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科技创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固然重要,但科技创新能否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要看制度构建能否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如谁来创新、为什么创新、如何组织创新、如何保护创新成果等。换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依靠科技创新,而且也依赖于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变更生产关系就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构建一个有助于激励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制度,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据《北京日报》)

近段时间,各类体育赛事在多个城市密集举办。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比赛期间,超过20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赛;“五一”假期,成都2024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的上座率节节攀升,尤伯杯决赛有超过6000人进场观看,汤姆斯杯决赛进场人数在万人左右……

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大型体育赛事的带动作用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赛前、赛中、赛后多个环节发挥赛事的带动效应,将为城市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赛事落幕后,如何延续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进而将其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好“赛事+”的文章,推动“赛事+旅游”“赛事+文创”“赛事+商贸”等融合发展,方能有效延续体育赛事的热度,在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人民日报》)

凭借“长度短、节奏快、爽点密集、更新迅速、剧情跌宕起伏”等特点,去年以来,微短剧迅速在短视频平台爆火,成为影视市场的一匹黑马。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373.9亿元,较前一年增长267.65%,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微短剧从业者看来,行业已度过了野蛮生长期,未来之路定将强调品质化路径,以实现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微短剧还是中长剧,只有内容为王,讲好故事,实现优质内容“落地”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形式的日益丰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载体,“微短剧+”在拓展文化消费空间方面的优势也日渐显现。通过将短剧与文旅、游戏等元素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还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中国经济导报》)

近年来,私域消费这一线上消费场景,逐渐成为电商市场的一股新势力。

数据表明,私域电商对传统电商的替代效应非常明显。《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去中心化消费者人数达8.5亿人次,从业人员规模达1.3亿人次,预计到2026年,交易额将达到10万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到2023年,私域电商市场规模从0.8万亿元增长到5.8万亿元,增长幅度为725%。

在高歌猛进的同时,私域电商也面临一些困境。由于私域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消费场景,市场监管部门很难实时监测正在进行的交易,消费欺诈或虚假宣传等乱象时有发生。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新消费新场景必然带来一些新问题,给市场治理带来新挑战。他认为,规范私域消费,一方面商家要在监管中加强自律;另一方面,也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让消费者在遇到消费纠纷时,能及时维权。

(据《科技日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