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 “成都创造”振翅而上

作者: 全威帆

人类对天空的追逐,从未停止。3000米以下空域,低空飞行正热。

从2021年2月我国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到2023年12月正式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低空经济打开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2024年5月,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提出,因地制宜加快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产业前瞻布局与创新发展,把新赛道变成新支撑。

迎面而来的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新的发展“风口”。在这一新赛道上,成都本土企业正加速“入场”,蓄势高飞。

无人机自动巡检 助力城市“智”理

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一栋写字楼内发出一条指令,十公里外,麓湖社区一处草坪上的无人机全自动机场立马打开机巢,方形的机巢向外伸出停机坪,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

无人机起飞的同时,它的“踪迹”也出现在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携恩科技”)的大屏上。这架无人机按设定航线执行飞行任务,从高空“监测”是否有违章建筑等,并实时传回巡检画面,全程无需飞手操作。约20分钟后,无人机自动返回机巢充电,准备迎接下一个任务。

自动化无人机机场,被视为低空经济发展的“起点”,服务于公共安全、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建设等多个城市管理应用领域。麓湖社区这处新近落成的无人机全自动机场,由携恩科技运营,“能够进行重要道路、水域及在建工地巡查等工作,助力麓湖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网格员也可以据此掌握现场动态,同时进行设备远程调试,按照各网格建设需求进行航线飞行、巡查数据实时下载等。”携恩科技董事长刘洋介绍,无人机全自动机场可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航空数字运营一体化平台进行实时调度,实现无人机全自主飞行、自动巡检、自动返航、自动充换电,并依据需求和指令,高效进行数据采集。“目前公司已在全市部署5个无人机全自动机场,计划今年增至10个。”对于未来,刘洋感到振奋充满期待。

自动化无人机机场是携恩科技主营业务的一环。这家无人机行业的专业运营服务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服务。2015年,公司开始布局无人机行业,专注于无人机销售。2018年,公司转型进入无人机运营服务领域,随后又组建了飞行运营团队和研发团队,开始进行“飞行即服务”模式的探索,一步步完善服务体系。

为何选择无人机运营服务这个赛道?“无人机卖出去了,客户不会用的情况很多,由于没有配套解决方案和数据收集方案,产品利用率较低。我们意识到,造好无人机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得让用户的无人机飞起来。”在刘洋看来,无人机运营服务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还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从硬件盈利到服务盈利再到数据增值的转型。

今年“五一”假期,携恩科技参与实施了3例无人机配送服务试点工作,分别将食品、自驾装备和生活物资通过无人机成功送达。“通过这次试点,我们展示了无人机在解决偏远地区的物资快速配送上的高效与便捷,推动天地一体化智慧物流的发展,也为后续规模化地复制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刘洋说,目前公司不仅在物流业,还积极拓展无人机在智慧城市、社区综合治理等多元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拓展低空经济应用范畴,促进产业升级。

“成都造”飞行汽车 领先“飞”入未来

距离携恩科技不到一公里的菁蓉汇,有一家扎根未来产业领域的企业——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沃飞长空”)。2023年12月,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飞成功,这款“成都造”飞行汽车正是由沃飞长空自主研发。它既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也有固定翼飞机的速度与航程优势,是一种纯电动、低碳环保的全新绿色交通工具。

在沃飞长空的展厅里,有一个仿真模拟驾驶舱。体验者可以通过驾驶仪表、控制杆、操纵按钮等模拟真实的驾驶操作,在驾驶舱正前方的大屏上,随着螺旋桨转动,飞行汽车飞向天空。而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场景将变为现实。

“eVTOL作为未来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整个产业链还处于早期阶段。”沃飞长空市场部总监费岚介绍,沃飞长空主要担任中游主机厂的工作,负责主机的研发和生成。目前,公司虽然还在进行产品研发,但已开始了商业化探索。

去年7月,沃飞长空和亚太地区最大的公务机企业华龙航空签订了100架国内飞行汽车订单,后续双方将共同推进eVTOL在公务航空应用场景方面的市场应用。在eVTOL完成适航审定后,有望在成都率先落地eVTOL公务航空出行。今年4月,沃飞长空与国内通用航空标杆企业中信海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低空出行、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业务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eVTOL商业化进程,打造低空经济运营样板……

在成都发展飞行汽车,有哪些优势?“成都拥有雄厚的航空产业基础,有完善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集聚了大量的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同时,背靠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丰富。”费岚进一步表示,在政策端,成都连续出台了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聚焦六大重点领域24条细分赛道,其中就包括飞行汽车。目前,成都正加快研究《成都市域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固定低空空域及常态化航线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推动空域审批由“一日一申请”为“一事一审批”,促进低空空域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还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以上种种,都为沃飞长空这样的eVTOL研发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成都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产业链,对沃飞长空这样的本土eVTOL研发企业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费岚说,沃飞长空将加快产品研发与适航取证速度,逐步落实低空经济场景,为成都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贡献力量。

视点

发展低空经济 成都应逐步拓展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是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也是正迈向万亿级规模的新兴产业。

“飞行活动主要在低空空域开展,这是低空经济与航天经济的区别特征。”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辉解释,低空经济既包含通航、警用和军用等传统领域,也包括使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应用场景。其中,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无人机产业将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交通是发展热点。

近年来,从出台系列政策扶持、产业建圈强链到研发创新转化运用、低空协同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成都抢抓低空经济新一轮发展浪潮机遇,有序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健康发展。从上游研发制造、中游空域协同管理到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成都构建起日益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持续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工业无人机产业为例,目前成都的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研发制造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发展低空经济,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规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李辉认为,低空经济正由“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变,其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产业拓展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化探索的应用领域有物流、农业、旅游等。此外,潜在的低空飞行场景还有许多,可以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进行产业门类的细化和服务链条的拓展,成都发展低空经济应逐步拓展应用场景。”

在充分做好应用场景搭建方面,李辉建议积极开展无人机快递配送、外卖即时配送、救急物资配送等试点工作。

“无人机企业和物流企业可密切合作,根据配送的实际需求,设计和生产载重量适宜、续航能力强、具备智能避障与精准定位功能的专用物流无人机。”李辉说,二者共同开发适用于物流场景的操作系统、飞行控制软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无人机与物流企业后台系统无缝对接。在外卖即时配送上,可在商家、社区、办公楼等外卖配送热点区域联合安装或改造无人机着陆平台、保温箱等配套设施。“还可以探索无人机与传统骑手的协同配送模式,如在高峰时段、复杂地形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无人机负责远程、快速配送,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的精细化服务。”在救急物资配送上,根据配送物资重量、体积、特殊保存要求(如恒温、防震)等因素,选择或定制适合医疗物资配送的无人机型号。研发或集成无人机搭载的物资存放、固定、释放装置,以及实时监控、追踪、报警系统,确保物资安全、精准送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