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演进脉络、核心要旨与理论逻辑

作者: 蒋宏宾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鲜明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和基因秘诀。“坚持自我革命”因此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将自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品格特质及其发展壮大内在关联,固然基于百年党史的纵深回眸及其经验启示;而更关键的,还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新境界。换言之,自我革命伴随着党百余年的发展壮大,更凸显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壮阔实践。正是在坚守初心使命的接续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应运而生,并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篇章。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

重要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思想理论的成果,犹如万事万物,既有其成长的土壤和条件,也有其逐步长成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之萌芽、形成和发展,一些标志性的节点总被提及。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自我革命”概念;2016年7月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首次把“自我革命”概念引入党的建设领域;2024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等等。这种梳理固然是清晰而有意义的,但这样的线性描述和流水式铺陈,以及时间轴的单一维度,并不能充分揭示出这一重要思想所饱含的命题演绎、主旨内涵及其生成逻辑。因此,有必要把时间节点与内涵要义有机结合,更好探究这一重要思想是如何一步步丰富发展并自成逻辑体系的。

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实际上,最早萌生“自我革命”概念命题的,并非2015年5月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而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由习近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建设篇章中明确了“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重点围绕“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明确提出“四自”要求,即全党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大会闭幕两天后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内涵,号召全党“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面对形势任务深刻变化、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再回望党的十八大闭幕当天,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明确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并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将上述这一系列内容有机贯通,再联系后来明确阐释的“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2]104,一幅“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素描便跃然纸上。这才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最初萌芽,尽管彼时尚未诞生“自我革命”概念。在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围绕“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明确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的要求。联系相应语境可以看出,尽管当时首次提出了“自我革命”概念,但它并没有构成专有命题,因为它与党的自身建设并不直接关联,尚不具备“党的自我革命”样貌。接下来的关键节点,即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自我革命”与党的建设直接关联。他着重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明确提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由此可见,从党的十八大到建党95周年大会,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孕育发展的起初阶段,主要是与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直接关联,明确提出“自我革命”专门命题,并具体呼应了“四自”的基本要求。

这一重要思想的全面成长阶段,是从党的十九大开始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同时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是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党的十九大后不久举办的新进中委、候补中委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3]他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15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并初步概括了九个方面的重要经验。从党的十九大开始,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指向也更为清晰明了。

首先,从政党的内在特质与自身品格角度着重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和内在精神品格,而且是“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建设的就是一个应当具备“勇于自我革命”特质的强大政党。其次,从党执政并长期执政的角度提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关键在于“要更加自觉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消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2]13—14。在很大程度上,这既给自我革命下了定义,又指明了自我革命应当达成的主要目标。再次,从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互关系进而从长期执政的角度深入阐明,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重任,必须首先并且应当能够在长期执政环境条件下坚定不移抓好“伟大的自我革命”。以上三个层面的思想内涵,在接下来的一些重要场合或历史节点,又得到进一步阐发和升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的“最鲜明的品格”进一步拓展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这里,与我们党作比照的,包括其他共产党在内的一切“其他政党”,而不仅指那些性质迥异的资产阶级政党。换言之,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础上,适应具体国情党情而独立自主锻造出来的内在特质与品格。显然,这是极具时空宽度和厚度的政党自信。而更具历史纵深感的,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总结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这次全会再次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并阐明“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尤为重要的是,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分析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他还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3]324、326

综上可见,对“党的自我革命”这一专有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既标注了“最鲜明品格”“显著标志”等内在特质,又标注了“社会革命”“长期执政”等实践指向,还标注了“历史长、规模大”等时空维度,更标注了基于上述诸多综合考量后得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之深邃创见,同时又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具体直接地内在关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发展进程中的全面成长阶段,主要是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征程的历史维度和战略高度,特别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角度,进一步阐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最鲜明品格、显著标志和突出优势,更立足于长期执政的政治高度和战略维度,明确提出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这一重要思想发展的集成演进阶段,始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这是对上述全面成长阶段严丝合缝的无间断发展。原因就在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次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与历史经验的大会,更是一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大会。大会明确提出“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意味着党对系统探究自我革命所蕴含的历史印记、时代特征、时代要求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又给“自我革命”下了一个扼要定义:“自我革命就是补钙壮骨、排毒杀菌、壮士断腕、去腐生肌,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人亡政息。”他同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2]588他着重强调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和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六条新鲜经验和基本原则,即“六个必须”。与此同时,他还初步总结了新时代自我革命的原则、经验和规律性认识。这个阶段虽然时间跨度不长,但它是对以前阶段的系统总结和整体提升的阶段。

从党的二十大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指向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探寻怎样更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紧接着,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六个如何始终”乃“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强调这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2024年初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从更加宏观系统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三个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正如他所说,我们不仅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承继毛泽东同志当年给出“第一个答案”的基础上,给出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这样的“第二个答案”;而且“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4]。

至此,我们党对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方面,其科学体系性更加完备,业已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其主题主旨也更加明晰,即重点解决上述三大问题;另一方面,就新时代新征程的实际要求看,更多地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特别是与“自我监督”这个世界性难题、与反腐败这一“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相关联。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

重要思想的核心要旨

之所以要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旨,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

从实践维度或从工作层面看,我们党在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五年一度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郑重而鲜明地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并且用“十三个坚持”概括其思想内涵;时隔半年之后,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同时从“为什么能、为什么要、怎样推进”三大方面勾画其思想体系。显然,这两大重要思想总体上都是围绕着党的自身建设而展开的。但既然独立命名,各自必定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逻辑构架和思想内涵,各自必定有其理论内涵和核心要义。

从思想内涵揭示或者理论阐释的维度看,仅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维度来看待党的自我革命问题,直接把党的自我革命与“第二个答案”相关联,难免简单肤浅。从本质上看,这并没有能够把准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旨。党的自我革命首先要解决的同时也是最基础性的问题,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本色”,然后才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自我革命作为“第二个答案”,是有其语境的,最大语境就是“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认清执政党属性并且已实际执政70余年的前提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本色当然并且必须包含其中。也就是说,立足现实,必须既看到党作为执政党的一面,也要看到其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的一面,更要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尤其要认清“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自我革命所指向的核心要义,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15次集体学习时所指明的那样:“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5]作为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所关联的必定是核心思想内涵。当然,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如何做到“永远”“永葆”以及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等,又同时构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又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成功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个战略性问题。”[4]把以上内容贯通起来就会发现,把握“战略性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首先在于把握“根本性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自我革命解决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战略性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这二者是相互贯通、内在关联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