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温度 干事的热度

作者: 陈婷婷

当企业销售遇冷、面临技术瓶颈,“服务团”专程上门;政府搭台,助力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与产业链上下游围绕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精准对接……

企业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信心所在。坚决打赢拼经济搞建设的攻坚战主动仗,成都抓在关键处、找准发力点,加快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政策的温度、干事的热度如何传递到市场一线?本刊记者走进企业,看真招实招如何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服务团”送信息送技术,助企业突破瓶颈

在四川泰瑞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光模块生产车间贴片区,身着防尘服的技术人员正仔细操作设备,高精度贴片机开始自动贴装芯片:移动的针尖吸头将0.5微米的光芯片从料盘上吸取出来,放置终端盘上校准位置,随后芯片被精准贴装在电路板上的预定点位。“生产一支光模块需要经过贴片、焊线、耦合、组装、测试、包装等十多项工序。目前,公司年出货量突破300万只。”四川泰瑞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都介绍。

四川泰瑞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产品光模块在数据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光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光模块的作用是在发送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朱都说,光模块应用领域广泛,数据中心、电信传输、5G无线以及接入网等各种网络环境都离不开这一部件,“但根据当前的订单来看,今年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公司在积极拓展业务,近期正与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跟进对接需求,争取促成合作。”朱都提到的这次合作尝试,缘于不久前锦江区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一次交流活动。锦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面临销售遇冷、技术瓶颈等难题后,随即对“企业服务团”进行了扩容,不仅整合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请来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中国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协同计算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专程上门服务。

“拓展存量,也要开辟增量。”朱都表示,提高竞争力,产品迭代升级是必然趋势。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科技产业化的落地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对数据中心的基础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决定数据中心性能的核心部件,就是光模块。800G甚至更高速的光模块将成为支撑数据中心向更高算力进军的有力支撑。“公司已具备155m~400G模块研发量产能力,为进一步把握市场需求,现急需突破技术瓶颈,加速800G高速光模块研发。”

“产品样品已制成,卡在如何实现规模化量产。”朱都谈道,高速光模块的研发、量产工艺关键技术很多,要综合考虑产品原理、工艺、材料、结构、环境等各项因素。一支光模块,看起来和普通U盘差不多大小,但内部结构复杂,需要通过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来确保各个部件的精确匹配和组装。“以焊线来说,微米级的金线焊接长度、弯曲弧度都会对产品性能产生影响。”在朱都看来,技术瓶颈的突破既依靠企业反复实验和优化,积累技术经验,也要“借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专业力量,“上次交流,我们已与电子科技大学的专家建立了联系,将密切合作、持续攻关。”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首个突破万亿规模的产业,正在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跃升,企业身处其中,也希望抓住机遇,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朱都感慨,“这种政府搭台的高效对接活动,为缓解企业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了支撑,‘企业服务团’送信息又送技术,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干劲,也有更大的动力去做研发、开拓市场。”

政府搭建平台,激活企业创新人才“引擎”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背后的关键因素则是人才。

“通过这次供需对接会,目前深入对接的企业有30家。”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途科技”)营销总经理耿晓峰谈道,不久前,在成都市科技局主办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市大模型新技术新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明途科技专场活动现场,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100余家企业代表面对面对接,拓展了公司的合作领域和市场空间,收获满满。

与此同时,在本次活动现场,由政府搭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也有成果落地。四川省智能数字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明途科技将携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伙伴,共同探索智能数字人在数据要素、智慧农业等多方面的创新应用。

对于明途科技来说,以人才为支撑,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情况已有先例。就在今年3月,由明途科技组建的四川省智能数字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四川省科技厅认定,可发挥面向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的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成果转化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功能。而早在2022年,明途科技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建立AI数字人联合实验室,通过改进大模型的底层算法,推理的精准性和意图理解能力增加30%至40%。

作为明途科技引入的高层次人才,林恭祺博士在公司AI技术研发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恭祺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公司在AI领域的研发实力,也带来了国际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全球创新思维。”明途科技市场总监李慧谈道。

“成都具备丰富的科教资源,拥有良好的人才集聚基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政策,同时对人工智能产业给予大力度精准的政策支持。”林恭祺表示,除了企业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良好平台外,政府也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牵头支持重点研发项目。

“公司现有高层次人才占全员的6%。”李慧介绍,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更新迅速、知识体系复杂且跨学科性强,加之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导致目前市场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随着平台搭建活动的深入,校企合作的基础正在不断夯实,为未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了广阔前景。

明途科技董事长肖雪松表示,今年成都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将致力于培育行业大模型应用矩阵,支持明途科技数字人WorkChat等行业大模型加速迭代。“有这么好的机遇和对接平台,我们也要加快自身发展!”通过本次平台的搭建,明途科技接下来将与潜在合作伙伴开展一一对接,“我们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接,在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肖雪松说。

视点

真招实招 强信心促发展

成都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信心,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针对泰瑞创公司的类似助企活动已开展4场,我们将持续跟踪配合,推动合作不断深入。”锦江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制定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服务工业企业活动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细化责任分工,统筹做好相关工作,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问题收集—任务分办—督办解决—通报反馈工作机制,动态跟踪企业诉求问题,精准调度解决。

成都市科技局主办的“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都市大模型新技术新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同时也是“蓉汇大模型 智创新未来”系列活动在持续开展中,首批活动围绕考拉悠然、明途科技等6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针对每家企业特色成果、个性需求,开展专场对接活动,旨在搭建起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助力解决企业技术、融资、人才、产品应用场景对接等需求。

据了解,市科技局成立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科技服务企业工作专班,组建5个专项服务小组;制定科技服务企业专项工作方案;分行业、分区域梳理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80余家,形成“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科技服务企业清单。

“降本增效,对于企业来说是永恒的话题。”朱都说,每年针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政府都会传达并解读到位,“比如,近期参加了关于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会议,我们已梳理了需求上报。”朱都表示,待政策细则落地后,将进一步提升工厂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标准,提升产品利润价值,实现公司优化发展。

“一直以来,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李慧表示,无论是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还是在大模型备案的奖励经费支持上,政府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未来希望可以推出更多利企项目,对企业的人才招引、算力服务、支持宣传等方面给予进一步帮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