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作者: 熊艳

当前,市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读书班,意义重大。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成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形势任务和职责使命,进一步找准了新津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和方法路径。

新津区将锚定“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功能定位,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牢固树立“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园区就是创未来”的鲜明导向,坚定落实“立园满园”行动,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园区,为成都建设“三中心一基地”贡献力量。

一是精选深耕细分赛道,聚力推动“特色立园”。做大做强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型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特别是绿色食品,将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围绕健康食品、功能食品聚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提升企业聚集度和产业显示度;依托深农集团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势、天府农博园高品质农业种植和新型消费业态,以及新津经开区完善的食品加工体系,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构建从“田间—车间—舌尖”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二是全面提升基础配套,聚力推动“优化提质”。大力实施“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加快编制完善园区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完善能源保障、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进一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闲置用地,提前滚动熟化土地资源,推进产业载体招商,大力发展“园中园”等特色园区和产业楼宇,精准配套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聚焦企业员工需求,精准配套生活服务、商务商贸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推动“赋能增效”。深入推进“进解优促”工作,常态开展“政商恳谈—津商茶叙—周三服务”企业梯度服务,拓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内容,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提高“易申快享”直达率,深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内容,全面推行企业信用监管,探索推行“白、灰、黑”监管模式;按照“依法可行、应放尽放”原则,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和园区运营管理需要,制定园区减负、放权、赋能“三张清单”,建立职能部门联合入园、长期驻园机制,建强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四是精准精细引育企业,聚力推动“企业满园”。聚焦主导产业,定期开展产业研究,绘制招商图谱,优化招商机制。实施叩门招商、链式招商、以商招商;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家高校院所”思路,合力推动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精准对接;分行业分领域建立“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梯次培育库,推行“一对一”专班服务、“一企一策”帮扶支持,打造“镇园之宝”,推动产业补链强链拓链;发挥政府产业母基金和各类子基金作用,投贷联动,加快推动再谈项目加快落地,用好用活产业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