯,对孩子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山东友谊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