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文明新风充盈千家万户
作者: 尹婷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8月,成都市“文明月月行”文明倡导活动翻开新篇章。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开放大学等单位,以“文明家庭”为主题,重点开展“一城文明·万家幸福”家庭家风家教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礼遇文明家庭”,打造成都首届“蓉城家长季”,持续开展成都市家长学校“秋季开学周”等家庭教育品牌,多维度立体化发力,积极建设家庭文化,培育家庭文明新风尚。
一场文明之约
礼遇先进绘就城市温暖底色
成都东,沙河畔,文明新风拂面来。8月1日,建军节当天,东郊记忆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参访东郊记忆网红打卡点,在游客中心了解园区历史与规划,观看爱国影片,体验非遗技艺,分享典型模范故事,发出文明倡议……沉浸式体验成都城市文化故事。当天,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礼遇模范 文明之约——人文行走活动”火热进行。活动邀请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代表及家属、成都好人、“平凡之善”暖心故事主人公等50余人畅游东郊记忆,驻留文明足迹。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传承。一行人中,5岁的小菠萝成为“团宠”。“爸爸在你眼里是不是英雄?”“是!”面对记者采访,小菠萝重重点头,毫不迟疑地表达对父亲的崇拜。他的父亲罗杰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2023年成都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父子俩来自中国好人、四川文明家庭刘端元家庭,一家三代捐资助学、孝老爱亲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我和我的家庭都希望能把(捐资助学)这个事情传承下去,多为社会做贡献。”罗杰话音刚落,一旁的小菠萝下意识地重复道:“嗯!要传承下去!”清澈的眼眸中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凡人微光凝聚文明光芒,成都以平均5天一个温暖故事的频率,润物无声地释放“成都式善意”。去年12月初,在广汉市旌江干道和成都市金堂县云观大道上,分别发生了两场意外车祸,均有人员受伤。幸运的是,两场意外的现场,恰逢成都警备区民兵陈松、徐予晗路过,具有丰富救援经验的他们立即对伤员施救。“普通人遇到那种情况都会伸出援手,更何况我们是退役军人,还有专业的救援知识,必须停下帮忙。”当天,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上半年“平凡之善”暖心故事主人公名单,激励广大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成都式”多元家庭生活方式
首届“蓉城家长季”守护成长“不打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千万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这个夏天,随着首届“蓉城家长季”城市家庭教育综合活动新品牌的启动,一种全新的“成都式”多元家庭生活方式悄然兴起。
良好的家庭关系彼此滋养、互相赋能。暑假期间,作为“蓉城家长季”重要活动之一,成都“家庭成长地图”发布,通过发布5条主题成长路线、倡导5种家庭生活方式,串联起城市活动资源、场域资源和服务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10场研学活动深受蓉城广大家庭喜爱,诸多家庭走进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了解货币的“前世今生”,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制作蜀锦香囊,跟随成都漆器工艺厂师傅学习制作非遗漆器艺术品,前往击剑馆体验击剑魅力,于诗情画意中夜游锦江……一场场研学之旅,一个个融洽的亲子瞬间,成都人专属的“家庭成长地图”正徐徐展开。
“如何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群体”“怎样解决孩子们的成长困惑”“如何加大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服务”……针对家庭养育中的堵点、痛点,成都推出一份“家庭成长课表”,通过整合全市23个区(市)县家长学校暑期课程,开设23堂精品家庭成长课,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助力广大家庭缓解养育焦虑,促进家庭成长,真正“把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送到每个家庭门口”,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良好氛围。此外,“蓉城家长季”还为成都家庭送上了一份家庭教育福利——“家庭成长礼单”,在亲子沟通技巧、青少年心理发展困惑、家庭关系调适等方面,为成都家庭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项项多元化、多类型、菜单式的服务,正推动“成都式”家庭气质和家庭生活方式养成。
五大主题宣教活动
营造家庭家教家风浓厚氛围
8月初的战旗村生机盎然,位于村子东北角的成都台丽庄园内,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田园野趣触手可及。“兰,作为君子修身立德、立身持正的品格象征,源远流长。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常见兰草之名……”兰科种源基因库内,在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中,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渐渐具象化,参加本次“兰香古韵·探索千年”传统文化主题家教活动的30组亲子家庭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暑假期间,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聚焦家庭教育实际需求,围绕劳动教育、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美育教育、地质灾害五大主题,集中开展“一城文明·万家幸福”家庭教育宣教系列活动。
赓续红色家风。在陈毅纪念馆,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从历史中走来的文物,再现了陈毅元帅的生平,仿佛将人们带回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这次陪孩子一起参加‘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教育主题家教活动,非常激动,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向他们学习,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一位家长表示。
“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陪孩子一起认识和理解优秀艺术作品,提升了娃儿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孩子的文化自信。”暑假期间,周先生与孩子一起参加了“古今视界探索之旅”美育教育主题家教活动。此外,“记住幸福 ‘田’味”劳动教育主题家教活动和“防灾减灾 守护家园”地质灾害主题家教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家庭的关注与参与。
一组系列专题访谈
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尚充盈千家万户
作为文明古都,成都以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积善成德、孝廉传家等优秀文化内涵铸成蓉城好家风,支撑起成都深厚的城市底蕴。
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生命的传承。8月21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与红星教育联合推出的《蓉城有“家”话》主题视频上线。该视频甄选第三届成都市文明家庭代表作为主角,通过访谈形式,讲述了4个文明家庭向上向善的家风故事,用一个个鲜活“小家”诠释蓉城“大家”文明风尚的时代内涵。
“互敬互爱,传承奉献”是仁爱之家张仕强家庭的家风家训,他和妻子同为医生,二人大学毕业后担起大山深处医疗重担,延续大爱无疆,谱写12载坚守与奉献的赞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奉献之家陶真家庭奉行的家训家风,他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报名到偏远的村落攻坚扶贫,用小家大爱彰显家国情怀。
“以爱守家,以德立家,以严治家”是良善之家唐建家庭的家训家风,积小善聚大爱,他与妻子在快递行业并肩9个春秋,为2000多位困难群体给予了免费寄递服务,为山区学校捐赠上千份生活和学习用品。
文化之家张宗艳家庭带动家庭、小区和周边商家,积极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致力于影响更多小家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正是张宗艳家庭的家训家风……
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天府大地上传承并延伸,每一个家庭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家庭文明内涵,为蓉城建设贡献着家的力量。目前,《一城文明·万家幸福》文明家庭专题访谈已陆续上线。让成都,自有一番温暖的“家”话!
