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与力量
在充满希望的春天,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全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字,让人倍感振奋: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这些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其基础稳、韧性强、潜能大的优势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注入动力和活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取向,部署政府工作任务,传递出坚定的信心和奋进的力量。
本期“学‘习’进行时”刊文《政府工作报告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深刻解读。专家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贯穿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发展的“稳”和改革的“进”有机结合,使高质量发展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使深化改革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文章从高质量发展稳决心、创新驱动强信心、“民生为大”暖人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令人们感受到全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工作作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奋斗意志。
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本期“今日视点”栏目刊发一组大型专题文章《选择中国 共赢未来》。中国自2024年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一年来,外资企业进军中国金融、医疗、高端制造、消费等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实现了“在中国 为世界”。这些成功的案例,是中国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外资流入前列的生动注解。
正如文章指出的,从金融开放到制造升级,从医疗创新到消费变革,外资与中国市场的互动已超越单纯产能合作,转向技术共研、标准共创、生态共生的深度协同。随着中国开发的大门越来越大,这一超大规模市场正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蓬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世界经济带来正向价值。
毋庸置疑,在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将为实现 “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中国正以激昂奋进的姿态为这个春天增添更加明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