一个有声课堂
打造青少年云端“心灵驿站”
假期家长头疼的是什么?相信“电子游戏”一定是中小学家长回复频率最高的词语。这也是困扰陈女士已久的问题。不久前,她无意中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搜到一节有声课堂——孩子爱玩游戏,怎么预防过度沉溺和上瘾?“首先游戏不是坏事情,我们要明确,游戏不是家长的‘敌人’,不能一刀切……”音频中,心理专家龚艳梅一开口,就引起了陈女士的关注。“龚老师说,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如何面对输赢等,从这个层面来说,我确实没有考虑这么多。”听完课,陈女士感慨地说,“游戏本身不是问题,重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缺位。”
打造云端“心灵驿站”,为青少年成长铺就“一路阳光”。日前,由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指导的喜马拉雅平台专栏账号“文明成都”有声课堂上线,栏目邀请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普发问题、文明家庭关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等话题,以漫谈“播客”、直播和微剧场等形式开设系列有声节目,帮助未成年人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持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共塑健康和谐文明的成都风尚。
陈女士搜索到的节目,来自“文明成都”有声课堂《心晴少年派》栏目,该栏目目前已上线5期,邀请心理学专家做客,对青春期早恋、校园霸凌、考试焦虑等家长关注的问题做探讨,最高在线观看人数高达5万人。此外,《我们的家风》《文明微剧场》《我们的节日》《新时代好少年》等栏目也在持续更新。
17场精品公益讲座活动
覆盖全市百万中小学家长
如何元气满满迎接新学期?怎么培养有幸福能力的孩子?奥运精神背后的亲子养育启发有哪些?家长的教育焦虑与青少年学生抑郁有什么直接关系?秋季开学前夕,为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好调整心理适应,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8月28日至9月3日,在成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联合四川天府新区、青羊区、锦江区等区(市)县家长学校分校,围绕开学调整适应、心理健康、亲子教育等主题,组织开展“秋季开学周”公益讲座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庭开讲。
活动共开展17场精品公益讲座。国家心理咨询师、省级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省司法厅“天府小妹微普法”栏目公益讲师等专家学者纷纷做客直播间,为全市中小学生家庭提供具体方法指导与探讨。活动采取“总校+分校”同期开展方式,设置家长学校总校(成都开放大学)课堂及区(市)县家长学校分校23个分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组织临近街道、社区(镇、村)家长现场参加讲座,线上“1+23+N”活动同步开课。
目前,“秋季开学周”公益讲座视频已上线,广大中小学家长可在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网站(https://jzxx.cdcu.cn)、“成都市家长学校总校”微信公众号、区(市)县家长学校融媒体平台观看回放,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抖音号通道也可观看部分内容。
近1500件廉洁家风作品
天府清风正气浸润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
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家风建设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由成都市妇联、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的“好风传家·廉润天府”廉洁家风系列作品征集活动收官。作为推进蓉城廉洁家庭建设重点开展的“五大活动”之一,旨在让全社会共同营造崇尚廉洁、注重家庭美德的良好氛围,活动吸引了全市广大干部家庭的踊跃参与,共收到家规家训、家风故事、家书家信作品近1500件。
家风,是一个家庭和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良好的品德修行和风气。在作品《祖传医书中的那份“廉味”》中,作者家族几代赤脚医生,他眼中的家风,是一本早已泛黄的明万历年手抄线装本《伤寒杂病论》,它彰显了祖辈“广布善行、治病济困”的医者大爱,更是代代相传的“廉洁持家、造福乡邻”好家风;在《日久弥新的“廉洁”》一文中,作者认为家风家教是在内心埋下美好品质的种子,这些种子能从灵魂生出羽翼,云程发轫长风万里,越千山渡万水,抵达向往的理想和自由;有作者一笔一划写下自家家风家训:“志存高远,胸怀家国”“俭以持家,奉公守法”……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成都人。目前“好风传家·廉润天府”廉洁家风系列作品展示正在市妇联微信公众号“蓉城姐妹”展播,更多优秀作品将陆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